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66784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园区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工业园区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工业园区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工业园区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工业园区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园区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区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业园区建设项目2009-10-13目录一、项目概况3二、项目可行性编制依据3三、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4第二章 项目区域条件分析9一、XX市XX区概况9二、园区产业概况10三、园区土地利用概况11四、发展条件分析12五、工业园区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4第三章 园区建设项目与用地状况16一、项目规划建设内容16二、园区功能定位18三、园区用地布局与规模18第四章 绿地景观与环境保护规划23一、绿地景观规划23二、环境保护规划24第五章 交通体系与市政设施规划28一、交通体系规划28二、市政设施规划31第六章 综合防灾规划38一、防灾预警措施38二、防灾应急措施38三、防泄露规划40四、

2、抗震工程规划41五、防灾疏散规划42第七章 工业园区机构设置43一、运营模式43二、组织机构设置43三、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44第八章 项目开发计划45一、项目开发期限45二、项目近期建设计划45第九章 投资风险与防范措施47一、政策风险及防范措施47二、资金风险及防范措施47三、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47四、人才风险及防范措施47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9一、投资估算49二、资金筹措方案与使用计划50第十一章 财务经济评价52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及参数52二、项目收入、税金及附加52三、开发成本估算53四、项目利润估算54五、财务盈利能力分析55六、清偿能力分析55七、不确定性分析56八、财务评

3、价结论57九、项目综合评价57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59一、可行性研究基本结论59二、建议59第一章 项目总论 本章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主要目的在于综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研究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甘肃省XX市XX工业园区项目(二)项目主管部门XX市XX区人民政府(三)项目实施单位XX市XX工业园区管委会(四)项目负责人(五)项目性质新建(六)项目期限与范围1、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规划基期为2008年,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其中:近期:2008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4、。2、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确定为:北到XX市XX火柴厂,南至XX,东至S,西至XX铁路线总面积:662.79 ha二、项目可行性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4、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5、省、市、县“十一五”发展规划6、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7、XX市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5-2020)8、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200748号文件9、石化行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红线指标10、炼油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81-9857)11、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5、SH30-91939-99)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13、城市给水工程规范1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15、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1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8-1996)1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1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三、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1、园区建设宏观背景(1)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自本世纪初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付诸实施以来,西部大开发在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各方面都发挥了

6、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以及国家政策向西部的大力倾斜,无疑将继续为西部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众多机遇。(2)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石油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能源和化工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石油消费量迅速增长,供需缺口逐年拉大。加入WTO以后,国家积极支持三大石化企业股份改革并成功实现国内外市场上市,骨干企业实力大大增加。同时,地方原油开采企业不断壮大,石油产品市场有序开放,国内形成以各类地方企业和合资企业为补充的市场结构格局。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较为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具有较强的实力,初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所有制结构逐步得到改善

7、,具备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石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石化产业供需矛盾日益显著,且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欠佳,企业竞争力不强,与国外石化产业具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目前石化产业发展状况为XX工业园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提出了要求,要将XX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专业化、集聚化、具有高效益、高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业园区。(3)XX市城市发展定位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已获甘肃省政府审批通过)中将XX市定位为:区域经济、商贸中心,以能源工业、化工制药、轻工业为主,积极建设石油化工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业,建成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地区的商贸中心

8、。从综合角度,对XX市的定位为:经济繁荣、环境与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文明整洁、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地区的商贸中心城市。从专业角度,对XX市的定位为:甘肃省能源化工基地;农产品加工与优质高效农业基地;西北重要的红色旅游城市。XX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是长庆油田的发祥地和主产区,具有潜力巨大的后发优势。特别是2001年探明的XX油田,三级储量达4.35亿吨。具有建设优势条件,其建设符合XX市发展定位要求,对于XX市建设甘肃省能源化工基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区位条件XX工业园区位于甘肃省XX市,处于兰州经济圈与西安经济圈之间,位于陇海经济带上,其

9、发展同时受这两大经济圈的辐射和陇海经济发展轴的影响,区位优势明显。 3、工业园区与XX市的关系(1)XX工业园区建设与XX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业园区所在地XX区是X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园区地处XX区南部,将作为XX市的一个产业功能区和新的空间拓展区,并逐步发展成为该市进位的核心支撑,引导城市建设及城市经营逐步由空间扩张性产业开发和品质提升转移。(2)工业园区是XX市重要的产业集聚区。XX市根据自身资源赋存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围绕石油化工建设四大能源化工园区:XX工业园区、正南煤电产业区、长庆桥煤化工区、沿环江产业区。XX工业园区与其他三个产业园共同支撑构成“陇东能源基地”。(3)工业园

10、区将成为XX市一个竞争性的部门增长极。XX工业园区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化的园区,为XX市“建设甘肃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新的增长极”的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4、XX工业园区与区域内其他产业园区的关系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理论的指导下,XX市依托市内资源优势,拟定建设七处工业园区,分别为正宁县周家煤电产业区,宁县长庆桥煤化工产业区,XX董志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产业区,环江沿线石油煤气电产业区,驿马出口创汇园,镇原金龙工业园和宁县和盛工业园。工业园区成为带动XX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选择XX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时候,应着重考虑如何才能使XX工业园区充分融入到区域现有

11、的产业结构中,积极参与区域的产业分工,避免重复建设,以确保区域资源的到最优利用,将XX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工业园区,最终保证工业园区在区域经济的整体崛起中分得一杯羹。因此,XX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应特别注重与区域其他产业园区在产业及空间上的协调,构建“良性竞争、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从全国范围来看,新建工业园区可以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效应,能迅速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是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手段,对于带动当地工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显著作用。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将日益加强

12、,兴办工业园区为吸引东部投资及加快产业转移,提供了有效途径。 我国已经加入了WTO,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必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选择的重点扶持新材料、生物技术、新医药、先进制造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建办工业园区是发展高新技术的良好载体。 从XX自身来看,XX位于甘肃省的东部,农副产品及石油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地处内陆,信息闭塞,资金缺乏,工业基础薄弱,产品科技含量低,石油、天然气及农副产品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致使资源优势长期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工业落后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从这个基本市情出发,XX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走大办工业的路子。 XX区作为XX

13、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其经济发展对于XX市至关重要,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建办工业园区能充分发挥XX的区位优势,利用政策环境,发展基础好的条件,产生较强的经济辐射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XX市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面貌有了深刻的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工业基础差,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低,产品竞争力不强。在市场经济新形式下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必须立足于创新,以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解决问题,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XX市XX区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就是想通过其区位优势,建成具有特色的工

14、业园区,依此形成二、三产业同步协调发展的经济集聚区,有效推动全区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的发展培养新的增长点,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XX工业园区,将通过招商引资、新办企业、现有企业重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搬迁改造等,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组建新的企业集团,合理开发土地,拓展城市空间,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也有利于突出工业核心区和城市各功能区间物质、能量、信息、人力流的相互作用,形成统一完善的城市系统,协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促进城市的均衡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XX市XX区工业园建成后,不但可以促进当地和周围地区工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还

15、必将发挥乘数效应,带动工业专业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旅游、金融、通讯、房地产、教育、科技、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带动XX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建设XX市XX工业园区,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对推动全市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协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全市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带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是必要的。第二章 项目区域条件分析园区位于XX市XX区,距主城区距离4公里。XX区是XX市政府所在地,是XX市的政治、经济、商贸、科教文化中心。全区共辖7乡2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996平方公里。2004年末,全区总人口为32.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42万人,城镇化水平3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