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66633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文本 把握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各位老师,你们好!本次我所说的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下面我按照“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的顺序进行解说。一、说课标,明方向1、总目标(1)知识与能力 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能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2)过程与方法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

2、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2、本册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新认汉字200左右,会写150个左右。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在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楷书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2)阅读:阅读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少于500字;在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分析课文内容的

3、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3)写作: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想象和联想,丰富表达的内容;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能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4)口语交际: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

4、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5)综合性学习: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片、图表等展示学习成果。二、说教材,知结构1、编排体例:本册教材由25篇课文编排成六个主题单元,各单元内部自成系统。课外古诗词背诵共10首。名著导读分别是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附录中有怎样读诗、谈谈小说、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3、编写特点: (1) 主题单元,精心组合

5、教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本册教材围绕主题组织单元,精心组合教材,共设有六个主题单元。一至五单元每单元四篇课文,其中有两篇教读课文,两篇自读课文。第六单元有五篇课文,三篇教读课文,两篇自读课文。每篇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课文后安排了三至四道“研讨与练习”。教读课文课后还有“读一读,写一写”。课后练习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每单元课文前设有“单元导读”,点出本组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主题单元后安排了与本组课文主题联系密切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联系课内外知

6、识,并巩固、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写作能力。(2)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都有围绕本单元主题而展开的四到五项学习活动,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3)教材选文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六个单元、六个专题、六种体裁,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中,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六个主题单元分别是:以歌颂大自然为主题的诗歌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的演讲辞和书信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的小说单元、以求知与读书为主题的议论文单元、选自古典名著的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以古

7、代杰出人物为主的传文学单元。六种题材分别是:诗歌、书信和演讲稿、小说、议论文、古代白话小说、史传文学。3 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1)横向整合 本册教材共有六个主题单元。第一单元是以歌颂大自然为主题的五首抒情诗,分别是:沁园春雪、雨说、星星变奏曲、蝈蝈和蛐蛐和夜。五位诗人选择的都是大自然中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富有生活气息。本单元的单元学习活动“雨的诉说”是从雨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试图让学生关注大自然中“雨”这种常见的现象,来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体验大自然的韵味。第二单元是以“思想风采”为主题的演讲辞和书信,分别是:敬业与乐业、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学习本单元,

8、旨在引导学生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的同时,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品位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本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开展演讲活动,写演讲稿。第三单元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分别是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本单元的单元活动是“青春随想”,和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紧密相连,都是围绕青少年的生活而设计的,比较适合初三的学生,让学生明白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和煦的阳光,又有风霜雨雪。第四单元是以“求知与读书”为主题的议论文单元,分别是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谈读书、不求甚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本单元的单元活动是“

9、好读书读好书”,也与课文内容相照应。通过各项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名人读书的故事,交流读书经验,探讨当今时代有关读书的新概念、新方法,学习网上阅读,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第五单元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单元,分别是选自水浒的智取生辰纲、选自三国演义的杨修之死、选自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选自红楼梦的香菱学诗。在学习第三单元现代文小说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各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本单元的单元活动是“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它将引导学生全面而理性地认识金钱,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第六单元是以“古代杰出人物”为主题的史传文学单元,分别是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

10、师表、诗词曲五首,前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不同人物的思想风貌。这个单元还将五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词集中学习,便于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和审美品位。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是结合本单元阅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众多的英雄人物的业绩,鼓励学生从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三篇名著导读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可以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的暑假, 让有条件的学生读整部名著。课外古诗词背诵可安排在早读期间学生自主背诵、默写。(2)纵向整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个学年的六本教材在编排上是一致的,都是由六个主题单元、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背诵

11、和附录组成。在课文内容的安排上呈现出的特点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以现代文阅读课文为例,七至九学年段课文内容逐渐增多、课文难度增大、体裁更丰富。七年级课文篇幅短小,八年级课文篇幅较长,九年级课文难度增大、课文体裁增多。七年级侧重于掌握记叙文的阅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了解诗歌、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基本特征,能区分各种文章的体裁。八年级侧重于掌握说明文的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新闻、散文诗、科普作品的特征,写好记叙文,能写简单的说明文。九年级侧重于诗词赏析和掌握议论文、小说、散文的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了解戏剧和影视剧本的基本特点。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写好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六册教材在文言文的编

12、排上呈现出这三大特点:篇幅增多。七年级每单元一篇文言文,上下册教材共12篇文言文。八年级的两本本教材中则各安排了两个文言文单元,共20篇文言文。九年级的两本教材中,上册安排了一个单元文言文,下册安排了两个单元文言文,共17篇文言文。难度增大。七年级要围绕文言文阅读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展开教学,给予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实译能力;八年级则要求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学习和掌握阅读、分析、评价文言文的能力;九年级要了解所选课文的背景,继续深化学习文言文知识,并归纳一些字、词、句式,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为高中的文言文学习做好准备。体裁丰富。七年级以记叙文为主,也有神

13、话;八年级包括记叙文、铭、记、书信、词、曲;九年级增加了史传、小说、散文、寓言。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方面的目标都是紧密相连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因此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注重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三、说建议,重实施 1、教学建议(1)识字与写字。通过各种活动加大课内外的识字量,达到甚至超过总目标中规定的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关于这点,我校受“中国汉字英雄”的启发,利用下午大活动时间举行三十分钟“校园汉字英雄”活动,并设立校园汉字英雄榜。还有,新课标中提出应在语文课程中开设书法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坚持练习硬笔书

14、法,提高书写质量和速度。我校将每周一节的语文课设为书法课,并将书法课与语文课有效融合。(2)阅读教学。语文教学始终坚持以读为本,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应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情读、美读、疑读、析读等),运用多种阅读形式(听读、范读、默读、速读、齐读、男女对读等),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进行个性化解读。另外,要重视阅读积累,扩大课内外阅读量,如: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小时,并作读书笔记。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如:课前阅读积累展示、课堂互动、交流、讨论等。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他减字木兰花.广昌路

15、上与沁园春.长沙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从内容与情感上进行赏析,发现相同和不同。(3)写作教学。在写作范围上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使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提倡自主命题,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在教学完孤独之旅之后,结合课后第三题,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图文并茂的小作文我的孤独,学生很乐于表达。平时教学坚持学生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4)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5)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倡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注重学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2、评价建议(1)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评价工作中,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应注意听、说、读、写、创,五方面的有机联系,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建立网络评比台,利用QQ群公告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堂内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其次,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