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交大举办卓越医学教育论坛 培育卓越医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697323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上海交大举办卓越医学教育论坛 培育卓越医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交大举办卓越医学教育论坛 培育卓越医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交大举办卓越医学教育论坛 培育卓越医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交大举办卓越医学教育论坛 培育卓越医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交大举办卓越医学教育论坛 培育卓越医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上海交大举办卓越医学教育论坛 培育卓越医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上海交大举办卓越医学教育论坛 培育卓越医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上海交大举办卓越医学教育论坛 培育卓越医师上海交大举办卓越医学教育论坛 培育卓越医师7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在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五周年之际举办了卓越医学教育论坛,邀请了卫生部、教育部的政府官员,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医学院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为中国未来培养卓越医师。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根底,它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国际上,对于医学教育的任务和职能也日益关注,或以工程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或以专家论证的方式,提出了各种医学教育培养目标。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顶峰会议经过讨论后,提出了医生培养目标:应促进健

2、康,防治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要遵守医生职业道德,热心为病人治病和减轻病人痛苦;应是优秀的卫生工作管理人才,病人和社区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开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者。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根本要求?,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根本方面,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医学科学根底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沟通技能,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与研究,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60种核心能力。而此次卓越医学教育论坛上,大家一致关注的目标是我国的医学教育应该如何从目标到模式进行设计?我们究竟应该

3、培养怎样的医生来肩负起中国未来的健康责任?建立和实施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思考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 孟群中国的住院医师培训1949年以前在协和等一些医院已开展,1949年到1977年主要进行的是进修教育,1978年到现在,在开展过程中建立了体系,取得了一些成就。从1993年卫生部正式公布住院医师培训管理方法开始,卫生部在全国有组织地推进住院医师培训试点,2022年在财政部支持下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在组织管理体系、培训标准、培训基地的管理等方面开展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开展到今天,住院医师培训中还是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关键问题。第一、医学终身教育体系。学校医学教育是打根底,毕业后的住院医

4、师培训是临床能力的培训,重点是临床技能的训练,继续教育是持续职业的开展,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构成了医学终身教育体系,不能相互替代。第二,住院医师培训以及专科医师培训。从教育体系讲,住院医师培训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而专科医师制度包括培训、准入、管理,从培训的角度讲,住院医师培训与专科医师培训是同一个过程。第三,住院医师培训与医学学位制度。应以住院医师培训为根底、为核心,结合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把两种人才的培养制度相互联系,这有助于开展住院医师培训。第四,住院医师培训的“3+X模式。卫生部从1993年的试点就采用这种欧美绝大局部国家采取的模式。“3是指在临床二级学科内轮转的三年培训,轮转可不完全局限于

5、学科内,有些可进行二级学科间轮转。而“X指的是医学的三级学科,即亚专科的训练,进一步确定专业方向。第五,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美国现有7800个培训基地是以学科为根底划分的,这值得借鉴,基地建设要以临床学科为根底,但也要根据医院的条件来建设。第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住院医师培训针对的是临床能力的提高,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评价培训结果的重要方法。第七,住院医师培训要有顶层设计,是医学人才培养的一项根本制度。经过3年住院医师培训合格后有两个方向,一是就业,全科医师主要面向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其他普通专科医师如内科医师、外科医师等主要面向区县级的医疗机构;二是进入“3+X的“X阶

6、段,经过亚专科培训,成为亚专科医师如心内科医师、骨科医师等。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国家医学人才培养的根本制度,应该从国家层面有宏观管理的协调机制。具体到管理来说应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技术培训,经费保障,人事、政策保障等四个体系。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完善四个体系,才能建立和真正地实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为医改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我的医学教育观中国工程院院士 巴德年从猿到人,变得直立挺拔,可当今变得肥胖臃肿的越来越多,这应该检讨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应当检讨我们的医学。因为当有发病因素的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当疾病发生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睬,而一直到疾病进展到相当程度了才去看病治病。医学不仅是防病治病,医学更

7、应该是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医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求真,人文讲善,艺术要美,而医学那么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最好的结合,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因此医学弘扬真善美。未来医学的开展应该是朝着可预见、可预防、可个体化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来探讨医学教育,就能发现我们当前很大程度上只是针对治病,而实际上,未来的医学是指向健康的医学。我可以明确讲,医学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是培养医生,还要培养健康设计师、健康指导师,这是所有国家必然的趋势。我们医学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应该有什么样的潜能,将来它能适应什么样的工作,这是医学教育当中最重要的。我始终强调,我们要培养多能的学生,我曾在毕业

8、典礼上给学生的赠言中提出,希望他们能够有人文心、科学脑、世界观、勤劳手。我曾经对世界各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人做过一个统计,发现其中来自美国的越来越多,这当然和美国的科学实力和经济实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坚持了百多年的完善的医学教育体系,在完整的本科教育的根底上,推行标准的在校医学教育,以及毕业后严格的全科医生、住院医生、专科医生培养制度,正是这样的医学教育体系成就了美国今日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开展。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崛起的国家,必将成为一个强大国家。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就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和幸福。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医学教育,实际上是讨论如何给我国人民培养卓越的医师。我主张参照国际惯例,结

