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660224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位置: 学习指南-医学蠕虫部分 吸 虫一、内容提要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寄生于人体的吸虫主要有华枝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要求掌握吸虫成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特征;了解吸虫各期幼虫的形态及发育过程。各类吸虫的学习要求是应掌握与致病或/和诊断有关的成虫、虫卵形态特点、生活史要点;熟悉致病及实验诊断;了解防治原则。(一)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1吸虫背腹扁平、叶片状(血吸虫除外)。2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3消化系统不完整,缺乏肛门。4除血吸虫外,其他吸虫均为雌雄同体。5吸虫体壁和内脏器官之间充满实质组织,即无体腔。(二)吸虫生活史特征1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孵出毛蚴。2

2、吸虫生活史复杂,常需12个中间宿主,其中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蛳。3吸虫的感染期均为幼虫,除血吸虫感染期为尾蚴外,其余均为囊蚴。4吸虫均有保虫宿主,为脊椎动物。5吸虫发育过程中,具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有无性生殖阶段,又有有性生殖阶段。(三)吸虫各期幼虫1毛蚴 梨形,被有纤毛,运动活跃。2胞蚴 袋状,成熟胞蚴含多个雷蚴。3雷蚴 长袋状,成熟雷蚴含多个尾蚴。4尾蚴 尾蚴在水中运动活跃,分体部和尾部。5囊蚴 园形或类园形,外有囊壁,内含虫体。二、学习要点(一)华枝睾吸虫(肝吸虫)1形态(1)成虫 形似柳叶,长约12.5cm;腹吸盘居虫体前1/5处,略小于口吸盘;两个睾丸分枝较多,居虫体后1/3,前后排列

3、,受精囊明显,卵黄腺位于虫体中1/3两侧。(2)虫卵 最小的蠕虫卵,形似芝麻粒;黄褐色;卵盖小而明显,对端有突起的小结节;内含梨形的毛蚴。2生活史要点(1)外界的发育A第一中间宿主是赤豆螺、长角涵螺、纹沼螺等。B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虾类。C外界水体是池塘、鱼塘等。(2)在人体内发育A感染期为囊蚴。B感染方式为食入含活囊蚴的生的或半生鱼虾。C体内移行途径为十二指肠胆总管肝内胆管。D寄生部位为肝内次级胆管。3致病(1)机理及病理变化A成虫寄生胆管炎症管壁结缔组织增生胆管狭窄、阻塞。B死亡成虫或虫卵可作为结石的核心形成胆道结石。C胆汗淤积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胆管炎或胆囊炎。(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

4、肝肿大、肝痛、纳差、消瘦;重者可致肝硬化,出现腹水,甚至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等。4诊断病原学诊断可选用粪便直接涂片法、十二指肠引流法查虫卵。免疫学检查可用皮试、IHA及ELISA试验。5防治原则:(1)治疗首选吡喹酮。(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勿吃生的或半生的淡水鱼、虾。(3)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进入鱼塘或池塘。(二)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1形态(1)成虫 形似姜片,长椭圆形,约27.5cm;腹吸盘漏斗状,是口吸盘的45倍大小,居亚顶位;两个睾丸高度分枝,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分。(2)虫卵 最大的蠕虫卵;椭圆形;卵壳薄呈棕黄色;卵盖小而不明显;内含一个卵细胞及多个卵黄细胞。2生活史要点(

5、1)在外界发育A中间宿主是扁卷螺。B水生植物如菱角、荸荠、浮萍等称为媒介植物。C水体多为池塘、湖沼。(2)在人体内发育A终末宿主为人;猪是重要的保虫宿主。B人的感染是由于食入了附有活囊蚴的水生植物。C寄生部位是小肠。3致病成虫口、腹吸盘吸附于肠粘膜炎症(充血、水肿)、溃疡影响消化和吸收。临床表现为肠炎和营养不良。4诊断粪检虫卵或成虫即可诊断。5防治原则(1)普查普治病人和病猪,治疗首选吡喹酮。(2)不食生的或不洁的水生植物。(3)加强人畜粪便管理,防止污染水体。(三)卫氏并殖吸虫(卫氏肺吸虫)1形态(1)成虫 椭圆形,长约1cm左右,宽约0.5cm;腹吸盘居中部,与口吸盘等大;卵巢分56叶,与

