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与03G平法对比解析毕业设计正文.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660809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G与03G平法对比解析毕业设计正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11G与03G平法对比解析毕业设计正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11G与03G平法对比解析毕业设计正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11G与03G平法对比解析毕业设计正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11G与03G平法对比解析毕业设计正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G与03G平法对比解析毕业设计正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G与03G平法对比解析毕业设计正文.doc(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G与03G系列平法对比解析前 言如果你打开11G图集的话,就可以看到“建质【2011】110号”(关于批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及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等14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通知中规定,经审查,批准11G101-1、11G101-2及11G101-3,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原03G101-1、03G101-2、04G101-3、04G101-4、08G101-5和06G101-6标准设计同时废止。对于原钢筋平法设计图集,相信大家都已经熟知了,原平法图集的使用给我们识图及施工带来了便利,但在原平法还有一些分歧,常给施工甲乙双方钢筋对量及施工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新的钢筋平法设计1

2、1G系列,与原平法相比,由原来的六本图集改为现在的三本图集,内容也在墙、梁、柱、板与基础等构件中相应的发生了很多变化。为了更好的让大家对新的11G钢筋平法设计图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组织人力,对原平法图集与新平法图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把原图集中与新图集中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解析,并配有插图,让大家能够快速的熟悉新平法给我们带来的不同之处与变化的内容,使我们能够更早的熟悉并应用到施工中,进而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少走弯路。1本书在编写中,对新旧平法上的不同构件的改变与变化之处都进行对应的阐述,让大家能看得懂,分得清,如果你是学生,还是刚入职的工作人员,这本书能够让你对平法有个深入的了解,如果你

3、是施工项目的技术员,这本书就是你施工时的参考书。相信我们用心的成果能够让你在新平法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助力。最后,在整理过程中,得到了相关行业内人士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让这本书尽早的与大家见面,书中文字及收录的内容难免存在疏漏之处,谨请广大的读者及技术人员的批评指正。编 者 2011年11月封面、宣传页 尹燕 截图、排版 刘帅 复核 邵嘉伟 校对 李朝霞 付冬霜 编写 宋子良11G与03G系列平法对比解析目 录第一章 钢筋基本属性对比解析.1-5第二章 柱钢筋构造对比解析.6-14第三章 剪力墙钢筋构造对比解析.15-25第四章 梁钢筋构造对比解析.26-33第五章 板钢筋构

4、造对比解析.34-41第六章 板式楼梯钢筋构造对比解析.42-47 63第七章 基础钢筋构造对比解析48-64第一节 独立基础钢筋构造对比解析48-50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对比解析5152第三节 筏板基础钢筋构造对比解析5361第四节 桩承台钢筋构造对比解析.62-64第一章 钢筋基本属性对比解析一、受拉钢筋锚固长度:11G101-1 P53页相对于03G101-1 P33、34页,变化较大。1、 11G平法首次提出了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即不同条件下的最小锚固长度),见附表1;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见附表2。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的对应取关 系。与03

5、G平法中所讲的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及抗震锚固长度的划分条件不同、取值要求不同,见附表3。2、 11G平法中影响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有三项指标:、钢筋的种类 、砼的强度等级 、结构抗震等级;而03G平法中影响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有四项指标:、钢筋的种类 、砼的强度等级 、结构抗震等级 、钢筋的直径范围。3、 11G101-1平法中初次以列表的方式细化了不同锚固条件下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a。见附表34、 11G平法将锚固长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50修改为不得小于200。见附表25、 11G平法将I级钢筋的屈服强度由HPB235提高到HPB300。见附表1钢筋的种类。二、砼保护层的最小厚度:附

6、表41、11G平法初次调整了砼保护层的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砼表面的距离;与03G平法中P33页注解的定义不同,是指受力钢筋外边缘至砼表面的距离。2、11G平法与03G平法砼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划分方式也有所不同,11G平法除依据砼构件和环境类别外,砼强度等级的划分简化成仅以不大于C25砼为界,当砼等级C25时,附表4中各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三、梁上、下部纵筋间距要求:见上图11G平法首次增加了梁上、下部纵筋间距要求,明确了对于梁上、下部纵筋采用单排式或多排式钢筋布置时,单筋或并筋的水平、垂直布置间距的最小净距(见上表)。四、封闭箍筋及拉筋的弯钩构造 11G平法该注解指出了在非抗震设计时,

7、柱箍筋与拉筋平直段由5d调整为10d,柱纵筋应具备的条件是、构件受扭,配筋率3%。五、11G101-1平法制图规则中,增加了“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的施工要求,见P7页1.0.9-6。六、11G101-1平法制图规则中,明确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位置”,见P7页1.0.9-8。第二章 柱钢筋构造对比解析一、11G柱平法制图规则中,第2.1.3条规定:应按本规则第1.0.8条的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尚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见左表标注部分二、11G平法在柱平法制图规则中,增加了核芯区内箍筋的设置要求:“

