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第三单元.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69213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第三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第三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第三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第三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第三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第三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第三单元.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 (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第三单元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及前后联系本组教材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个语文园地。选文语言平实,意义深远,形式多样,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时,教师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

2、想方法的教育。单元教学目的教学要求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字,熟读课文。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意思深刻的句子。单元教学重 点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字,熟读课文。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单元教学难 点1、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2、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单元课时安排寓言两则 2课时惊弓之鸟 2课时画杨桃

3、 2课时想别人没想到的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三 3课时回顾拓展三 1课时单元教学措施学校检查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题首页)课 题9寓言二则课 时2课时课 型新授课授课日期第 次: 年 月 日第 次: 年 月 日第 次: 年 月 日第 次: 年 月 日第 次: 年 月 日第 次: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学习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学习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方法导读法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电子白板

4、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教案附页附件一:拓展材料 ( ) 附件二:作业设计( ) 附件三:其他参考资料( ) 附件四:教学反思( )学校检查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

5、:亡羊补牢 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

6、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1)“街坊”就是(邻居

7、),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

8、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8、 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 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9、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 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

10、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4、认读生字(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第二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二、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三、自读自悟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11、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五、创设情景 练习口语交际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六、写字练习1、抄写生字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3、抄写词语寓言 窟窿 劝告 软硬 狼群 法则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同心县第一

12、小学活页教案(教案附页)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y yn wn yn b loyn jun k lon b sh( ) ( ) ( ) ( ) ( )dio zu ji fan hu hu qun o pn chan yn yo ( ) ( ) ( ) ( ) ( ) ( )二、按原文填空。1、“亡羊补牢”的“亡”的意思是_,“牢”的意思是_。2、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人的羊圈破了个窟窿,狼叼走了一只羊,养羊人_。第二天,狼又叼走一只羊,养羊人_了,赶快_。从此,他的羊再也没_。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_,认真改正,就_。3、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_走。他的_越好,_的本领越大,_带得越多,_得越远,就越_楚国。4、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你太_了,你选错了_,如果不听别人劝告,及时改正,无论再怎么努力,都_。”实践活动:给别人讲讲寓言故事,领会其中的道理。教学反思: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题首页)课 题10 惊弓之鸟课 时2课时课 型新授课授课日期第 次: 年 月 日第 次: 年 月 日第 次: 年 月 日第 次: 年 月 日第 次: 年 月 日第 次: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