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712121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夜间飞行的秘密讲述了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理,与蝙蝠探路相类似。这 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把科普文安排进提问策略单元的原因,应该是科学类文章介绍的知 识,本身就包含着孩子的未知,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是教提问方法的好载体。首先要明确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目的。本单元的教学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习得提问 的策略方法,绝不只是简单知晓课文内容。但提问的目的,是想通过提问促进学生对课 文的理解,学习策略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以课堂上也不能置内容于 不顾,为了习得策略而纯粹罗列方法。就好像鱼之于水,能力是在边读边问思考的过程 中逐渐形成的,而长期这样的训练就

2、会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这是一个水乳交融的过程, 阅读策略教学决不能脱离文本教方法,更不能为提问而抛弃对内容的理解。再梳理本单元的编排思路,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承接第 一课,继续练习针对局部和全文提问,同时还要学习从写法、启示不同的角度提问,并 能分类整理问题,借助问题理解课文,为第三篇呼风唤雨的世纪学习筛选问题做铺 垫。针对内容的提问符合学生已有认知,人人能问。针对启示和写法的提问稍难,尤其 是探讨作者写作的密码普通孩子都想不到,这就是学生的生长点,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 逐步伸展。如何教学生从写法的角度提问呢,我们不妨从文体入手。科普文介绍科学知识,本是严谨的,理应言简意赅,直

3、接了当地陈述。作者却运用 设问、“像没头苍蝇似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问句结尾,介绍实验时生动具体的细节 表述等。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与已有认知不一样的地方,找到这样的特别处, 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咀嚼,探究作者的表达意图,以提问撬动思维,以问题促进对内容的 理解,最终实现读写能力的螺旋上升。二、学情分析这是统编教材小学阶段暨三年级预测单元后安排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作为本单 元的第二课,如何提出自己的真问题,还得基于第一课的良好铺垫方能进阶。针对内容 的提问在学生认知范围内,较熟悉,学生都能自然生发针对内容的提问,但是针对写法 和启示的提问则需要重点学习。针对写法和启示的提问是难点,而针对写

4、法的提问又是重中之难。根据课标要求, 中年段阅读教学应以段落训练为重点,所以从写法角度的提问重点关注作者句段修辞的 表达,集中在2-5自然段的相关处处理,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从全文布局上思考提问。教学时老师先引导和示范,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可以把文句内容用简短的句子表达,与 原文对比阅读,启发学生思考提问,作者为什么舍简就繁选择这样的形式,这样表达好 在哪儿,再阅读体会,交流收获,真正实现以提问促进课文理解。三、教学目标1.认识“蝙、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字,会 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四、教学难点学会

5、从不同角度提问。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能读准多音字“系”,“蝙蝠”等生字词。2.能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3.能初步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借助清单分类整理。(二)教学过程板块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初读课文(1)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收获。提问:经过上一节课的提问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学生回顾阅读时可以针对局部提问,也可以针对整体提问。(2)边读课文边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出示学习任务一: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问题写在便利贴上,贴在课文相应的 位置。学生默读课文并批注问题。2.分享自己的问题,相机引导关注“学习伙伴”的问题,说一说:你受到了哪些启 发?预设:“学习伙

6、伴”提到“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受到了动物的启发”,这让我想到 了,提问不仅可以是针对课文内容本身,还可以是课文以外相关情境的思考。3.学生默读课文,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并批注下来。板块二:问题梳理,感知多角度提问1.交流讨论解决问题(1)小组交流,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2)小组讨论,将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在小组问题清单上。(3)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帮助解决部分问题。2.引导学生对比问题清单,分类梳理问题(1)过渡: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也试着解决了其中一些问题。大家请看,陪伴 我们一起阅读的“学习伙伴”也整理了一份小组问题清单,是否能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呢。(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清单的三个角

