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土方开挖挖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698048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基坑土方开挖挖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某基坑土方开挖挖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某基坑土方开挖挖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某基坑土方开挖挖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某基坑土方开挖挖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基坑土方开挖挖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基坑土方开挖挖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DAQ21101挖机吊装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 程 名 称:*基坑工程总承包单位:(公章)编 制 人 :年月日审 核 人 :年月日审 批 人 :(企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目录1. 工程概况11.1 工程简介 11.2 施工环境及条件 11.3 本分项工程的目标 11.4 适用技术标准、规范及验收标准、参考资料 12.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 22.1 危险源风险分析及评估 22.2 危险源控制和保证技术措施 23. 施工组织与安排 33.1 吊装前准备工作 33.2 吊机站位现场确定 33.3 挖机起吊验算 43.4 拟投入的机械设备及人员计划 84. 安全保障技术措施94.1 安全规定 94.2

2、 设备使用要求 95 专项应急预案 105.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05.2 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15.3 应急措施 121.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基地项目位于广州市*,北靠振兴大街,南临珠江外航道,与*相望, 基地由 A、B、C 三区组成。*位于场地西部,塔楼区域采用桩基础,非塔楼区域 采用筏板基础加抗浮锚杆。基坑内剩余约2000m3的土,拟定采用一台液压抓斗在第一层已加固区域的支 撑板梁进行垂直装土到自卸车外运,另外拟使用一台小松PC200、一台卡特120 的挖机在基坑内辅助转土施工。本基坑开挖深度为14.7m,本方案针对土方开挖完成后用汽车吊吊装的设备 有一台小松PC200挖掘机

3、、一台卡特120挖掘机而编制,其中以PC200机为计算 模型。经查阅有关资料,小松挖掘机信息如下表所示。序号型号长(mm)宽(mm)高(mm)自重(kg)1小松PC200949528003190201501.2 施工环境及条件汽车吊从西侧通往*道路进入施工区域,架设在*前大树旁,与吊装挖机间 隔一道围挡和板撑的距离(具体见3.2-1测量结果示意图),作业区域内较空旷, 无车辆人员通行,板撑可承受挖机重量及正常移动。挖机在基坑底部,距离基坑顶高度约14.7m,基坑内的支护结构采用混凝土支撑梁结构,基坑顶与基坑底未设道路通往基坑内。1.3 本分项工程的目标1.3.1 安全目标1、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4、为 0;生产安全事故重伤率为 0;生产安全事故轻伤率 0;2、一般等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为0;3、道路交通责任事故为 0;1.4 适用技术标准、规范及验收标准、参考资料1、重要用途钢丝绳规范(GB8918-2006);2、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2010);4、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6、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2.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2.1危险源风险分析及评估防止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杜绝因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亡,做到防范于

5、未然,把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降到最低,须在施工前进行 危险源辨识。起重伤害: 起重作业时可能引发起重伤害事故。主要危险因素有:吊物绑扎不牢固, 构件摆放位置不当,使用钢丝绳不符合安全规定,绑扎吊物钢丝绳未垫护,吊 装指挥失误、信号不明,吊装载荷超出起重机起重量等。该项发生的可能性 低,但是发生时可能引发群死群伤,综合评定为较大危险性。2.2危险源控制和保证技术措施表 21 危险源因素及预控措施作业活动危险源描述可能引起的事故预控措施起重 吊装 作业未按方案要求配置 符合起重量要求的 起重设备和吊具吊 索起重伤害1.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各级审批后,严格按照审批 后的方案实施。2. 起重设备

6、进场由设备部组织各部门进行进场验收, 合格后方可使用。3. 起重作业前必须结合起重作业实际情况由工程部做 好安全技术交底。4. 安全部检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酒后作业情 况。5. 作业前对照施工方案检查起重机起重量、钢丝绳、 吊具及其他安全装置,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起吊。起重机作业处地面 承载能力不符合要 求造成起重机械倾 覆起重伤害1. 严禁超负荷作业,坚持“十不吊”原则。2. 起吊前,检查支腿是否全部打开,垫设枕木或钢 板,然后进行试吊,试吊无异常后方可起吊。3. 吊装前按要求设置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吊 装区域,起重臂下严禁有人。起重机在基坑顶部 离基坑边缘约10 米,吊物和司索指

