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机械运动(3课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673584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节机械运动(3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2节机械运动(3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2节机械运动(3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2节机械运动(3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2节机械运动(3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节机械运动(3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机械运动(3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机械运动一、教材分析在前节学习了各种形式的运动的基础上,这一节主要学习自然界中最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的有关知识:运动、静止的相对性。机械运动的分类及运动快慢的描述,这节既是对第一节的深入学习,同时也为以后学习运动学知识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对于运动与静止的认识不是十分清晰,教材安排了正在上升的电梯来帮助学生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参照物在这部分教师教师应安排几个事例让学生分析其静止或运动。有关机械运动的分类,教材安排两贴画图。使学生较为形象地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同时直线运动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比较两辆车的运动得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2、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引出速度概念。速度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复合单位。在教学中应明确其含义,通过不同单位袒裼裸裎间的换算来加以巩固。最后是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快慢的描述,引出天差地远匠概念。在平均速度要注意,一段中和和对应一段时间。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参照物而言。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物体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2 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还可以逐级分类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 在给定器材的条

3、件下,通过探究,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4 确认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叙述速度的意义,写出速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利用运动速度的公式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能够对不同单位进行换算。5 能够说出平均速度的作用,会使用简单的器材测量平均速度,能够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计算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技能目标: 1在给定器材的条件下,能够通过探究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2会使用简单的器材测量平均速度。情感目标: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种哲学概念的初步建立。三、重点难点重点:机械运动的认识和速度的概念;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物。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单位。四、教学

4、准备教学投影片、两个运动快慢不同的小车五、课时安排:三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1、 我们把_变化叫机械运动。生物能生长繁殖,这是_表现。2、 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桃花开了 B、植物根的生长 C、神州五号飞船飞向太空 D、闪电3、 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被_或发生_而具有的能叫势能4、 被运动员压弯了的跳板具有_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具有_,电池给小灯泡提供了_能5、皮球下落过程中具什么能?有什么变化,上升后,又有何变化?(一) 新课引入讲述精彩故事,问:法国飞行员手为什么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创设情景引出课题。(二)新课请你举出生活中静址止或运动的物体。小溪里流淌的溪水、天上

5、飞翔的小鸟、房屋、高山、在铁轨上奔驰的列车、桥梁师: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似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事情真的就那么简单吗?教师出示图片电梯:1、 地面上的人看电梯中的人:运动2、 电梯中的人看电梯中的人:静止为什么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呢?(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老师补充:我们在判断一个人高低的时候有个标准,同样我们在研究物体到底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也要选择一个标准,是把地球看成不动的物体,把地球作为标准,这些物体相对与地面的位置变化的,我们认为这些物体是运动的;这些物体相对与地面的位置不变的,我们认为是静止的。如,人站在教室里,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

6、说人是静止的,如果走动了,则相对于地面来说发生改变,我们说是运动的。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所以我们说物体的静止或运动是相对与参照物来说,但平时我们通常没有说明参照物指什么。我们把事先被选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讨论:观光电梯。小组回答。1、 地面上的人说电梯里的人在运动,是他们看到电梯里的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2、 电梯里的人说大家静止不动,是他们看到大家对于电梯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总结:研究同一个物体运动情况,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有可能得到的结论不同。归纳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或运动的方法:先要确定研究的对象,选择参照物(参照物选择后可认为是静止不动)刚才我们说小溪里流淌的溪水、天上飞翔的小鸟

7、、在铁轨上奔驰的列车是运动的,房屋、高山、桥梁是静止的,那我说不仅小溪里流淌的溪水、天上飞翔的小鸟、在铁轨上奔驰的列车是运动的,而且房屋、高山、桥梁也是运动的。你认为对吗?为什么?你选择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总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讨论:1、手为什么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如果站立在地面上的人去抓飞行中的子弹,能抓住?2、电影闪闪红星歌词里有这样两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它们分别选择的参照物是_和_.3、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选择的参照物_. 月亮穿过云层以什么为参照物?4 一个乘客座在行驶的汽车上,如果选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_如果选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_.5 人在地面上看天上的同步人造

