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22.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711697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元二使安西》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送元二使安西》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送元二使安西》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送元二使安西》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元二使安西》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元二使安西》2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刚才听了李叔同的离别,让我们感受到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有人说离别是泪,特别是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一旦离别,人的前途和命运就很难预料了,因此送别诗也就成为了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首饱含萋萋满别情的送别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送元二使安西。我们来了解一下王维。(课件出示)王维的诗有什么特点?那用八个字概括,那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谁来读读课题?谁来说一说诗题是什么意思?2、追问:谁送谁? (标注“元二”二字)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姓元,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王维叫他元二3、王维送元二去

2、干什么呀? (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看看课文下面的注释,(标注:使)“使”就是出使的意思。4、去哪儿出使啊?知道安西在哪儿吗?(标注:安西)老师告诉大家,安西,是唐朝的边塞地区,现在是在新疆库车县,你们说知道吗?元二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去那里完成任务的,在当时,能出使安西,可是令人向往的壮举。5、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题目怎么读?(相机提醒:注意二字后面略停一停,停顿的时候不要读得太用力) 请你读!请你读!(送元二使安西)。6、小小诗题可略表诗意,像我们这样逐字逐词地琢磨诗题对我们把握诗中情感是有帮助的。全班一起来读读诗题!二读诗悟意1.、(课件出示古诗)

3、读懂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诗。请大家借助注音读准、读通诗句,明白了吗? 好,自己读自己的,读到你满意为止。2.、师指着屏幕:来,谁把这首诗完整的读一读?3、指导读出节奏4、下面我们换一种读法,你们和老师合作读,你们读每行的前四个字,我读后三个字,读完一行,接着读下一行,听明白了吗?老师读诗题。5、我们男生女生再来合作读,男生读一行,女生读一行,老师帮助大家读诗题。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首诗。三、读诗找景,悟景想景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刚才的朗读,整首诗在你的脑海里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首诗,结合注释,看看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交流诗意:好,谁来说一说

4、,从一二行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课件出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1) 感受朝雨:朝雨是什么时候的雨?对!早晨下了一场怎样的雨?(小雨)你从哪个地方看出是下了一场下雨?(浥轻尘)(看注释)对,湿了路上的尘埃说明是一场小雨。谁能读出那小雨的感觉来?请你读!你读!你读!(多个学生读)早晨,小雨淅淅,湿润了地上的轻尘,真是润物细无声啊!一起读! (2)感受客舍青青:你还读懂了什么?客舍青青,古时候的人们建房子用的是青砖,盖的是青瓦,春雨一冲洗,这客舍的颜色就变得(生说:更加的清新明朗,这便是青青客舍,客舍(生说:青青)(3)感受柳色新:平日这里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

5、然而此时的柳和平常的柳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呢?(预设:柳树变得更干净了;柳叶更绿了;颜色更亮了)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画面,看看是不是和你脑海中的画面有点相似呢?(课件出示诗句:客舍青青柳色新。)3、再读想象: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带着你的理解,结合刚才你看到的画面,我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想象画面,让我们走进这场春雨,走进这座古老的渭城,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眼前看到的就是那初春的渭城,你迎着细雨绵绵,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走在湿润的小路上,让你不禁吟出:(渭城朝雨浥轻尘)沿着略湿的小路,你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与元二相约的那个青青客舍,青青客舍旁柳色青翠可人,让你不由地叹出:(话客舍青青柳色新)一起读!

6、4.读着读着,我们把这首诗读成了一幅幅画,从细雨润轻尘,到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边说边板书:朝雨客舍杨柳图)四想画说情,品酒说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在这一幅幅的画卷中,在这首诗中,除了物,还有什么?能不能说得具体点?其他人呢。你们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画面?你能不能再读读这句话?2、面对朋友的远行,王维难忍心中的不舍,他不由得吟出:(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 体会路途:同学们,你可知道元二此行,从渭城出发,再西出阳关,再到安西有多远吗?(课件展示地图并演示)从渭城(现陕西咸阳市)出发,途经阳关(现甘肃敦煌县),在当时,阳关是通往西

7、域的要道,过了阳关就到了安西(现新疆库车县),此行一共3000多公里,可以说是横穿了大半个中国,用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走半年多。你感受到了什么?(远)不仅仅是远,出阳关就被称为蛮荒之地的塞外,(播放组图)这一路上是孤城绝域,大漠茫茫,黄沙漫天,这里土地贫瘠,人烟稀少,陪伴他的是无尽的戈壁和满目的荒凉。元二在这样的路途上一走就要走上半年多,他可能会感到?(孤独寂寞)到了那样荒凉的安西,元二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好友王维),再也不能和他一起一起一起想到这些,诗人王维心中早已离情交叠,别愁交加,他只能道出这一声,(齐读灯片:就在灯片中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故友知己就要远离,

8、王维纵有千言万语,全都化作这一句:(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他们仅仅就喝了一杯吗?(不是)从这句话的哪里可以看出来?(反红“更尽”)是啊,更尽一杯!对于他们来说,喝一杯,够吗?喝两杯,够吗?一杯又一杯,一杯再一杯,请你读!一杯再一杯,一杯更尽一杯,请你读! 你读!(多个学生读)一起读!5、体会酒中味:一杯又一杯的酒下去,让元二品出的不仅仅是酒的味道,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是什么滋味?你品出来了吗?(指名说)预设:生:还有悲伤的滋味。师:端起这杯悲伤的酒,请你对元二说一声(示意看屏幕)(要读出悲伤的味道)还有什么滋味?(依依不舍的滋味)好!举起这杯不舍的酒,请你对元二说(师

9、示意做举杯饮酒状)今日一别,再见无期,喝干它再坐下去。师:你还感受到什么滋味?(祝福的滋味)为什么是祝福?(祝福他早日完成使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来,举起这杯祝福的酒,对朋友说一声(师也做举杯饮酒状,生共读:劝君无故人。)再干了它!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杯了,可是,喝了这杯酒,元二就要启程出发了,(课件出示马车图)外面的马车正等待着他,男同学,让我们也一起举起酒杯再送元二一程吧!(男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豪情的相送。女同学,让我们也端起这杯离别的酒,送元二一程吧!(女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柔情的相送。 6、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去重温一下当时的情景。

10、在一千多年前的那座渭城,那个客舍,那棵柳树旁,王维用那一杯杯酒寄托着对好友依依惜别的真情!(板书:酒尽真情别友图),带着这份不舍的情,谁来读读全诗?一句话,一首诗,一段情,谁再来?(多个学生读)。好的,我们一起来齐读全诗! 五、听诗想诗,升华情感1、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在唐代就有乐师将这首诗谱成曲,称为(点击出示:阳关三叠 或渭城曲)酒兴未尽,让我们再随着乐曲走进这座离别之城,走进这场离别的雨,走进王维那难舍的心。2、因为有了这个情,千百年来这些文字才被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这首诗不久就被乐师谱成了曲,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课件出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同学们,你可以自己练读,也可以邀请同桌共同来读一读,还可以加上你的动作来读一读!(课件点击渭城曲)。3、王维的诗不仅打动了当时的乐师,也打动了在座的我们,让我们记住这段千古佳话,一起来背诵全诗!板书: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朝 雨 客 舍 杨 柳 图 酒 尽 真 情 别 友 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