7、挥人员在基坑底起重伤害1. 安排持证专职司索指挥人员负责指挥。2. 为司索工和起重工均配置对讲机用来传递指挥信 号。3严格执行十不吊,吊装前确认指挥信号。部,可能造成信号 传递不清晰、不准 确被吊物体积大,且 形状不规则,用钢 丝绳捆绑时可能因 吊物捆绑方式不对 或未按吊点进行捆 绑造成吊物掉落起重伤害1严格按挖机出厂设置的吊点捆绑钢丝绳,捆绑完成 后由司索工进行检查,确认捆绑牢固后方可起吊。2起吊时先进行试吊,无异常后再进行吊装。3. 施工组织与安排3.1 吊装前准备工作1、吊装机具设备、现场施工用的电源、材料等进行全面检查,清除吊装范 围内的杂物。2、对吊装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工

8、作。3、所有的构件、零配件、工具等的数量、规格应准备齐全。4、起重机械进场后应在指定地点架设支架,组装后立即进行全面的检查、 调试,确保机械在良好的状况下工作。3.2吊机站位现场确定经现场测量综合考虑,挖机吊点距离支撑梁边约3m,支撑梁边距离南侧围 挡约14m,围挡距离按lm计算,围挡距离汽车吊回转中心约5m。R=3+14+1+5=23m考虑测量偏差和实际操作误差,按 R=24m 进行计算。图 3.21 测量结果示意图图 3.2-2 挖机尺寸和吊点距离测量图 3.2-3 回转中心位置与半径测量3.3 挖机起吊验算1、吊装荷载吊装荷载主要由挖机在吊装状态下的重量和吊、锁具重量构成。Q 为吊装计算

9、荷载; jQ 为起重机起重实际重量,查阅挖机铭牌信息,自重为 20.15t;k 为多台吊车吊装作业的不均衡荷载系数,通常为 1;1 q 为索具重量,取 0.3t;1q 为吊钩重量,选用 125(双钩头),自重 1.5t。故计算可得 Q =21.95t。j2、吊点设置根据设备的重量及以往的吊装经验,采用 2 根钢丝绳穿过挖掘机大臂结构设置吊点,如图 2.2-1 所示。图 3.3-1挖机吊装示意图3、吊机选型根据最大起吊重量为PC260机,Q=21 95t,另外,经现场勘踏计算起吊幅 j度为24m,拟选用260吨的汽车吊,根据主臂性能表在幅度为24m,主臂长度为40.4m,滑轮组倍率为10时起吊能

10、力为27.0tQ =21.951,可以满足起吊要求。j详见图3.3-2与图3.3-3。主臂性能表单应:113J0ia.a22.727总訓北I3&1404447S3JBSiQLlID2.5B771J37601H*n)合isojq14-1.0126.Q33j5160.0iaoD141.0126.03.54isj.a佃Qlas.Q120.0hi n44.3D45.O1JSDI2S.0026.0hid4.S513S.012SD123.0130.SIUD101.0S612D.01 iS.O112J2110.3101yg.Q67ioe.1103.010138.789.D82.07810192.991.79

11、Q.384 J983.E795S98.585584.5837J87S.3ran57D91078.677詡76.276.772.772169.0ffiJO53.591011714696B65.765.Q64.951.344.31112&1.164.21.8妙0.359.752.748.4心34 Ji29.0121455.6聖百52.550.851551547.643.133.131.627223.S1&B141444.g44.144B44.94S33835.029.1詰222.419D15j51C1839539.03BlS4Q.739J834. J831.927.123.721.018.11站J

12、O11.6IS2033.333.033.834.735.636.631.72Ql325.022.119.917314.611.120222S.929.029.990S31.738.726.S23.33D.718416.514.11&.9222d.24.0詰卫3fi.137D37.Q27.124.421.7H17.115.71砧10-.73423.03d.723.052.3mi1R.11.1IAjB12.01Ql$20.3S1.12O21 .21JG13.0-17.0lfi.114.013g關01&710.9IB.717.416.014JI1QJ211.71C1JQ303216.917.S17.0IB.916.814.913j51Z511.2S.6323416.1HS.2W-.9IS.I13.9I2J31 07IQ.7L2343Ci4.e1.613313.6I3.C12 i.nIQ2361Z21112.01Z2115iOS973840ll.G1Q.710.8ll.Q1G5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