模拟训练高层次3试卷.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712829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训练高层次3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模拟训练高层次3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模拟训练高层次3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模拟训练高层次3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模拟训练高层次3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训练高层次3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训练高层次3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密启用前2013年西藏昌都地区第二高级中学高考模拟训练汉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第I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

2、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剔透(t) 镌刻(jun) 戏谑(xu) 贻误(y)B、粗犷(un)揶揄(y) 媳妇(x) 巢穴(xu)C、灵柩(ji) 端倪(n) 骸骨(hi) 羞涩(s)D、摭拾(zh) 樵夫(qio) 粜卖(tio) 搽粉(ch)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盲流 仓促 努钝 时弊 B、苍凉 鼓躁 吹嘘 蠕动C、厮打 膨胀 募捐 佯惊 D、击溃 漫溯 寒喧 啃啮3、下列多音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A、闷:烦闷 愁闷 闷雷 闷头 B、散:散落 散失 散光 散射C、露:露骨 露营 露宿 披露 D

3、、横:蛮横 横财 横祸 横心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A、联袂(袖子) 嘈杂(杂乱) 意蕴(包含) 濡养(沾湿)B、讪笑(讥讽) 幅员(周围) 繁冗(烦琐) 歼灭(消灭)C、殆尽(几乎) 混淆(混杂) 怅然(如意) 抉择(剔出)D、深谙(熟悉) 官僚(官吏) 秉烛(拿着) 耄耋(八九十岁)5、下列词语中不完全构成同义词的一组:A、逃遁逃跑 风雅文雅 墟场集市 叨扰唠叨B、伊始开始 毁谤诬蔑 骚乱扰攘 著称著名C、聒噪吵闹 巅峰顶峰 目力视力 狩猎打猎D、孱弱瘦弱 张罗筹划 料理办理 呓语梦话6、下列词语的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A、肥硕的鸭子 浩荡的芦苇 追求真理 艰巨的责任B、培育良

4、知 深沉的河水 完成职能 行使使命C、伟大的头脑 温柔的战争 幽僻的路 芬芳的草地D、奇丽的深潭 郑重的心境 教化人类 碧绿的天色7、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填写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有的人写的是“孩子”。一看之下,我( ),甚至觉得自己( )在身。那个( )的生命,与我( ),我怎能在关键的时刻,将他( )?A、忐忑不安 愧疚 年幼 血脉相承 遗漏B、居心不安 负罪 幼小 血脉相连 遗忘C、忐忑不安 负罪 幼小 血脉相承 遗漏D、忐忑不安 愧疚 年幼 血脉相连 遗忘8、下列加点成语的用法完全正确的一组:A、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B、江姐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

5、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C、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D、你好像从琼楼玉宇中飞奔而来,走进了人间,走进了我的怀抱。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期中考试,使我们认识到了与先进班级的差距。B、对社会观察的深刻,才使他看到问题入木三分。C、对于这个问题,为什么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D、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学习的对象。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 , , , 。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能

6、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无需人为干预A、B、C、D、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完全正确的一组:A.第十二期求是杂志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B.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C.今天,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农民爱看喜盈门的文章。D.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所作。1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组:A、点点星光宛若玉色的百合飘浮在澄静的湖面上。B、小河流进草原是那么辛勤,日日夜夜地流淌,辛辛苦苦地耕耘C、这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D、山谷里遍布

7、的小树林和鲜花盛开的灌木丛,犹如一座座人工建造的风景园林。13、下列句子的缩句不完全正确的一组:A、人剥削人是旧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人剥削人是现象。)B、她先后送给资料室几本极为珍贵的书。(她送给资料室书。)C、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园林是标本。)D、火炉里的火烧得亮光光的,暖烘烘的。(火烧。)14、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A、课文滑铁卢之战的作者是澳大利亚的斯蒂芬茨威格。B、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老舍的茶馆。C、诗致大海是苏联的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D、听泉的作者东山魁夷是日本当代著名风景画家和散文家。15、和课文的原文不完全相同的一句:A、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

8、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B、“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C、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船争流。16、按要求给句子加音节号,正确的一组:A、老师看见/平平笑了。(强调老师笑了)B、老师看见/平平笑了。(强调平平笑了)C、四加/五乘于六。(结果等于五十四)D、二加五/乘于六。(结果等于三十二)二、阅读与理解:本题共13小题,共4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共20分。巷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

9、,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会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和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

10、,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是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儿,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

11、,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帐,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你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淡天,心贴得更近,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

12、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17文章围绕小巷“优娴贞静”的风度,具体描述了小巷的哪几个特点?(4分)答:18第三自然段说“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市廛红尘”指什么?“乡村风味”指什么?请结合文中实例具体说明。(不超过20个字)(4分)市廛红尘:乡村风味:19本文的第五自然段用

13、几个假设谈论了小巷的妙处,请概括其妙处。(用原文语句概括)(3分) 答:20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文第4自然段,暗用了“乌衣巷”的典故,请结合小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作用:(2分)好处:(2分)21本文的体裁是( )(2分)A、记叙文 B、散文 C、说明文 D、议论文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3分)A文章开头以散文和图画比拟巷的风致,概括中国城市小巷“飘逸恬静”、“古雅恬淡”的总体特征,并为全文定下了基调。B第2自然段写乡村的陋巷、上海的里弄和北方的胡同,目的在于以这些地方的杂乱粗俗、丑陋凋敝反衬小巷的整洁明

14、丽、恬静雅致,间接描摹小巷之美。C“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这句话以环境的幽静为衬托,表明小巷适于沉思默想。D第5自然段写小巷里的姑娘“深居简出”、“娇羞地返身回避”,说明这里民风淳朴但守旧封闭,跟不上时代潮流。E最后一段通过议论揭示文章的主旨,说明淡泊宁静、优雅飘逸的生活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理想境界。(二)阅读下文,完成2329题,共22分。细菌和病毒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