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669779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 代 诗 歌 鉴 赏 知 识一、古代诗歌内容分类1、写景抒情诗写景以抒情言志,或用衬托、对比手法,或用白描手法,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要注意从四方面入手: 要概括诗中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 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爱国、爱情、乡愁、惜春、伤春等; 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2、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 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 “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

2、 “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3、咏物言志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直写物象,绘形绘色,以求逼真传神;一是托物寓意,借题发挥,抒情言志。如硕鼠江雪咏柳。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2、体会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3、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拟人、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4、怀古咏史诗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A、称颂、仰慕英雄 B、以古讽今,讽谕现实;昔

3、盛今衰的黍黎之悲 C、自比自况,感慨个人遭遇;抒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等D 、不要重蹈前人覆辙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5、边塞征战诗赏析边塞诗要注意:了解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B、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D、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感受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6、惜别送别诗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

4、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离愁别绪;表明心志;劝勉鼓励安慰等。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7、思乡怀远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远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思念故国,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角声、鸦鸣、柳、亭),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

5、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8、山水田园诗把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写作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以此来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 特征(意象)有: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二、古代诗歌内容情感主旨题的解答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 2、作家生活的时代,诗歌的写作背景;3、诗词的题目、注释及“序”;4、作品复杂的情感;、涉及的文化常识、典故神话等。题目类型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怎样的情趣;4、主旨是什么;5、结合意境提问;6、就某句某

6、联发问。解题格式1、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2、概括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三、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1、巧分类有助于解答思路的定向和明晰 2、看标题(序、注) 3、析尾句 4、抓字词 5、明意象 6、知人论世“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并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风貌(注意也要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四、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

7、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意象是诗歌所描写的不同的客观物象,以及借此而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性形象。由多种意象组合就营造出了诗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意境。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出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常见意象的稳定感情色彩:菊花高雅;莲花高洁;杨柳惜别;月光思念;落日惆怅;落叶失意;蓬草游子;落花感伤;春风得意;浮云飘零;冬雪冷峻;秋雨忧愁;鸿雁思远;古琴知音;流水叹惋;大漠苍凉;旷野凄清;美酒壮行;红豆相思;竹林闲趣;枯藤萧瑟;孤灯孤苦;秋虫凄凉;故园乡愁;归燕温情;汗青史册;桑梓故

8、乡;青鸟信使。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表现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

9、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应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间接抒情又包括: 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寓情于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如石灰吟:“千锤万 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如观书有感

10、(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也包含对面落笔) 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声寂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乐哀衬,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 虚实相生(联想和想像)。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谐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互文,叠字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

11、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辞藻优美、色彩绚丽、明白晓畅、平字见奇、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洁生动,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有艺术感染力等。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四种模式:

12、分析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五种模式:分析关键词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应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

13、,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第一步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五、诗歌鉴赏知识积累(一)、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1、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

14、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北宋诗重义理。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2、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表达方式分类 叙事诗 抒情诗 哲理诗形式分类表达方式分类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创作分类文人诗民间诗形式分类诗词曲古体诗 近体诗题材分类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借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田园诗山水诗政治诗时间分类古代诗现代诗诗的分类格律诗自由体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