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亿m3年新型秸秆双床热解制气工程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65698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5亿m3年新型秸秆双床热解制气工程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年产1.5亿m3年新型秸秆双床热解制气工程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年产1.5亿m3年新型秸秆双床热解制气工程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年产1.5亿m3年新型秸秆双床热解制气工程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年产1.5亿m3年新型秸秆双床热解制气工程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5亿m3年新型秸秆双床热解制气工程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5亿m3年新型秸秆双床热解制气工程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目 录第一章 总 论41.1 概论41.2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4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51.4 研究结论13第二章 市场预测172.1 产品性质和用途172.2国内外市场预测182.3 产品价格分析24第三章 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253.1 产品方案253.2 生产规模确定的原则和特点253.3 产品规格及质量指标26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27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274.2工艺技术概况334.3主要设备的选择354.4 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动力消耗定额364.5 自控技术方案364.6 标准化38第五章 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4

2、05.1 主要原、辅材料用量、来源及供应来源405.2 原料来源的可靠性405.3公用工程供应41第六章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436.1建厂条件436.2厂址方案48第七章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497.1 总图运输497.2 给排水517.3 供电及电讯527.4 供热527.5 贮运设施及机械化运输527.6 界区外管网527.7通风及空气调节537.8维修547.9 车间化验室547.10土建54第八章 节能568.1 概述568.2 设计依据568.3 能耗指标578.4 节能措施综述57第九章 环境保护599.1厂址和环境现状599.2 设计依据609.3 设计采用的环保标准609.4

3、装置污染源及污染物与治理方案619.5预计达到的效果61第十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6210.1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6210.2消防66第十一章 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6911.1车间体制及组织机构6911.2生产编制及定员6911.3人员来源和培训70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规划7212.1.项目规划原则7212.2.项目进度规划7212.3 实施进度计划73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413.1 投资估算7413.2 资金筹措75第十四章 财务、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7714.1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7714.2 财务评价7814.3 财务评价结论7914.4 社会效益评价分析79第十五 结论与建议81

4、15.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115.2项目技术可行性81第一章 总 论1.1 概论1.1.1 项目名称1.5亿m3/年新型秸秆双床热解制气工程1.1.2 项目企业名称承建单位:某某某某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某某1.2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2.1 编制依据(1)某某某某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项目建议书。(2)某某某某有限公司提供的本项目设计基础资料。(3)化工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修订本)1997年8月。1.2.2 编制原则a.坚持勤俭建厂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新建的生产装置在技术上成熟、可靠,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保证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b.

5、设计中考虑设备立足国内,均采用国产设备,降低投资。c.利用当地具备的原料及公用工程及生活设施潜力,减少储运、机修和车辆等方面的投资。d.重视安全卫生和“三废”治理,主体工程与环保、安全和公共卫生同时考虑,消除“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e.贯彻“工厂布置一体化,生产装置露天化,建(构) 筑物轻型化,公用工程社会化,引进技术国产化”五化的设计原则。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1.3.1企业基本情况某某某某有限公司建于2008年9月,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现有职工860名,农化专家6名,高级农艺师8名,化工技师16名。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电子配料,全自动化生产线,科学配方

6、,工艺先进,并与中农大、农科院建立协作关系,尿基喷浆万吨生产线两条,年产高浓度复合肥30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10万吨,掺混肥12万吨,生物菌肥2万吨,是一家大型综合性生产、经营、研发一条龙生产企业。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基础和研发力量。现公司拟引进科技含量高,劳动强度低,污染小的新型双床秸秆热解制气生产线一条。本装置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一期投资2.0亿,装置建成后年耗秸秆15万吨,生产秸秆气将近1.5亿立方,能满足附近居民和企业的生活生产需要,对于缓解能源危机,改善当地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公司聘请的主要技术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有熟练的操作和比较雄厚的技术基础。1.3.2 项目提出背景、投资必

7、要性和经济意义1.3.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2003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294.74亿吨标准煤,美国75.74亿吨标准煤,居第一,占世界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5.7,日本22.69亿吨标准煤,居第二,占7.7,中国16.8亿吨标准煤,居第三,占5.7。 2003年人均世界能源消费4.9吨标准煤,美国25.84吨标准煤,日本17.82吨标准煤,中国1.29吨标准煤,美国能源消费是中国的20倍。 假如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6亿,接近美国2003年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则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5.84X16=413.664亿吨标准煤,是2003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1.4倍。 我国地热储量约为31

8、亿吨标准煤,煤炭9883亿吨标准煤,石油46亿吨标准煤,天然气9亿吨标准煤,铀资源合25亿吨标准煤。 我国太阳能年总辐射量超过(5.9106千焦平方米)13543亿吨标准煤年(1吨标准煤=7000千卡),可供利用风能资源总量为(1.6亿千瓦=14016亿千瓦小时)1.721亿吨标准煤年(1吨标准煤=8139千瓦小时),我国海洋潮汐能0.21亿吨标准煤年(0.2亿千瓦=1752亿千瓦小时),水电资源4.08亿吨标准煤年(3.8亿千瓦=33288亿千瓦小时),最大可利用生物质能为8亿吨标准煤年。我国农村生活秸秆消费增长率与煤炭出厂价格增长率单位:% 年份秸秆消费增长比率煤炭出厂价格增长率19981