8、卫星,卫星是_(静止的还是运动的)6长江探险漂流队乘坐竹筏顺流而漂,以江岸为参照物,竹筏是的,而以流水为参照物,竹筏是的7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以空中的去为参照物,则飞机是_如果以给它作空中加油的飞机为参照物,则飞机是_。我们说一个物体做机械运动,总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机械运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将机械运动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读图P50,填写,请学生回答(观察汽车和过山车运动,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将机械运动分为?分类的标准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简单,但直线运动,也有千差万别,所以还要进行分类。读图P46,学生回答将直线运动分为?分类

9、的标准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在相等时间通过的中和是否相等小结(以练习的形式)1、汽车向东行驶,对于坐在车上的人来说,车是,对于路边人树说车是2、以地球为参照物,地面上的房屋、山脉是的,以太阳为参照物,它们是的3、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作业本七、板书设计第二节 机械运动一、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二、机械运动的分类曲线运动运动路线的形状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第2课时引入:以刘翔的夺冠视频引入探究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探究: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的快慢1 小组讨论: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10、:比较小车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 让两个小车在同一起跑线开始运动,看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如果用的时间越多,则越慢(2) 让两个小车在同一起跑线开始运动,看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越多则越快。2 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讨论利用仪器讨论,要测哪些量?用到什么仪器?教师把学生分A、B两组对应两种方法进行实验,最后比较判断结果是否一样?指出:以上实验只能定性比较谁运动快,不能知道运动究竟有多快?例: 甲乙丙三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3分钟运动200米;乙2小时运动7.2千米,丙10秒运动100米,谁运动最快,谁最慢?要定量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在实验中需要哪些测量工具?3 每组一辆小车实验,记录

11、数据.4 汇报实验记录5 讨论:根据数据你是怎样判断哪辆车子运动快?在探究中,我们知道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可用两种方法:一、物体在每秒钟通过的路程,这个值越大运动越快;二、物体通过每米需要的时间,这个值越小,运动越快。在科学上采用第一种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v),利用速度可以定量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问:根据定义你能写出速度的计算公式吗?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路程/时间 v=s/t如果路程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读做:米每秒速度的国际单位:米/秒1米/秒所表示的物理意义?10米/秒呢?常用单位:千米/时(km/h)读法?表

12、示的意思?讨论:比较1米/秒和1千米/时哪个大?怎样比较?1米/秒=3.6千米/时读图,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要求知道表示意思.48页 例题,强调1解题步骤,先写已知条件,然后写解,接着写出公式,再将数据和单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最后答.2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小结 这节课进一步学习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利用公式来加以比较,对于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能否精确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利用速度公式能算出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运动的快慢,我们把这个速度叫平均速度.板书:五、变速直线运动 利用平均速度粗略反映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练习:1、 1米/秒=_千米/秒=_米/小时=_千米/

13、小时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A、运动中和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小C、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小D、相同路程内,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3、速度的公式是_,速度的单位米/秒读作_,意义_ 板书设计三、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 比较相同时间的通过的路程2、 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四、速度:定时不时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1、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 公式:速度=路程/时间3、 单位:米/秒 读作米每秒 1米/秒=3.6千米/小时五、变速直线运动 利用平均速度粗略反映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第3课时知识复习:1、甲、乙两个跳伞员手拉手从飞机上一起跳下,在下降时,如果以飞

14、机为参照物,他们是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_的,以乙运动员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_的。2 长江探险漂流队乘坐竹筏顺流而漂,以江岸为参照物,竹筏是_,以河水为参照物,竹筏是_.3、诗“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里“看山恰似走来迎”选择的参照物是_,而“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则是我把_参照物。4、乘客坐在南北向的火车里,他从左边窗口看到的建筑物在向南运动,从右边窗口看到另一列火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另一火车为参照物,则乘客的火车是_,以_为参照物,则乘客的火车是运动的,且运动的方向是向_。5、比较两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6、什么叫速度?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用_来表示。7、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_,表示的意义是?8、1米/秒=_米/小时1米/秒=_千米/小时108千米/小时=_米/秒9、速度计算的公式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