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常模研究”.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70328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常模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常模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常模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常模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常模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常模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卢守潮) 系统学习语文教育理论,从师于靳健老师。两年时间,在教学中自我感觉是不断从困惑中走出,来到了一片阳光明媚的大草原。尽管这是思想的田园,我们却呼吸到了自然界清新的空气,听到了百灵鸟自由的歌唱。 让我们走进语文教学的殿堂,寻找它最美妙动听的旋律! 让我们亲手创造语文教学美好的明天!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这是非语文教学者的评论。失魂、失魄、失语!是语文教育研究者的评语!失魂者,语文不知道自己是谁;失魄者,语文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失语者,中学语文教学者对外界批评无反应,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无评语。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2、”对语文教学反思反思,清理清理,盘点盘点,是完全必要的。反思语文教学,我们确实缺一样东西:常模研究!常模研究,即常态研究,就是对中学语文日常教学的一般过程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明确语文的性质、目标、任务,寻求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及其规律性,使中学语文教学向符合中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研究越来越走向边缘,问题式研究,猎奇式研究,点上突破,避实就虚,缺乏面上研究和系统分析。致使语文教育方向不明,道路不清。常模1:几十年来,是否教材形态决定了教学形态,教学形态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形态。语文教学的少慢差废是由教材形态决定的还是由教学形态决定的?让我们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做一个比

3、较系统的分析。一、教材目标特点总目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概括为:语文是关于阅读理解、欣赏和写作的一门学问。)现状:以阅读、欣赏为主,写作被置于课堂之外,要求每学期八篇。二、教材内容特点:每学期共六单元,每单元4篇课文,共24篇课文。现状:只注重单篇课文的注释,没有导读于其它同类性质的文章的安排,致使学生没有扩大阅读范围的意识,教师也没有培养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兴趣的意识。三、时间安排:每周56节课,每学期共20周,120节课,每节课45分钟,除去考试、放假,以17周计,每4课时完成一篇课文。现状:以上课为中心,忽视了早读的时间安排,致使学生没有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4、四、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特点:(以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教材为例说明)篇目:诗经三首、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并序)、汉魏晋诗三首。占本学期1/6内容。1单元目标:(1)深入领悟每首诗歌的主旨及思想感情。(2)比较该单元诗歌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 (3) 了解诗经、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我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4)整合单元信息,写出感受式的文章。了解古代人的思想、情感及生活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来特”。)(缺)这是一种应用性缺陷(production deficincy), 缺少这样的目标,学习 中的知识就会变成僵化的知识,学生只能生搬硬套,不

5、能举一反三。2、诗经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特色和对我国文学史的深远影响。(2)把握诗经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3)理解氓、无衣、静女三首诗反映的社会特点、思想感情及其现实主义精神。(4)找出诗经中的其他篇章在班上交流(缺)。学者研究发现,言语活动有利于减少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愿意、和敢于言语表达。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三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会读诗经里的其它诗篇,喜欢诗经,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目的。(5)写出心得体会(缺)。1、写作的过程是消化知识的过程。2、以写作带动阅读。3、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

6、4、培养学生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能力。5、提高文学修养,扩大知识面。3、秦风-无衣(例)讲解字词,疏通文句,朗读,总结段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做课后习题(详)。板书(详)同袍修矛同仇同泽修戟偕作同裳修兵偕行重章叠句的形式,练习写作(缺)。重章叠句是诗歌的特质,通过写作,学生就会升华自己的情感,激活自己的情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教什么,怎样教,教学效果怎样,三者是相互关联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不明确,教学效果也就会凌乱不系统,因此,把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也是有它的合理性的。常摸研究针对日常教学,有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打破旧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建立全新的模式,是

7、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按照科学的理论建构模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建构。肖(Shaw,1993)在“民族志与青年亚文化”这门课程中曾经借用佩尔托和佩尔托的理论抽象模式(Pelto & Pelto 1978 :3)对威尔斯(Willis,1977)学会劳动一书理论建构作了如下示范:真实世界(grand thery)观察方式(modes of observation)-低层理论(low-order propositions)-中层理论(mid-range theory)-一般理论(general theory)-宏大理论(grand theory),把这种理论经过实用性改造,

8、运用到语文教学领域,我们首先应该清楚语文教育的真实世界,制造出传统语文教育的常模,如前文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归纳,试图最大限度接近真实,然后确立观察方式,用实地观测的方式,研究者本人就是研究工具,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积累丰富的研究素材(搜集资料的方法有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参与式教学特别强调“磁场”的作用,研究者置身于教学磁场中,亲身感受语文教学,原始资料的提取是最有价值的资料,然后建立语文教育的低层理论。传统语文教学研究的教育理论是不分层次的,这就造成了研究者定位不准,理论没有层次感,对语文教学指导无力,致使理论资源大量浪费的现实。因此,低层理论的建立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

9、般理论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少慢差废”的现象,且认为这种现象是由“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起的,但当你实际参与语文教学,你会发现,对有些学生来说,一学期学习24篇课文是相当吃力的一件事,你也会发现,如果让学生融会贯通这24篇课文,听读说写样样精通,学生的文学修养会达到相当高的境界。“少慢差废”固然与“满堂灌”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与听说读写的不连贯,特别是与写作教学和日常课堂教学,和听说读教学脱节有很大关系。这种感觉只有中学语文教师才能感受到,因此,他们的理论带有“问题色彩”,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带有一定的经验色彩,所以,“问题、经验”就成为低层理论的鲜明特色。如首都师大的中学语文教学杂志,陕

10、师大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及语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甘肃教育,其它省办教育杂志都具有低层理论的性质。它具有凌乱、不系统,各持己见,形不成公认的应用模式的弱点。本人认为,中层理论是一种介质理论,它介于低层理论和一般理论之间,目前,教育硕士的论文就具有这种色彩。他们在语文教学一线,每天被问题所包围,也每天在解决问题,他们也在进修语文教学论的课程,并用学到理论在建构自己的新理论,他们站在一般语文教师所不能站的一个特殊的角度,这是从质的研究理论来界定的,语文教师本身就是研究工具。他们如果建立起一种语文教学的常模,成功与失败立刻会得到验证。一般理论,就是专家学者的理论,这种理论具有典范性,是一种理论常模,在理论上可以讲的通,并且希望在实践中有所收获。专家学者的专著就属于一般理论。宏大理论是指在实践中普遍应用并得到验证是成功理论,它必然是一种模式,并且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模式,语文教学目前就需要这种模式,但是,它目前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目前要进行常模研究,在“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参与式学习”、“参与式教学”中找到一棵可以发芽的种子,以期找到一种走出语文教学困境的办法,这是一种时代的呼唤,也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参考文献:1、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陈向明著 2001年6月出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2、现代语文教育学 靳健 石义堂著 1997年12月 出版 甘肃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