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诊疗及护理常规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710479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痔疮诊疗及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痔疮诊疗及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痔疮诊疗及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痔疮诊疗及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痔疮诊疗及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痔疮诊疗及护理常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痔疮诊疗常规痔疮是人类的特有疾病,发病率极高,约占人群的60,主要表现为便血、脱出,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 诊断依据11 病史反复便血、脱出,时轻时重,常因饮食不节,或腹泻,便秘时诱发。12 体征便时或便后带血、滴血、射血,血色鲜红。有时肿物脱出,轻时便后自行还纳,重时需手托回,或卧床后还纳,或不能还纳,脱出嵌顿时疼痛难忍。13 肛门检查视诊:肛缘皮赘突起,血栓、水肿等。镜下:内痔(3、7、11)粘膜充血水肿,呈杨梅或静脉瘤形,粘膜糜烂出血。指诊:严重时呈纤维化?可触及柔软肿块?排除其他疾病。2辨证论治21非手术疗法211外治法:熏洗法、敷药、塞药等。212内治法:2121大肠实热症状:

2、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大便结燥,小便短赤,便血较多,呈滴血或射血。内痔脱出,灼热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治则治法:清热解火,凉血止血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味中成药:槐角丸6g,每日三次。2122湿热下注症状:肛门部红肿疼痛,下坠,疼痛难忍,坐卧不安,大便干燥,内痔脱出,腹泻或便秘,便血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治则: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方药:止痛如神汤中成药:痔瘘口服液10ml 每日三次。2123气滞血淤症状:肛门肿痛,皮肤色紫,瘀块疼痛剧烈,内痔脱出嵌顿,表面紫暗或糜烂,便秘溲黄,舌质紫暗,苔黄,脉弦数。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消肿方药:活血散瘀汤中成药:?消痔冲剂 15g 每日三次。2

3、124气虚下陷症状:肛门坠胀难忍,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内痔脱出不易复位,便血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治法:补气升陷方药:补中益气汤中成药:八珍丸 6g 每日三次。2125阴虚肠燥症状:头晕咽干,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秘结,?肛门疼痛加剧,内痔脱出滴血。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治法:养阴润燥方药:润肠丸加味中成药:麻仁丸 1粒 睡前服22手术疗法221手术指征,便血量多保守治疗无效,内痔脱出不能回纳影响生活和工作;嵌顿性内痔、血栓外痔,排除其他疾病。222术前准备:作好病历、体检(排出手术禁忌症)、备皮、灌肠。223手术方法:2231内痔注射术2232血栓摘除术2233内痔结扎术2234内痔

4、切除术2235外剥内扎硬注术224术后处理:选用适当抗生素,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便后坐浴,换药225并发症:大出血、感染、肛管狭窄。3疗效评定31痊愈:便后无出血,无脱垂,镜检痔区粘膜恢复正常,痔核萎缩或消失。32好转:症状明显减轻,肛镜检查,内痔粘膜轻度充血,痔核明显缩小。33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善,甚至加重。4出院指征:病情稳定,创口基本愈合,预计不含有大出血的可能。5平均住院天数714天,根据病情和经济情况,缩短或延长住院天数。6医疗费用?住院治疗费20002500元痔疮的护理常规痔疮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极高,约占人群的60%,主要表现为便血、肛门肿物脱出、疼痛,严重时影响患者

5、工作和生活。一术前护理:(一) 作好思想工作,解除病人思想顾虑,特别是老年人,防止手术时过于紧张,发生意外。(二) 入院后常规检查:抽空腹血查肝功、肾功、血糖、作心电图检查。(三) 手术前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了解病员的一般健康情况。(四) 手术日晨用0、1%肥皂水或生理盐水500-1000ML灌肠,以清洁肠道。(五) 术晨备皮,清洁局部。(六) 手术当日吃早餐,可适量稀饭、馒头、鸡蛋。二术后护理:(一) 术后仰卧2小时,压迫局部即防止出血,随后取体位以舒适为宜。(二) 手术当日,术后第一天进流质饮食,如牛奶、蛋花、藕粉、芝麻糊等,以后饮食不受限。(三) 术后小便困难,可让患者口服金钱草冲

6、剂,可热敷小腹部,八小时后可松解敷料,上厕所小便。膀胱充盈平脐,可行导尿术。(四) 控制大便两天,术后第一天晚上服麻仁丸一粒,润肠软坚。(五) 每日大便后坐浴,坐浴后用熊珍膏换药,此后每日换药一次。(六) 手术后714天,痔核脱落阶段,大便时勿久坐努挣,以免引起出血。三辨证施护(一) 大肠湿热症状: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便血较多,呈滴学或射血,内痔脱出,灼热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护理:1、 注意观察大便有无出血,如有出血现象,应记录血的性质,色泽和数量,并注意与上消化道出血相区别。2、 每日按时大便,便后坐浴洗干净,外敷黄连膏或内注熊珍膏,促使炎症消散。3、 鼓励病人多

7、饮水,多食水果,蔬菜和果汁,禁食一切辛辣刺激食品,经常保持大便通畅。(二) 湿热下注:症状:肛门部红肿疼痛,下坠,疼痛难忍,坐卧不安,大便干燥,内痔脱出,腹泻或便溏,便血色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护理:1、 嘱病人卧床休息,一般宜侧卧,患处开始用冷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可减轻疼痛。2、 可用苦参汤煎剂坐浴,外敷黄连膏,便秘者可酌情每晚服麻仁丸或用番泻叶泡开水服。3、 饮食护理与大肠湿热护理相同。(三) 气血亏虚症状:心悸气短,神疲懒言,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肛门坠胀,痔核脱出不易回复,便血色淡,食欲减退,脉细无力,舌质淡,苔白。护理:1、 注意观察便血情况,与粪便是否混合,是便前出血还是便后滴血或射血,如夹又脓血,需化验检查。2、 每天按时排便,排便时不要过于用力,如痔核脱出应清洗干净,涂以生肌膏,盖上黄连油膏纱布,注意保持患部清洁卫生。3、 饮食护理,与湿热护理相同,如发生排便困难可进半流质饮食。4、 气血亏虚病人容易感受外邪,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或腹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