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7.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686610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7.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闫佳楣 中宁二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游记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奇不凡。【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文章蕴含着的深刻意义自然的伟力,民族精神的源头。2感受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重点,有序地描写景物特征。【教学难点】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有关各拉丹冬的挂图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

2、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异壮美,我们也感受到了造物主的伟力,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以及作者面对如此的美景,内心所生发出的怎样的情感震撼。二、教学新课(一)、品读赏析句子,感受语言魅力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的语句的妙处。(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冬雪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赋予雪山以生命,“变化多端”一词,又写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气恶劣。(2)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

3、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比作“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比作小震,“连夜高烧”比作大震;把“动作的缓慢”比作“太空步”,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海拔高,气候条件的严酷。(3)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挂冰的流苏比作“长发披肩”形象生动(4)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明确:“白色金字塔”,暗示雪山犹如帝王一般,“统领”一词又赋予雪山以帝王的行为,表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高大威严,令人敬畏。(二)

4、、品读探究,体会情感作者在写景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想想象,让学生品读课文,标画联想想象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下列的问题。想一想,这些句子在表达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眩晕”指美景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令人陶醉的意思。“卖弄”指故意展现。这里表达了景物带给自己的强烈震撼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作者是怎样

5、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由冰山的裂纹和波状皱褶联想到树的年轮,赋予各拉丹冬雪山以生命,赞颂雪山的神奇,历史久远,如同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3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演绎”是“铺陈,发挥”的意思,这里是说坚冰之下的流水,是圣洁的,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长江从此开启了孕育生命,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作者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描写大自然的形成之前,引发人们思考生存和意义。)4.这些联想和想象中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6、小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奇美丽,并赋予雪山以生命,写景中蕴含着作者对雪山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作者又通过联想和想象,抒发了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赞美。三、写作特色1议论抒情写感受,给读者以强烈的共鸣。游记要写出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其中还会渗透作者的感情。文中作者远望冰塔林的景物,“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融汇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感叹人在自然奇景面前的渺小。“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直接发表议论,表达景物带给自己的震撼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2移步换景巧观察,避免平铺直叙本文采用

7、“移步换景”来观察描写景物,如“在它的脚下安营扎寨”“在各拉丹冬以东草坝子上”“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等,移步换景,思路清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四、主题归纳读了这篇游记你有什么样的感悟?感悟(1)各拉丹冬终年冰雪覆盖,是长江的源头,景色神奇、壮美。各拉丹冬孕育了长江,是生命之源。读后,我们心中不由产生了对它的向往、崇拜、热爱之情。感悟(2)各拉丹冬雪山圣洁、坦荡,读文如临其境,身心豁然圣洁,灵魂也得到了升华,是内在体验的深化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主旨归纳:本文以时间和空间为序,记叙了我随电影摄制组游览格拉丹冬的艰苦经历,展现了格拉丹冬严酷的生存环境,生动地描绘了格拉丹冬的壮美景色,表达了我对格拉丹冬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礼赞。五、 拓展探究观看视频,写一段100200字的游记片段。板书设计: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马丽华 修辞角度 赞美语言赏析 用词角度 情感体会 炼字角度 热爱 移步换景 揭示主旨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对语言进行品析,这篇文章语言特点明显,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形式,让生自己讨论,自己找到可赏的美句,自主的进行美点赏析,效果还不错,第二步我进行了情感的体会,让学生通过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让学生欣赏杭州西湖视频,写一段文字,讲练结合,让学生学有所获,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没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去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