6、子宫并列于虫体中部;两个指状分枝的睾丸并列于虫体后1/3处,相对集中。(2)虫卵 椭圆形,中等大小,金黄色;卵盖大而明显,对端卵壳较厚;内含一个卵细胞和多个卵黄细胞。2生活史要点(1)在外界发育A第一中间宿主是川卷螺。B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溪蟹及虫剌 蛄。C外界水体为山间溪流。(2)在人体内发育A终末宿主是人,保虫宿主为犬科及猫科动物。B人的感染是因食入生的或半生溪蟹、虫剌 蛄(含囊蚴)。C寄生部位是肺,也可寄生于皮下、肝、脑等处。D体内移行,多为童虫穿过肠壁至腹腔,上行穿过膈肌至肺寄生;有时也可移行到腹壁、脑、肝等处,以童虫或成虫寄生。3致病(1)病理变化 以肺型为例。A脓肿期:虫体寄生部位组

7、织坏死,出血,出现炎性渗出物,病灶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脓肿壁,但较薄。B囊肿期:脓肿内有酱色粘稠的脓液,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囊肿。C瘢痕期:虫体死亡,或游走他处,囊肿与支气管相通,排出内容物,余者被吸收,肉芽组织填充囊腔,并发生纤维化,形成瘢痕。 (2)临床分型及表现A胸肺型:最多见,可有发热、胸痛、咳、痰、胸水等表现。B脑型:危害较大,可有头痛、癫痫、瘫痪等表现。C皮肤型:游走性皮下包块。D腹型:有腹痛、腹泻等表现。E亚临床型:无症状,但多项免疫学检查阳性。4诊断(1)病原学诊断可用痰检虫卵,包括直接涂片法和消化浓集法,也可用粪检虫卵的方法;对皮肤型患者可用皮下包块活检的方法,查找虫体或虫卵

8、诊断。(2)免疫学试验,可用皮试及ELISA等方法协助诊断。5防治原则(1)用吡喹酮治疗病人,消灭保虫宿主。(2)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粪便和痰液污染水体。(3)改变饮食习惯,不食生的或半生的溪蟹、虫剌 蛄。(四)斯氏狸殖吸虫(斯氏肺吸虫)斯氏肺吸虫与卫氏肺吸虫基本相似,应注意以下特点。1第一中间宿主为拟钉螺、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2终末宿主为果子狸、猫、犬等动物。3人是其非正常宿主,常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溪蟹而受染,但在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始终以童虫状态存在,并游走窜扰。4童虫在人体可引起皮肤型幼虫移行症,最多见,也可引起内脏型幼虫移行症造成内脏受损,如脑、肝、肺等。各型临床表现似卫氏肺

9、吸虫病。5对皮肤型幼虫移行症可作病原学诊断,采用皮下包块活组织检查方法(可见童虫,但无成虫或虫卵,无虫体时,可见夏科雷登氏结晶及酸性粒细胞浸润)。(五)日本血吸虫1形态(1)成虫 雌雄异体,圆柱形,长12cm,其中雄虫粗短,灰白色,雌虫细长,暗褐色;腹吸盘居亚顶位,其中雄虫口、腹吸盘明显,而雌虫不明显;雄虫自腹吸盘后,背腹扁平并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性成熟后雌虫居其中;雄虫有7个睾丸,串珠状排列于腹吸盘水平之后;雌虫中部有1个椭圆形卵巢。 (2)虫卵 椭圆形,淡黄色,中等大小;卵壳薄无卵盖,亚侧位有一小棘;内含1个毛蚴。2生活史(1)在外界发育A中间宿主是钉螺。B幼虫发育中无雷蚴,但胞蚴有两个

