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以系统观点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66120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以系统观点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以系统观点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以系统观点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以系统观点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以系统观点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以系统观点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以系统观点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以系统观点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我们应当依照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自我 1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和谐是指冲突着的双方在肯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而所谓和谐社会则是指人类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它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内部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2023年党的十六大显明地提出访“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目标之一提出来。2023年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

2、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共产党执政的五大实力之一。2023年2月,胡锦涛同志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年底五中全会又提出了一系列思路和举措。2023 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会议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心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个任务和六个原则,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勾画出了一幅更加清楚的图景。这标记着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索在不断深化,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加明确地步入了操作、实践的阶段,思路更加清楚、明确,措施更加全面、详细。 六中全会更加明晰地将和谐社会的构建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党中心更加明确地把社

3、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定位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在内的浩大的系统工程,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这一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所以我们不能仅就社会建设这一个层面来分析、看待和谐社会的打造,而应当依照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全会发布的公报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种系统思想。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把经济的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4、;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允正义的根本保证,”把制度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把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把社会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 在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时,全会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也纳入其中,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同时又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需坚持科学发展观,从而把党和国家近年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部署完整地统一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系统当中,加深了我们对这一系列大政方针的整体性相识,澄清了将它们割裂看

5、待的模糊相识。 2从和谐自我到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要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社会的力气,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致力于打造和谐自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作为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则要努力营造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 21塑造阳光心态,保持身心协调 心态具有巨大的力气。芬兰特库高校的科学家们就“生活的满足程度和死亡率”这一问题对22 000名芬兰男子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凡是对自己的生活“随遇而安”的男子能多活整整20年的时间。 人有九类基本心情:爱好、开心、惊异、哀痛、厌恶、生气、恐惊、轻视、惭愧,负面心情占了肯定多数,因此人不知不

6、觉就会进入不良心情状态。所以我们要努力塑造阳光心态,把爱好和开心这两个好心情调动出来,让我们常常处于主动的心情当中。我们变更不了事情本身,那我们就变更对这个事情的看法,看法变了,事情也就变了。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们要学会享受这一过程,让靓丽多彩的心情填满我们生命的全部时空。 22营造和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 221发展经济,提高就业率。我国的就业压力与日剧增,发展经济当然是提高就业率的根本途径,但清理乱收费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乱收费打击了创业,抑制了就业。2023年进入统计的预算外资金收了5 000亿,没有进入统计的预算外资金,也收了3 000亿。这些所谓合法的乱收费、乱罚款,有

7、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个体商户、微型企业、中小企业。高税费和乱收费,首先打击的是微小投资者的创业活动。清理乱收费可以给创业者供应一个宽松的环境,对促进就业大有好处。 222完善收入安排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中国是过去20多年里贫富差距扩大速度最快的国家,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绝非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联合国开发安排署发布的2023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有对“中国不均衡”的忠告:中国贫困人口在教化、卫生、就业等方面享受到的成果太少,这是最大差距。当前部分人群中的失衡心态,还不只是钱少的问题,他们更痛恨的是机会不公、权利不公。当整个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经济收入得不到提高的时候,即

8、便出多少个亿万富翁,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来说,非但不是什么幸事,反而可能是一种悲剧。只有共同富有,才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初衷。 因此,我们要完善收入安排制度,规范收入安排秩序,着力提凹凸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共同富有。 223深化改革,实现同等的国民待遇。改革户籍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现行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公民待遇的不公允,影响了人们公允心理的认同。户籍制度改革的最大风险或阻力来自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利益落差。短期内它可能会加剧城市居民失业率的上升,社会治安短期内可能受到影响,社会保障负担可能进一步加重。但长期来看,政府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收益会大于成本。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

9、要将户口与福利脱钩,通过教化、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改革,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就业政策逐步形成。 224理清思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特别滞后,保障不足是主要问题,大多数国民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3年至202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排名第49位,连续3年呈下降态势。该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奥古斯都洛佩斯克劳克斯指出,问题主要存在于公共机构中,其中就包括了社会基本保障体系的问题。仅就医疗保障来讲,我国有近34的群体进入不了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只能依靠自己和家庭来抵挡疾病的风险,那么国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患将是巨大的。 225进一步加强社会管

10、理,提高公众的平安感。平安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指标,所谓平安感其实就是社会平安状况在人们心理上的感受,它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涉及公共平安的危害状况的严峻程度,二是人们对公共平安问题的关注程度。 要提高公众的平安感,首先要改善社会平安状况,作为政府责无旁贷地要担当起这份责任,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同时,有两个思想误区也不容忽视:一是侥幸心理,认为事故灾难、自然灾难等突发事务机率很小,不肯定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二是只作预防,没有应急的打算。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网络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普遍缺乏危机应对与处理实力。就个人来说,应具备基本的应急素养。首先要有忧患意识,其次要驾驭平安学问,最终还

11、要通过培训和演练将学问变为平安技能和指挥才能。 226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和谐文化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供应强大的思想道德力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志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见人类应当相识自然,敬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都是我们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应当主动吸取的精神文化养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