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1 苏教版选修4.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658125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1 苏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1 苏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1 苏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1 苏教版选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1 苏教版选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1 苏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1 苏教版选修4.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同步试题【同步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2、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32g硫分别在纯氧中和空气中完全燃烧,令前者热效应为H1,后者热效应为H2,则关于H1和H2的相对大小正确的是( ) A、H1=H2B、H1H2C、H1H2D、无法判断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 SO2(g); H=-293.23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s)

2、+O2(g) 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kJ/mol B、S(g)+O2(g) 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kJ/mol C、1mol SO2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mol硫和1mol氧气的键能之和 D、1mol SO2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mol硫和1mol氧气的键能之和4、已知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C(s)H2O(g)CO(g)H2(g);H131.5kJ/mol 1/2H2(g)1/2Cl2(g)HCl(g);H92.3kJ/mol H2(g)1/2O2(g)H2O(g);H241.8kJ/mol则以上三个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B、C、D、 5

3、、有如下三个反应方程式 ( ) H2(g)1/2O2(g)H2O(g);HakJ/mol H2(g)1/2O2(g)H2O(l);HbkJ/mol 2H2(g)O2(g)2H2O(l); HckJ/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c均为正值C、 abD. 2bc 6、在100g炭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1:2.已知: C(s)1/2O2(g)=CO(g);H1110.35kJ/mol CO(g)1/2O2 CO2(g);H2282.57kJ/mol 则与100g炭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 A、392.93kJB、2489.42k

4、JC、784.92kJD、3274.3kJ 7、已知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当一定量的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所放出的热量为74kJ时,所需要空气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空气中N2:O2体积比为4:1计) ( ) A、37.24LB、18.62LC、9.3LD、20.50L 8、含NaOH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kJ/mol B、NaOH(aq)HCl(aq)NaCl(aq)H2

5、O(l);H28.7kJ/mol C、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 D、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 9、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 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的H2大于零 C、该反应H2571.6kJ/mol D、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10、在一定条件下CO、CH4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O(g)1/2O2(g)CO2(g);H28

6、3kJ/mol CH4(g)2O2(g)CO2(g)H2O(l);H890kJ/mol 现有标况下的89.6LCO、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2953kJ,则CO、CH4的体积比为 ( ) A、1:3 B、3:1C、1:2D、2:1 1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 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固体氢氧化钠D、生石灰 12、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 A、Al稀盐酸B、Ba(OH)28H2ONH4Cl(s) C、KClO3受热分解D、CaOH2O 13、在25C、101kPa下,1g

7、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 ( ) A、CH3OH(l)3/2O2CO2(g)2H2O(l);H 725.8kJ/mol B、2CH3OH(l)3O22CO2(g)4H2O(l);H 1452kJ/mol C、2CH3OH(l)3O22CO2(g)4H2O(l);H 725.8kJ/mol D、2CH3OH(l)3O22CO2(g)4H2O(l);H 1452kJ/mol 14、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 ( ) A、184.6 kJ/molB、92.3

8、 kJ/mol C、369.2 kJ/molD.92.3 kJ/mol15、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 A、分子个数B、原子个数C、物质的质量D、物质的量16、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CH4(g)+4O2(g) 2CO2(g)+4H2O(l); H=890kJmol-1 B、CH4(g)+2O2(g) CO2(g)+2H2O(l); H=890kJmol-1 C、CH4(g)+2O2(g) CO2(g)+2H2O(l) H=890kJmol-1 D、1

9、/2CH4(g)+O2(g) 1/2CO2(g)+H2O(l); H=890kJmol-117、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 2H2O(g) H=akJmol-1 H2(g)+1/2O2(g) 2H2O(l); H=bkJmol-1 2H2(g)+O2(g) 2H2O(l) H=ckJmol-1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 b和c均为正值 C、a=bD、2b=c18、利用盖斯定律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s、金刚石)+O2(g) CO2(g); H=-395.4kJmol1 C(s、石墨)+O2(g) CO2(g);

10、H=-395.4kJmol1由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由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看来,更稳定的碳的同素异形体是 。(2)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较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等的”观点来计算反应热。已知P4(s,白磷)+5O2(g) P4O10(s) H=-2983.2kJmol1P(s,红磷)+5/4O2(g) 1/4P4O10(s) H=-738.5kJmol1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了 ;相同状况下,能量状态较低的是 ;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 (填“高”或“低”) 19、已知

11、2H2O(l)2H2(g)O2(g);H1571.6kJ/mol CH4(g)2O2(g)CO2(g)2H2O(l);H2890.3kJ/mol 1gH2和1gCH4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 ) A、1:3.4B、1:1.7C、2.3:1D、4.6:1 20、红磷(P)和白磷(P4)均为磷的同素异形体。已知: 两者在氯气中燃烧,均有白烟雾产生; P4(s)5O2P4O10(s);H12983.2kJ/mol P(s)5/4O21/4P4O10(s);H1738.5kJ/mol (1)写出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 由此可知,红磷比白磷 (填“稳定”或“不稳定”)。 参考答案:1、C 2、B 3、C 4、C 5、D 6、C 7、B 8、D9、B 10、A11、B 12、AD 13、B 14、D 15、D 16、C 17、D 18、(1)C(金刚石,S)=C(石墨,S)H=1.4kJmol1 石墨(2)P4(白磷,S)=4P(红磷,S) H=-29.2kJmol1 红磷,低19、C 20、(1)2P+3Cl2=2PCl3 2P+5Cl2=2PCl5 (2)P4(s)=4P(s) H=-29.2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