10、世代。(2)在人体内发育A终末宿主是人,牛是重要的保虫宿主。B感染期是尾蚴。C感染方式为经皮肤。D体内移行为皮下静脉右心肺左心体循环肠系膜动脉毛细血管肠系膜静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E成虫寄生部位是肠系膜静脉。F虫卵沉积于肝脏和结肠壁。3致病主要致病阶段是虫卵,应重点掌握致病机理、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1)尾蚴 可引起皮炎。(2)童虫 可引起肺部损害。(3)成虫 可致肠系膜静脉内膜炎及周围炎,有时可因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引起肾损害。(4)虫卵 血吸虫卵沉淀于肝及结肠壁等组织引起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致病机理:卵内毛蚴分泌可溶性卵抗原(SEA),透过卵壳到周围组织,刺激

11、T淋巴细胞,使其致敏。当致敏的T细胞再次受到抗原(SEA)刺激后,T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并吸引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酸性粒细胞及纤维细胞等聚集到虫卵周围而形成虫卵肉芽肿,(IV型变态反应)。病理变化:病变部位主要是肝脏和结肠壁,虫卵在肝脏门静脉分支末端的不断沉积,形成肉芽肿并不断纤维化,在门脉周围出现大面积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纤维化、干线型肝硬化。虫卵沉积于横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壁形成虫卵肉芽肿、嗜酸性脓肿,造成肠粘膜组织坏死。随着肠蠕动坏死组织破溃进入肠腔形成溃疡,以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疤。虫卵肉芽肿的纤维化导致肠壁增厚,肠腔狭窄。临床分型及表现A急性血吸虫病:多见于无免疫力的初次重度感染的青壮

12、年和儿童。患者可有发烧、腹痛、腹泻、粘液血便、肝肿大等。B慢性血吸虫病:急性期过后,或因小量多次感染所致。患者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结肠壁增厚等。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C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有肝硬化、腹水、门静脉高压、脾脏明显肿大,甚至消化道出血、肝昏迷。严重感染的儿童可出现侏儒症。4实验诊断(1)病原学诊断 粪便直接涂片法:主要用于急性期的诊断;粪便水洗沉淀法:多用于慢性期,检出率较高;毛蚴孵化法:常与粪便水洗沉淀法结合使用,可提高检出率;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多用于粪检阴性的慢性血吸出病,特别是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2)免疫学诊断 环卵沉淀试验最常用,也可使用尾蚴膜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及

13、ELISA试验。5防治原则血吸虫病的防治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应熟悉基本原则。(1)控制传染源,普查普治病人、带虫者及病畜,治疗药物选用吡喹酮。(2)管理水源和粪便,防止粪便污染水体,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3)消灭钉螺要因地制宜,可用土埋、围垦、火烧、兴修水利及药物杀螺等方法。绦 虫一、内容提要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寄生于人体的绦虫以圆叶目绦虫最多见,主要有链状带绦虫、肥胖带吻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及微小膜壳绦虫。要求掌握带绦虫成虫、虫卵、囊尾蚴、棘球蚴形态特征及各类绦虫生活史要点,熟悉各种绦虫的致病及诊断,了解其流行和防治原则。(一)园叶目绦虫成虫的形态特征1背腹扁平、带状分节、前窄后宽。2具有吸盘,作为固着器官。3无消化系统,虫体依靠体壁的渗透作用获得营养。4雌雄同体,成节具有雌、雄两套生殖器官。5无体腔。(二)生活史要点1绦虫成虫均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2生活史中需要1个中间宿主。二、学习要点(一)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或有钩绦虫)1形态(1)成虫 扁平带状,约24m,乳白色,有7001000个节片;头节呈圆球形,有4个吸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