8、当框架节点核芯区内箍筋与柱端筋设置不同时,应在括号中注明核芯区箍筋直径及间距”,见P9页2.2.2-6。三、11G平法明确了无地下室和有地下室 情况下,基础顶面和嵌固部位的关 系。1、设计人员必须在平法制图表示方法上 明确嵌固部位的位置。 2、增加了非地下室嵌固部位以下纵向钢筋的设置,嵌固部位以上纵向钢筋的 连接和箍筋的加密范围要求Hn/3。见左图1 3、增加了有地下室时纵向钢筋的设置 要求及箍筋的加密范围要求Hn/6。见左图2 4、左图以绑扎搭接形式为例,机械连接与焊接连接要求类同。5、当基础顶面部位与嵌固部位一致时, 纵向钢筋与箍筋的设置如03G平法 标注要求。 四、 1、11G平法增加了

9、地下一层多余钢筋在嵌固 部位的锚固构造,见左图节点2、仅用于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14 条,在地下室一层增加的10%钢筋。由设计指 定, 未指定时表示地下一层比上层柱多出的钢筋。 五、 下页图1、图2、图3表示抗震与非抗震框架柱以及剪力墙柱纵向钢筋的锚固要求。相对于03G和06G中1.2LaE(La)、1.5 LaE(La)、1.6 LaE(La)的锚固长度,11G平法作了明确规定,统一规定为1.2 LaE(La) 的锚固长度。(括号中数值为非抗震要求)见11G101-1 P57、61、63、66页。 六、框架柱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解析 1、括号内数值为非抗震构造 要求 2、11G

10、平法增加了边柱和角 柱柱顶外侧纵筋作为梁上 部钢筋使用的条件。见上 图A 3、11G平法同时也增加了柱外侧纵向钢筋作为梁上部 钢筋使用的设置要求。见图B、C4、详见11G平法P59、64页七、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解析1、括号内数值为非抗震构造要求 2、11G平法相对于03G平法将钢筋的锚固长度由1.5LaE(La)调整为1.2 LaE(La)。见上图1、2 3、变截面处水平弯折长度发生了变化,11G平法规定为12d,03G平法规定为200+C-保护层。见上图1、24、11G平法增加了中间层边柱或角柱变截面纵向钢筋构造的内容,见左图3(参见11G101-1 P60、65页) 八、抗震KZ、Q

11、Z、LZ箍筋加密构造解析11G101-1平法新增加了部分构件箍筋布置构造要求 第三章 剪力墙钢筋构造对比解析 一、11G剪力墙平法制图规则中,第3.1.3条规定: 应按本规则第1.0.8条的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尚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见右表标注部分二、11G平法“墙柱编号表3.2.2-1”中,构件分类与03G平法基本相同,差别在于仅将构件进行了归类与合并。三、在剪力墙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中,增加了约束边缘构件尺寸标注要求,及箍筋或拉筋设置要求,见11G101-1 P15、17页。 四、上图3.2.2-2 构造边缘构件中翼墙和转角墙Ac阴影部分长度的

12、设置与03G平法对比发生了变化。 1、翼墙构件中,11G平法规定Ac的长度取值为: bw、bf、且400三者中的最大值,03G平法规定Ac的长度取值为:bf+300。 2、转角墙构件中,11G平法规定Ac的净长取值为:200,03G平法规定Ac的净长取值为固定值:300。五、11G平法制图规则中,增加了剪力墙拉筋的布置方式和设置要求,参见上图3.2.4 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六、11G平法中增加了地下室外墙的表示方法,明确了地下室外墙集中标注及原位标注的设置细则,见11G101-1 P19-20页。平面注写方式示例:七、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 11G平法相对与03G平法来讲,水平钢筋的构造变

13、化较大,特别是一些锚固数值及搭接数值,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节点及设置要求。见11G101-1 P68、69页。 例1:上图端柱转角墙(一)中,原03G平法设置要求为:“伸至对边且0.4LaE(La)”现11G平法中设置要求调整为:“伸至对边且0.6LabE(Lab)”。例2:上图水平变截面墙水平钢筋构造为11G平法新增加的节点内容。例3:11G平法同时还增加了一些节点注解 注:1.当墙体水平钢筋伸入端柱的直锚长度LaE(La)时,可不必上下弯折,但必须伸至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其他情况,墙体水平钢筋必须伸入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然后弯折。 2.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见本图集第72页。八、剪力墙竖向钢筋构造 11G平法相对与03G平法来讲,竖向钢筋构造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锚固及搭接数值也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从新增加的节点及设置要求上,也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和统一归整。见11G101-1 P7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