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七夕诗词《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鉴赏.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68738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的七夕诗词《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轼的七夕诗词《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轼的七夕诗词《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轼的七夕诗词《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轼的七夕诗词《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轼的七夕诗词《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的七夕诗词《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鉴赏.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轼的七夕诗词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鉴赏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宋代: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译文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辞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日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解释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 缑(gu)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云渺(mio):高远貌。 痴(ch)牛騃(i)女:指牛郎织女

2、。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 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爱仿照凤的叫声。 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槎(ch):竹筏。 银河:天河。 尚(shng):还。 前缘:前世的因缘。 赏析 这首词咏调名本意,是为送别友人陈令举而作。全词在立意上一反旧调,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 此词上片,也紧切七夕下笔,但用的却是王子乔飘然仙去的故事。据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于山上见柏良,对他说:“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颠。”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苏轼

3、此词上片,借这则神话故事,称颂一种超尘拔俗、不为柔情羁縻的飘逸旷放襟怀,以开解友人的离思别苦。发端三句,赞王子乔仙心超远,缥缈云天,不学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一扬一抑,独出机杼,顿成翻案之笔。缑山,在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王子乔,由于他在缑山仙去,故云。“凤箫”两句,承“不学”句而来,牛女渡河,两情缱绻,势难割舍;仙子吹箫月下,举手告辞家人,飘然而去。前者由仙入凡,后者超凡归仙,趋向相反,故赞以“不学痴牛呆女”。 下片写自己与友人的聚合与分别,仿佛前缘已定,事有必定。据东坡记游松江(东坡志林卷一)说:“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

4、。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苏轼于熙宁七年九月从杭州通判移任密州知州,与同时奉召还汴京的杭州知州杨元素同舟至湖州访李公择,陈令举、张子野同行,并与刘孝叔会于湖州府园之碧澜堂,称为“六客之会”,席上张子野作定风波令,即“六客词”,会后同泛舟游吴松江,至吴江垂虹亭畅饮高歌,“坐客欢甚,有醉倒者”。但不是径直叙写这段经受,仍借与天河牛女有关的故事来进展比况。张华博物志载一则故事说:天河与海相通,年年有浮槎定期往来,海滨一人怀探险奇志,便多带干粮,乘槎浮去。经十余日,至一城郭,遇织布女和牵牛人,便问牵牛人,此是何处。牵牛人告知他回去后问蜀人严君平便知。后来乘槎人还,问严君平。君平告以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

5、牛宿,计算年月,正是乘槎人到天河之时。词人借用这则美丽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清澈的银浪泛舟而行。“槎”,即竹筏;“客槎”,一语双关:明指天河的“浮槎”,暗喻他们所乘的客船。“尚带天风海雨”,切合“浮槎”通海之说。煞拍两句笔墨落到赠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六客之会;“风雨散、飘然何处”,“风雨”承上“天风海雨”,写朋友分袂,各自西东。“一醉是前缘”,含安慰之意;“飘然何处”,蕴感慨无限。 扩展阅读:苏轼的诗作成就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索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轼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索人生的题材非常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

6、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珍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俗进展抨击,表达出更肤浅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跑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擅长从人生遭受中总结阅历,也擅长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寻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犯难能珍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亮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规律推导或谈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美丽动人,又饶好玩味,是

7、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宠爱。苏轼中类似的作品还有许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处处都能发觉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索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轼中有充分的表达。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固然含有苦痛、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苦痛的超越。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把握到达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地,并以翻新特别的精神对待艺术标准,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轼的表现力量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顶峰。就风格共性的突出、鲜亮而言,王、黄、陈三家或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轼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这样,苏轼虽然在制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但他根本上避开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后代广阔读者欢送的宋代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