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
2、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要求会认的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和母爱。4.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景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同学们沐浴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下健康、幸福的成长,学习本组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表达方法;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亲子之间的浓浓情,并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父母对儿女的
3、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教具学具准备:1、教学课件光盘;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父母之爱”这一专题的文章,以扩大阅读量,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父母之爱。3、课文录音磁带、录音机等。课时安排: 10课时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4、,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的佳句。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3初步感受借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学情分析:学生对地震后的情况感性认识不足,为更好的学习课文,课前应针对之情况,布置学生做相关的资料调查。文章文字浅显,学生不难读懂,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到父亲对儿子的爱,并从中受到启示。教学准备:1.师生查阅关于地震、洛杉矶地震的相关资料。2.教师制作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收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2.师出示课
5、件。3.出示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根据要求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新词。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文中画出使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2齐反馈字词教学。出示新词:分行指名读正音再读你学会了那些生字新词?怎么记住它的?有哪个词语意思不理解的吗?书写指导:爆注意右下不是“水”书写组词3齐整体感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深入情境,细细品味“感悟父亲的了不起”:1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才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课文对整个经过进行了详细描写。文中哪些描写使你感动?说说感动的理由。2.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在
6、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出示句子学生说理由补充是呀,父亲很急,迫切希望知道孩子是否平安。哪个词可以看出呢?(冲)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出示句子说理由指导朗读当父亲看到的是一片废墟时,他以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顿时天旋地转,只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他会怎么样地大喊?出示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 )地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生说把词语填入句子读师引读:难过、伤心、绝望(一句比一句情感强烈)。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7、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出示说理由补充,看到了希望指导朗读,坚定的语气屏幕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请一位同学读第一句话。到底父亲挖了多少小时?(38小时)那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8小时。”而要把时间分解,说成“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看出时间过得很慢,过得很艰难。)对,这样让我们感觉到每增加一小时,情况就越来越危险;希望越来越渺茫;父亲的心里也越来越焦急、沉重)我们读读看。指导朗读:你们不一定要很大声地喊。现在的父亲是什么样的?请一个
8、同学读第二句。这一句是对父亲的什么描写?(外貌描写)这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板书:特写镜头读着这一句,你们能想象得出父亲在这38小时的时间里都做了些什么?(用手挖,鲜血淋漓;他不是在沙地里、泥地里挖,而是在废墟中挖啊。相机出示废墟图片:你们看,这就是地震后的废墟:这里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到处是你们接着说到处是沉重的钢筋;到处是残破的水泥墙;到处是破损的木条;到处是尖利的碎石、瓦砾。他除了用手挖,他还要干什么?(搬、顶、扛、推)(他的手被刮破了;时不时有砖头瓦片等从头上砸下来;没人帮助他;废墟里到处是铁钉、水泥,他伤痕累累;他没有休息,很困了;他没有吃一口饭,没有喝一口水,没有合一下眼-)在这艰难
9、的38小时里,他始终不停地挖、扛、搬、挪、顶此时,你看到的是一双怎样的手?(血肉模糊的手、鲜血淋漓的手、伤痕累累的手、血迹斑斑的手)你看到的是一身怎样的衣服?(破烂不堪的衣服)你看到的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布满血丝的眼睛、疲惫不堪的眼睛、失去光泽的眼睛)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脸庞?(布满灰尘的脸庞、疲惫不堪的脸庞)这就是父亲!一个铮铮铁骨的硬汉!一个用行动书写着感天动地的一个字,那就是爱!板书:爱让我们把这种感受送进句子中读一读吧。指导朗读。3小结:是呀!父亲对儿子的爱,我们感动。板书:在“地震中”下面板书“了不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父亲的倔强、坚强、对儿子深沉的爱。这
10、节课让我们继续感受儿子的形象。二、深入情境,细细品味“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父亲好样的,儿子也是好样的。当儿子被埋在废墟底下38小时,突然听见瓦砾堆里有挖掘的声音,他是什么表现?(爸爸,是你吗?)是不是阿曼达看见了父亲?那他为什么第一反应就是:“爸爸,是你吗?”(学生交流:因为他坚信爸爸一定会来救他!他爸爸常常对他说“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研读重点句子:屏幕出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是啊,从小到大,父亲常常对他说这样一句话。(音乐,老师描述那一次,他摔伤骨折了,要动大手术,父亲安慰他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生读);那一次,他和小伙伴一起到树林里去玩,
11、不小心迷了路,父亲历尽艰辛找到他,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生读);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不管遇到多少的挫折,父亲总是对他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生读);当埋在废墟底下38小时,他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想起父亲说的:“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生读);现在,他终于听到“吱呀”有人挖掘的声音了,是爸爸!一定是爸爸来救他了!38小时的期待、38小时的坚持,对爸爸的信赖、对生存的迫切希望就在这一瞬间爆发了,他拼着劲喊!你喊(要让爸爸听见,我在底下,我还活着!)阿曼达对爸爸是如此的信任。当父亲让他从安全的出口出来时,阿曼达却说:“不!让我的同学先出
12、去吧。我知道,你会和我在一起,我不怕。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里你读出了什么?(阿曼达先人后己。阿曼达对父亲的信任。)多么可贵啊,一个七岁的孩子,在生死关头,如此的信任爸爸,如此的关爱同学、如此的坚强冷静,在父亲的影响下,在同学们心目中,他已经成长为小男子汉!三、总结:光明与黑暗两重天,这对父子在灾难降临时,心相连、情相牵,用爱与信任构筑了生命的桥梁,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真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了不起)假如让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想用什么做题目?(爱、信任、奇迹、了不起的父与子)四、练笔:1、小练笔: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13、动手写一写吧。2、学生展示。3、感人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就拿开头我所讲的那个故事来说吧,香港一位著名的作词家就专门为此写了一首歌回家的路,里面有句歌词“为你,我舍得走”就让我感动不已。孩子们,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爱,你们被爱包围着!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 了不起的儿子 18* 慈母情深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节选自梁晓声的中篇小说母亲。讲述了在物质极度贫乏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母亲不顾生活的艰辛与劳累,依然给儿子钱,支持儿子看书的故事。贯穿整个故事的是“书”与“钱”,文章的线索可以理为“想要书需要钱要钱母亲给钱要到钱买罐头再给钱买到书”。在这个
14、过程中,母亲的两次给钱传达出了母亲对“我”的爱,而“我”也在亲眼目睹了母亲的艰辛劳作后,发生了从“爱书到爱母亲”的情感变化。因此,这篇文章除了要让学生体会到母亲的爱之外,还应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到自己的母亲也爱自己,从而像作者一样学会去爱母亲。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理解能力,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
15、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起母亲,你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谈起自己与母亲一起生活的片断与感受,可能会谈学过的关于母爱的文章,可能会谈到积累的诗句或格言,还可能会谈到自己会唱或听过的歌曲等。一、导课:(课件:配乐插图,教师渲染)一个视书如命的少年,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一位贫苦的母亲,用龟裂的手指细数着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那么坦然从容地把钱塞到了儿子的手中。这是怎样感人的一幕啊?请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走近母亲,走进当代作家梁晓声的文章板书,齐读课题:慈母情深(指导读好题目,如果第一遍读得不够深情,师引导:读得不错,能再深情一点吗?)二、交流预习,初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