9、合中国国情,面向未来,有我国自己的在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终身医学教育的医学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和实施方案并抓紧实行,做出成效。并入综合大学的医学院,要最大限度利用综合大学的条件和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大学也要尊重医学教育的规律,保持医学教育体系与医学教育管理体系的统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融合、开展、超越。无论是七年制,还是八年制,都属于在校教育,并且应是通才培养。交大医学院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黄 钢要实现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至少应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教育模式和可操作的教学过程。首先是明确而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它包含三个层面

10、及彼此的联系与转化:一个是国家的教育目标,第二个是如何将国家教育目标转化成我们教师的教学目标,第三个是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何转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有三个层面的要求紧密结合,并逐级落实,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并自觉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上海交大医学院临床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临床医生,具有良好思想品格与职业道德,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和科学知识,拥有终身学习、科学思维、善于实践、敢于创新、沟通交流和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掌握较为扎实的医学理论与根本技能,能解决根本的临床实际问题。在这些方面应该说与大多数的医学院校是类似的。但同时我们也提出了具有交大医学院特色的目标,即:具有行业引领潜质及创新意识,能适

11、应新的医学模式的临床医生。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潜质和“意识。第二是我校的培养模式,2022年我们提出了“PRICE教育理念与模式,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彰显外在价值Price。由PRICE五个字母组成了我校医学教育的办学模式,P就是Problem根底医学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希望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R就是Research科研训练以探究为根底RBL,希望学生具有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善于解决问题;I就是前后期多学科整合课程Integrative course,希望通过临床与临床、临床与根底、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整合,使学生能够前后贯穿地学习相关的知识;C就是ClinicalCase临床教学以循

12、证医学为主线基于临床病例的学习CBL;E就是过程、终结性考核与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结合的综合评价Evaluation,我们将对学习的最终结果有一个全面有效的评价。五个字母构成了交大医学院提升价值的整合教学模式。最后要谈谈“过程,要实现这些目标,落实教学模式,就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过程管理与客观明确的过程内容,首先应突出一个核心,就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坚持两个主体,即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而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培养内容凸显学生需求,教学过程凸显教师导学能力;通过三个层面的实践培养,即通过根底实验、临床实践和科学训练三个层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做到四个不断

13、线,就是人文与通识教育不断线、根底医学不断线、临床医学不断线、科研训练不断线。这就是我们过程管理的内容。总之,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必须有一个能保证目标实现的教学模式和一个清晰并可操作的教学过程,只有这样,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才有可能实现。而我们期望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不断实践卓越人才培养这一大学的根本使命。关于卓越医学教育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 石鹏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启动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方案,这说明国家和教育部对医学教育高度关注。我国的医学教育始终是以适应经济社会开展需要为宗旨的。当前,国家医改的重点是“保根本、强基层,“强基层是主战场。医学院校、尤其是地方院

14、校的主要任务是面向主战场、面向基层。面向基层,一是要保证相对数量的卫生人才输送。二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等基层单位要有明确的需求数量。三是要通过政策保证定向培养、免费教育的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和合理待遇。今年,由省级政府统筹,在全国医学院校开展定点定向免费医学教育。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面向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招生培养1名本科医学生3万。在基层卫生机构根本建设完成后,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关键。只有强基层,才能保根本。所以,医学教育效劳医改的首要任务是强基层,保基层人力输送,保输送人才的教育质量提高。近几年,医学教育改革非常活泼。开展了频繁的国际医学教育交流活动,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稳

15、步推进。以PBL为例,这种教学方法或课程模式的改革,带动了教学思路、教育观念的革新,适应了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思维的方式。OSCE考试应用、临床实践模拟中心的建设,以及今年举行的临床职业技能大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一项关键因素,近几年开展的医学教育认证工作,推动了医学教育标准的实行,加强了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带动了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应该说,在医学教育标准实行和现有教育改革的根底上,实施 “卓越医师教育培养方案是有根底的。现在有一种医学教育培养思路,就是“5+3模式。即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全科医生培训方案与院校医学教育结合在一起。医学教育是一个由院校教育、

16、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连续统一的体系,如果将毕业后教育融入院校教育,将职业培训与学位授予挂钩,动了体制、动了体系,就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改革。“5+3的培养模式的设计,可以解决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学员身份问题,也可以就此理顺在校毕业实习、实习医生、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前期临床实践重复安排的问题,也可以就此时机把医学教育的临床能力培养做大幅度地提升。但同时,现行的临床专业研究生教育如何调整,庞大的培训基地建设如何实现,医学教育学制改革,培训学员待遇确实定,各项体制、机制的改革、设计、衔接,都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从面向基层、到医学教育标准、到“5+3的培养模式的设计,大家可以看到“卓越医师教育培养方案不是拔尖方案,而是对各不同层面的医学教育提出的教学改革、提高质量的要求。同时要说的是,医学教育也必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建设的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