7、度探究“内容”出示问题:无线电跟超声波是样的吗?引导思考:这个问题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 学生交流:“无线电”和“超声”,是來自课文中的两种事物。这个问题是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来的。小结:我们在读时,可以从“内容”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探究“写法”出示问题: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引导思考:这个问题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小结:这个问题是针对“写法“提出来的,因此,针对课文的“写法”,我们也能 够提出自己的问题。探究“启示”出示问题: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你能仿照 这个问题提问吗?引导思考:这样的问题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呢?小结: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也

8、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阅读时通常可以从“内容、写法和启示”这三个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当然,省略 号也告诉我们,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提出问题。(3)小组合作,分类整理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有针对性地从不同角度提问。小组交流,把小组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按三个角度分类,填入表格。第2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分类整理出小组问题清单。2.能从不同角度提问,根据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板块一:启发引导,学习“写法”提问1.导入新课,自主探究(1)出示小组问题清单,引导学生对比发现:看看表格中呈现的这些问题,你发现 了什么?预设1“内容”方面的问题有很多。预设2:“启示”类的问题很有趣。“写法”类的问题太少了

9、。(2)教师示范从“写法”角度提问。出示第二自然段语句: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 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抽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教师示范提问:作者为什么不像你这样直接陈述,而要一问一答,用设问呢? 这是我的问题。想知道我是怎么从写法这个角度提出这个问题的吗?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科普文的认知。小结:对写法提问,可以关注课文的表达里与我们对科普文的想象不一样的地方。 (3)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专门针对写法角度提问。预设1:作者为什么把蝙蝠比作无头的苍蝇?预设2:作者为什么要自问自答呢?板块二:筛选问题,深入理解课文(1)全班交流,筛选问题从内容、写法、启示三

10、个角度各筛选出一个问题,为深入学习做准备。问题1:蝙蝠夜间飞行与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有什么关联?问题2:课文为什么要详写科学家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问题3:生活中还们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示?(2)集体研讨预设问题1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说一说:蝙蝠是依靠什么在夜间飞行的? 引导学生议一议:飞机夜间是怎样飞行的?小结: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嘴和耳朵的配合,飞机夜间飞行是受到蝙蝠飞行启发, 靠雷达、无线电波,显示屏的合作完成的。(3)集体研讨预设问题2出示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提问:课文一共有8个自然,其中用了5个自然段介绍 蝙蝠,为什么?学生重点学习第四至五自然:先自读,把关键词填写在表

11、格中,再同桌相互说一 说实验过程。填表后思考: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为什么详写第一次实验略写后两次实验呢?教师小结:科学家做的三次实验准备是一样的,为避免啰唆重复,就不必把后两次 实验详写出来。但这个实验过程很有趣,详细记述出来,不仅能促进我们全面地理解文 章,也让我们对这篇科普文的学习更感兴趣。(4)集体研讨问题3谈话:科学家利用超声波发明了雷达,实现了飞机的安全夜行,在生活中它还有 哪些用途呢?你们知道吗?生交流。这么多地方都要用到超声波,生活处处有科学啊。科学家们从生物身上还得到了哪些启示,创造了哪些新技术,发明了哪些新科技呢, 你知道吗?学生交流已知的仿生学知识,其他同学就发言同学交流的

12、话题,提问交流。 预设1:我知道对蜻蜓飞行原理的探索促进了飞机飞行稳定的研究。预设2:潜水艇的发明和鱼的沉浮有关。预设3:潜水服的流线型设计从鲨鱼身上得到了启示。小结: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仿生学的知识。(5)小结: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尝试从不同角度提问,理解了文章内容,还 从课文中受到启示,想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体会了阅读科普文的乐趣。过渡:从不同角度提问,大家有没有真正掌握呢?接下来我们要接受一次检阅。 板块三:及时巩固,迁移运用(1)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第三题,练习从不同角度提问学生默读课后材料他们是茎,还是根?,边读边写下自己的问题。学生自主进行问题分类。(2)小组交流,对问题进行整合和梳理。(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相互评价。(4)推荐课外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提问策略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