9、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1.21.8-1.15.88.21.02.19.5-3.4-5.2-1.96.511.67.08.45.3由上述分析可见,中国的能源缺口实在是太大了。严峻的局势使我们不得不把眼光转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是秸秆生产大国,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秆6亿多吨,而传统农业和简单再生产对秸秆的利用仅仅是烧火做饭,饲养农畜、盖房、取暖和肥田等。随着现代农业和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开始用于工业燃料和饲料等方面。但是,秸秆作为农村主要生活能源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充分认识我国农村秸秆作为能源大的消费现状给出预测,对于我国农村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3

10、年,“太阳能”杂志第一期我国植物生物质能源开发展望一文中已做预测: 植物生物质能源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仓库,是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可以讲开发利用植物生物质能源,就是开发利用太阳能。植物生物质能源可以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今国际社会“新思维、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态势,发展的植物生物质为原料的绿色能源转化技术,符合本世纪发展的主题社会可持续发展。据报道,我国能源专家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植物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进行了3个阶段的科学预测: 第一阶段(2001-2010),植物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能基本得到满足,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生态环境的破坏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基本遏制因直接

11、燃烧植物生物质和废弃植物生物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第二阶段:(2011-2030),我国农村植物生物质能源综合建设达到社会化,农用植物生物质能方式多维、多元化,生产,生活用能得到满足,植物生物质绿色能源转化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我用生态环境建设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第三阶段:(2031-2050),建立起我国多能互补,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植物生物质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并形成规模,乡镇企业因能源高效化,农民因能源优质化。基本建立起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系统工程,增强我国植物生物质能源综合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教授讲,目前我国能源战略迫切需要

12、研究用非粮食类生物质作原料生产液体类,气体类燃料。开发出拥有自主知织产权和具有推广价值的实用技术,保障我国植物生物质能源的安全开发利用和经济昌盛繁荣。农作物秸秆是籽实收获后剩下的作物残留物,包括禾谷类、豆类、薯类、油料类、麻类以及棉花、甘蔗、烟草、瓜果等多种作物的秸秆。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 ,其蛋白质含量约5%,纤维素含量约30%,还含有一定量的钙、磷等矿物质,其热值约为标准煤的 50% 。秸秆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物秸秆作为收获脱粒后的残留茎叶 ,仍贮藏了大量光合作用的产物及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养分。秸秆的处置直接关系到农田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的平衡与失调。由于秸秆是泛称 ,因此

13、,秸秆所含的能量与农作物的种类、生长的气候条件等各种具体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充分有效的利用好秸秆中的能量 ,将减少秸秆对环境所造成的负荷 ,同时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利用生产者这一级的能量。农林废弃物是自然界存在的相当大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林业及木材加工废弃物年产量约9亿吨,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达7亿吨之多。仅就秸秆而言,除了还田、饲料和造纸外,其剩余的将近一半长期以来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2006年粮食(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产量为4.97亿吨;油料产量0.3亿吨;甘蔗产量1.0亿吨,以上三项合计,按作物产量与秸秆产量1:1:1计算,约产秸秆6.9亿吨。其能量折合

14、标准煤约3.03.5亿吨,相当2006年全国原煤产量的18%左右(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全国原煤产量为17亿吨)。秸秆中除20%作为饲料;40%作为传统的生活燃料;13%作为还田肥料;2%作为工业原料外,剩余25%作为废物在田间焚烧,导致污染大气环境。这表明有65%左右,即4.5亿吨秸秆可选择清洁、高效的途径加以利用。目前秸秆作为能源的利用技术存在以下三个主要发展方向:秸秆固化;秸秆液化;秸秆气化。 (1)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酒精或轻质燃油的技术。国外很多国家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巴西在可再生物质资源生产酒精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2)农作物气化技术。美国研究出秸秆两步发酵工艺,大大提高了

15、沼气发酵装置的产气率。欧盟各国建立了600多座大中型沼气工程,其中绝大多数可用于秸秆产生沼气。 (3)秸秆等生物质致密成型和炭化技术。美国建有9个生产能力为250t/天的生产厂,另有16个州兴建了日产量为300t的树皮成型燃料加工厂;意大利、丹麦、法国、德国、瑞典、瑞士等欧洲国家建有生物质颗粒燃料厂30多家,机械冲压式成型燃料厂40余家。某某某某有限公司位于临沭县经济开发区,所用原料秸秆由我县及周边农村地区提供。供水系统可由经济开发区的水系统管网接入使用或在厂区内打深水井自行解决,电力由县变电所供给,自备锅炉供汽,在这里建厂交通方便。产品秸秆气可用于制取燃气、供热和发电,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又解决了当前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