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如梦令-李清照.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66387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词--如梦令-李清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宋词--如梦令-李清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宋词--如梦令-李清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宋词--如梦令-李清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宋词--如梦令-李清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词--如梦令-李清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词--如梦令-李清照.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宋词: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照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zuyyshfnzhu。昨 夜雨疏 风 骤 。nnshubxiocnji。浓 睡 不消 残 酒 。shwnjunlinrn,qudo“hitnyji”。试 问 卷 帘 人 ,却 道 “海 棠 照旧 ”。zhfu,zhfu?ynshlfihnshu!知 否 ,知 否 ?应 是 绿肥 红 瘦 !赏析一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

2、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整理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仆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简单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化。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奇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

3、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赏析二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爽,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规律: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冲突?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洁事理去体会理解的,由于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

4、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简单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唯恐就不太简单理解了。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

5、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由于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我们只要思考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答复只能是“惜花”。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

6、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定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怀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毕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怀花事却又可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毕竟的冲突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照旧。”侍女的答复却让词人感到特别意外。原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肯定凋谢得不成样

7、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说明侍女对女仆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说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怀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照旧”呢?这就特别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马虎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当是绿叶繁茂、红花稀有才是!“应是”,说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想与推断,口吻极当。由于她究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定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行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

8、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睬的,她究竟不能象她的女仆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或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答复的缘由。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比照;“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分而茂密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有,是两种状态的比照。原来平寻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颜色鲜亮、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制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说明春天的慢慢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马上降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看来皆非虚誉。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幸运心理而“试问”,因不信任“卷帘人”的答复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很多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