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应充满生活气息.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69295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课堂教学应充满生活气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课堂教学应充满生活气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课堂教学应充满生活气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课堂教学应充满生活气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课堂教学应充满生活气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课堂教学应充满生活气息.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生物课堂中融入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湖北省宜都市陆城二中 周登梅 教育需融入生活中,才具有生命活力。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课堂,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的素材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新课标指出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一旦我们教师能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会,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价值,整个生物课堂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1、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增添生活气息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

2、入新课,可以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动物社会行为中的信息交流”时,可这样入手:当你吃的面包不小心掉到地上,如果有一只蚂蚁发现了,接着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马上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会有一群蚂蚁出现”选择这个既简单又生活化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紧扣了课题,使得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思路思考下面的问题任何的小事情,都可能包含大学问,如果能将生物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实例的“引领”下,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习惯地去留意观察身边的生活,甚至常提出一些似乎可笑的问题,我们不能否定或者取笑他们,而应下意识地把它们当作学生探究科学奥秘、学好生物学的“引子”,

3、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嗅觉。2、利用诗词谚语,引导学生去品味生活、感悟生物学知识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时巧借一句俗语,就会增加几分诙谐,学生倍感轻松;妙用一句诗词,课堂会变得更加行象生动、趣味无穷。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分别说明了温度和光照对生物的影响;“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柳柳成荫”展示了无性繁殖的魅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演绎着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时,学生笑言李商隐重文轻理,没学好生物学,反而留下诗句被后人笑话了。谚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将其引入教学可唤起学生对生

4、活经验的回忆,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讲解食物链的最好素材;“一母生九仔,九仔各不同”是变异的形象表述。在生物学教学中适时引用诗词和谚语,成为学生津津乐道,久久难忘之事,也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促使生物学知识的迁移,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3、把动手作为学生认知的起点,打开书本与生活的通道生物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动手去做,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体味科学研究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1)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绘图和制作生物模型,使课堂教学直观化。传授知识的最有效方法是直观教学,直观教

5、学的最佳捷径就是使用和制作模型,如建议学生利用果核和松香等材料自己动手制作细胞结构;在学习遗传物质时,学生利用铅笔、彩色丝带、毛线等表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在轻松的动手活动中,细胞、染色体等抽象的的微观结构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2)开展游戏活动,使课堂教学趣味化。游戏是我们童年的乐趣之源,是青少年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目前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形下,把游戏恰当地运用到我们地课堂中,会产生意想不到地效果。在讲述“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这一观点时,我让学生分别表演“大鱼小鱼虾微小

6、的水生生物”这一食物链中的不同角色。在沿着这条食物链传递的食物时,有毒物质也不断传递、累积,最终代表有毒物质的5条丝带均被大鱼抢食。人吃了大鱼,结果如何是不言而喻的,“最终威胁人类自身”这一观点自然而然地渗入学生的意识深处。学生在学习免疫时对传染源和病原体的理解比较费劲,我就在课堂上临时采用了一个小游戏,先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来,手掌上涂上很多粉笔灰,然后让他与下面的学生去握手,有的学生很大方,主动站起来跟他“友好”一下,有的则比较羞涩,不肯与他握手,然后我请学生用传染病学中的概念来分析这个行为过程中每个同学所扮演的角色,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粉笔灰代表病原体,手上有粉笔灰的同学代表传染源,与他握手的

7、同学称为易感人群,而不愿与他握手的同学则表示他们远离传染源。寓知识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游戏中思维得到启发,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实验模仿、延伸探究,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学生探究实验。 在教学中,我注意在原实验基础上加以改进或延伸,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探究机会。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之后,就可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当学生看到高温条件下鼠妇抱头鼠窜,而低温时瑟瑟发抖抱成一团的景象时,学习兴趣陡增。在完成了“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实验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叶绿素”是不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利用鸡心黄杨、金边吊兰效果都非常不错。在新教

8、材中,可以让学生做的内容很多,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就会发现由教材派生出来的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4、关注新闻热点,做到与时俱进。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体现时代性。生物学作为一门和社会息息相关的现代学科,如果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热点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能让教学紧跟时代脉搏,还会创设出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激情,让学生学会对重大社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如结合“生物的遗传”师生共同关注发布最新克隆信息及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非典”、禽流感接踵而来,教会学生利用生物知识如何科学地预防这些传染病,避免不必要地恐慌;例如,在学习“病毒”时,引入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如禽流感时通过

9、什么方式传播的?吃鸡蛋和鸡肉会传染吗?等等让学生思考, “我们对患有禽流感的鸟类基本上是采取捕杀政策,这是基于对人类的保护。可是这样下去,鸟类就会面临灭绝的危险。我们一直在宣传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在自然界中和人类的地位是平等的,而现在的措施又与之相悖。我们有权利这样做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矛盾、利益冲突,在冲突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做出选择。5、学以致用,向日常生活实践广泛延伸生物学知识“学以致用”是教学目标之一,如果学生不会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合理应用于生活实际,而只会“纸上谈兵”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让生物学教学向社会和生活实践延伸,拉近

10、学生的“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距离,这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我们经常见到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我们要让学生通过生物学的学习来改变这些不良习惯,使学生成为一位具有文明习惯的人。在学习“合理膳食”一节时,我们针对大多数学生存在挑食、偏食、迷恋洋快餐等不良饮食习惯,让学生对照各项指标来评价自己的营养状况。当我抛出“你能否用15元钱为全家准备一顿营养搭配合理、经济实惠,又能体现家庭特色的食谱?”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个特色菜谱很快陆续出台了在不知不觉中,合理膳食的观点已潜入学生脑海。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米酒的制作”之后,让学生尝试自制豆芽菜和米酒,当鲜嫩的豆芽和香甜的米酒端进教室时,课堂立刻生动鲜活起来了。总之,教学中只要教师多联系社会现实,多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审视和解决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问题,就能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应用价值的认同,激发学习热情。只要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时时处处融入浓郁的生活气息,就会使生物课堂教学独具魅力,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和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