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与产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661780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投入与产出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投入与产出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投入与产出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投入与产出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投入与产出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投入与产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投入与产出(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第一章教育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早期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古典经济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配第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能创造更多的价值的思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首次把人的经验、知识、能力视为国民财富的主要内容和生产 要素。庸俗经济学家的观点庸俗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和英国,19世纪40年代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分析 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物质资本”是由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所形成的、“精神资本”则是智力 的成果和积累。19世纪庸俗经济学家马歇尔,他认为增加教

2、育投资,改革教育史扭转这种局面的有力举措。他认为投资于教育是一本万利的事。人才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改革教育史挽救英国衰败的重要举措。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可以增进劳动者劳动变换的能力。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媒介,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劳动价值论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量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奠定了理论基础。劳动是国民收入的唯一源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战后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增长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发展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资本区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是体现

3、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物上的资本,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以人的知识与技能表现 的资本。二者的区别在于,物资资本的所有权可以继承和转让,而人力资本则不可能。人力资本的形成用于教育的支出,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和各种在职培训。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用于国内劳动力流动的支出。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人力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支出形成的教育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主要部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重要因素。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一、70年代的发展(一)筛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论断是不正确的; 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

4、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劳动力市场由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组成,不同背景的人将进入不同的市场从而享受不同的待遇。 认为它揭示了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划分中的作用,解释了教育的扩展未能改变各阶级、 集团间收入不平等的现实。社会化理论工人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自身的非认知个性特征,而不取决于他们的认知水平。二、80年代的发展(一)关于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美国教育发展不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二)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三)关于高等教育与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关系(四)关于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和收入(五)关于高等教育与人力规划和投资选择第二章教育经济学的

5、对象和方法教育经济学的对象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教育与经济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密切关系。其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经济及由经济所决定的社会发展,决定着教育的需求和供给,从而决定着教育的发展规模、质量、结构和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种熟练程度不同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从而促进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 研究教育领域中资源投入和产出规律的科学。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是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教育

6、与经济联系的基本途径教育的投入教育的进行必须投入一定量的社会劳动或社会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教育投资,这是教育的物质基础。(四)教育产出的效率和效益教育的产出或者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表现在两个不同层次上。首先是教育的直接产出,或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是教育的间接产出或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五)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教育体制关系着教育资源的投入和产出,关系着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六)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七)教师的供求、流动及其调节机制教育经济学的方法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教育经济学的具体方法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

7、合的方法;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结合的方法等。二、教育经济学的价值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经济学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1984年10月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在黄山成立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出版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形成了教材或学术论著,并得以公开出版。教育经济学的出版物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教育经济学的教材或基本理论。第二类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学术专著。第三类为教育经济学一些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三、我国教育经济学面临的课题(一)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教育体制(二)教育如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教育投资的总量、分配及其来源(四)教育成本与效率(五)教育的社会与个人收益率第三章教育与经济的基

8、本关系第一节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一、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二、经济决定教育的规模、结构与速度三、经济决定教育制度与体制四、经济最终决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第二节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一、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第一,教育是科学技术迅速、大规模、有效传递和传播的基本途径。第二,教育是使科学转化为技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第三,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科学和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是科学技术的生产过程, 科学技术的传递和传播、学习和掌握则是它的再生产过程。第四,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是科学技术主要的发明者和

9、创造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的决定条件。三、教育对管理的作用管理与决策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手段与方法,最终取决于管理和决策者的素质和水平。四、教育对人口的作用教育对控制和减少人口数量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妇女教育水平,降低育龄妇女生育率实现的。第三节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中介一、教育的基本经济功能是培养劳动力第一、教育可以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提高劳动的复杂度。第二、教育可以使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第三、教育可以增强劳动者的劳动转换能力。二、教育是培养劳动力的基本途径其中现代学校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有以下特点和优势第一,规模大。第二,效率高。第三,高质量。第四节教育与经

10、济关系的表现这种表现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第二是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第三是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一、教育的投入与产出这是教育与经济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居于二者关系中的基础性层次。二、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这是教育与经济关系在制度上的表现。第四章教育投资的负担第一节教育支出的性质与分类一、教育支出的性质第一,教育支出是用于劳动力的支出。第二,在现代生产条件下,教育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教育支出同样可以得到补偿并获得经济收益。二、教育投资的分类(一)按投入要素分为人力与物力(二)投资主体和投资发生(三)按投资对象区分一是传统的或正规的学校教育投资,即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三级教

11、育投资,用以培养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二是非正规的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投资,用于更新已就业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第二节教育投资的负担一、负担的原则第一,受益原则第二,能力原则二、政府的教育投资政府对教育的投资都是教育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第一,社会史教育投资的受益者。第二,政府集中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政府负担教育投资的主要形式有:财政拨款。用于教育的税费。教育机构(主要是学校)税收的减免。专项补助。对学生资助。科研拨款。三、企业(或厂商)的教育投资企业是重要的教育投资者,这是因为:第一,企业是教育投资的受益者。第二,企业税后的收入是国民收

12、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企业也有可能负担一部分教育投资。在中国现阶段,企业的教育投资还包括对企业举办的中小学的教育投资,以及对大学生的“委托培养”和“有偿分配”所支付的教育投资。四、受教育者的教育投资受教育者或家庭负担教育投资应区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免费教育(免费对受教育者而言),就强制来说,它以法律保证,受教育者家庭与政府承担了对适龄儿童和少年教育的义务,强制以免费和以政府负担 为条件,旨在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五、学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投资总之,当今世界的教育投资,主要是非义务教育投资,主要体和来源渠道已呈多元化的格局。第三节

13、教育投资负担结构一、外国的负担结构第一,义务教育投资基本上由政府负担,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这首先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第二,非义务教育尤其高等教育投资负担呈多元化格局,学费占有一定比重。美国被称为是西方国家高教经费多元化的典型。各级政府各类拨款、学费、学校服务收入是高校收入的三大来源。二、我国的负担结构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投资的来源与负担如下:全国教育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经费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学费、杂费第五章教育投资的外部比例第

14、一节影响因素分析一、教育投资需要量的因素(一)人口数量及构成就我国来说,人口对教育和教育投资的影响有以下特点:第一,人口基数大,在较长时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决定了受教育者数量大,所需教育投资量多; 第二,人口年龄构成轻、文化程度构成低,决定了我国适龄教育人口数量大;第三,人口在城乡间、地区间分布级不平衡。(二)科学技术的影响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的程度结构(各级学校的结构),从而影响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物质技术条件。(三)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要尽快普及初等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另一方面要发展高等教育,

15、以适应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二、教育投资供给量的因素决定教育投资可能量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投资比例的形成和调节,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基本上是靠统一计划:另一种是市场经济国家,基本上靠市场供求。第二节外部比例合理的标志一、度量的指标(一)度量教育投资绝对量的指标年度社会教育投资总额,一般指年度各种来源直接投入教育的资金总额。(二)年度教育投资相对量的指标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政府教育支出(公共教育支出)在上述 指标中的比重。(三)度量教育投资的动态指标通过各种教育投资指标增长率与经济总产出、总收入指标增长率的关系来度量。一是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以间隔期最后一年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