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70981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学年九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一、书写(5分)(含卷面分3分)1、将下面的语句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方框内,请注意布局。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梁启超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2、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汉字。(4分)这是ru( )智的微笑。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yn( )涵有哲理的忧伤。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sh( )光。它照亮真理,正义,仁c( )和诚实。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老师希望众多的莘莘学子都

2、取得佳绩。B、“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寓意深远,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C、参观完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同学们不禁为科技馆处心积虑的设计惊叹不已。D、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就会事倍功半。4.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进行修改。(2分)近日我国西南大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5、古诗文名句默写(11分)(1) ,人迹板桥霜。

3、(2)无意苦争春, 。(3)更深月色半人家, 。(4)受任于败军之际, 。(5) ,背灼炎天光。(6)写不尽的愁绪。望江南中的思妇盼见归人,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李清照历尽离乱之苦,竟是“只恐双溪舴艋舟, ”;南唐后主李煜是“ ,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商隐无题中感叹“ ,夜吟应觉月光寒。”(7)“雁”与“燕”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雁”一般与思乡有关,如 ;而“燕”则一般与报春有关,如 。6综合性学习(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最近发现的这座汉代大墓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规

4、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5.5米,宽9.8米,最深处距离地表大概是15米,墓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740多平方米。最重要的随葬物品极为珍贵,一共有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慰项石”等铭文。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该是曹操的遗骨。(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15字以内)(2分)(2)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文学人物,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并分析这事表现出的曹操的性格特

5、点。(2分)故事情节:_性格特点:_(3)三国人物和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众多的口头俗语,如“说曹操,曹操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请再说出一个。(2分)7、名著阅读。(3分)(1)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 。(1分)(2)1963年7月22日,傅雷在给傅聪的信中写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此二语可为你我写照。” 傅雷将这两句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赠给儿子,以此互勉。请结合全书,结合傅雷父子的经历,谈谈你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两句话的理解。(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8-17题。 (一)来自天堂的光(16分)他出生在一个贫穷

6、而卑微的家庭。小时候,他大多数的时间都和爷爷在一起。父母去田间劳作,爷爷和他在家中打扫院子、喂小鸡、烧菜做饭。很多时候,看着爷爷那么熟练地在简陋的院子里自如地穿行,他都不相信,爷爷是个盲人。但是,爷爷确实是看不见的。那天,他跟随父母去了附近的集镇,再回来时,竟发现爷爷满身的污秽。不知是谁将牛的粪便扔到了他的身上。爸爸含泪给爷爷清洗身体,他则愤怒地在院子里转来转去。爷爷什么都没说,他的面容忧伤而又沉静,就像一块隐忍的石头。这样的屈辱,这个老人似乎已经习惯了。但是,午夜时分,当他在睡梦中醒来,明亮的月光下,却愕然看到两行清泪,从爷爷黧黑的面孔上滑下来。稍大一点,他知道了更多,不仅是爷爷,附近村子里

7、的所有盲人,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在阳光下迈出自己的院子。原来,在当地人的信仰里,盲人是因为前世造孽而在今世受到神的惩罚,恶灵驻进了他们的身体,夺走了光明。知道这一切,他满心都是说不出的愤怒和压抑。他的眼前,又浮现出爷爷在春日的阳光下,轻手轻脚捧起一只小鸡时的温柔。那么善良和蔼的爷爷,他的身体里怎么会停驻恶灵?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期待能用自己的力量,带爷爷离开愚昧的家乡,去更光明更美丽的异乡。可是,来不及了,11岁的夏天,妈妈流着泪到学校找他,爷爷不行了。他几乎是飞回了家中。低矮的房间中,爷爷躺在那里,好像一段瘦骨嶙峋的树桩。听到他的声音,爷爷颤抖着探出手,深情地摩挲着他的额头、眼睛、脸颊,说

8、:“亲爱的孩子,我会在地下为你祝福。”他嚎啕大哭。爷爷永远不可能跟随他去更美好的地方了。这样的遗憾,好像一把刀,横亘在他的心上。而让他更悲痛欲绝的是,爷爷的死,不是因为疾病。他想念孙子,想去学校看他,路上跌进了一处壕沟里。周围好多人都看见了,可是他们,谁都没有提醒那个可怜的老人。从此,他变成了一个异常沉默的男孩儿,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15岁那年,他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1年后,这个男孩儿带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回来了。几天后,艳阳高照,村子里有一个大型盛会,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庆祝。远远地,忽然来了一列奇怪的队伍:所有藏匿在家中的盲人突然一起走出了家门。 A 。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时,那个已经长大的男孩

9、儿出现在队伍后面。他镇定地看着愕然的村民,大声宣布:恶灵的诅咒已经彻底解除,黑暗再也无法阻挡盲人的路,从今天开始,这些盲人,能够凭借这副眼镜,看见来自天堂的光。这个村镇的盲人终于等来了久违的尊重和关爱。深夜,男孩儿来到爷爷的墓前,含泪拿出一副眼镜,轻轻放到了墓碑上。爷爷虽然感受不到天堂的光了,但如果他地下有知,应该欣慰,孙子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那就是让所有盲人都像正常人一样快乐开心的生活。这个男孩儿叫阿希莱什,印度人,2010年,他研发创造出了世界上首款导盲墨镜,可以通过红外线感知路障,并能够根据声音的大小来判断路障的远近。这是来自天堂的光。也是一个男孩儿心中爱和缅怀的光。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

10、括文章叙述的事情。(3分)9、说说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3分)听到他的声音,爷爷颤抖着探出手,深情地摩挲着他的额头、眼睛、脸颊,说:“亲爱的孩子,我会在地下为你祝福。”10、联系上下文,补写文中A处的空白。(3分)11、文题为“来自天堂的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天堂的光”的理解。(3分)12、这篇文章自发表后被很多报刊转载,你觉得它被争相转载的原因有哪些?请列出至少两点,并简要分析。(4分)(二)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节选)(14分)梁启超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 我生平对于自

11、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味淋漓。什么悲观厌世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而且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积极的活动。而我绝不觉得疲倦,也很少生病。因为我每天的活动有趣得很。精神上的快乐,补得过身体上的消耗而有余。 趣味的反面是干瘪,是萧索。晋朝有位殷仲文,晚年常郁郁不乐,指着院子里头的大槐树叹气说道:“此树婆娑,生意尽矣。”一棵新栽的树,欣欣向荣,何等可爱。到老了之后,表面上虽然很婆娑,骨子里生意已尽,算是这一期的生活完结了。殷仲文这两

12、句话,是用很好的文学技能表出那种颓唐落寞的情绪。我以为这种情绪是再坏没有的了。无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倘若被这种情绪侵入弥漫,这个人或这个社会算是完了,再不会有长进。何止没长进,什么坏事都要从此产育出来。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燃料,发不出蒸汽来。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停摆过后,机器还要生锈,产生许多毒害的物质哩。人类若到把趣味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生活得不耐烦。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行尸走肉。倘若全个社会如此,那社会便是痨病的社会,早已被医生宣告死刑。 13、选文开头连用了两个设问,作用是什么?(3分)14、阅读全文,请概括中心论点

13、。(3分)15、结合文意,请说说第段中为什么作者所做的事“常常失败”,却又能“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2分)16、说说第段中“趣味的反面是干瘪,是萧索。”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分)17、梁启超的文章旁征博引,通俗生动,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你从文中挑选一个例子,指明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例子:论证方法及作用:四、古诗文阅读(26分)阅读下面三篇古诗文,完成第18-26题(一)早 梅 (4分)(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销:同“消”18、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

14、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1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14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