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65096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 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见过爬山虎吗?知道为什么把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吗?(会爬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爬山虎的脚(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2检查预习。(1)字词正音:投影出示生字让学生

2、认读,“漾”(yng)“柄”(bng)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确,“隙”(x)不要读成(x);拂(f)不要读成(f)。(2)识别字型。(3)联系上文理解“舒服”、“均匀”的意思并造句。3默读课文,并用铅笔圈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句子。(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分段。提示: 生长的地方 爬山虎叶子 脚2检查讨论结果并说出各段段意。(四)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2小组讨论:(1)这一段可以看出爬山虎在生长中具有哪些特点?明确:会爬墙、占一大片地方(2)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五)讲读第二段l出示绘有爬山虎叶子的挂图,指名读第二段。2思考:爬山虎

3、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3齐读第二段,体会“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4指导朗读第二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指名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用铅笔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词句。 (2)这一段讲了爬山虎脚的几个特点?每个特点是什么? (3)从哪一句可以发现作者是注意观察的?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能够一脚一脚往上爬

4、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脚,想到了什么?3小结: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叶子、脚会爬的特点,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四)讲读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2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明确:(1)触着墙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爬山虎的脚能牢固地巴在墙上。(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读后思考: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能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六)指导背诵三、四、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诵。2指名背诵。(七)总结这篇课文采用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爬山虎会爬的秘密。

5、(八)布置作业1用“舒服”、“均匀”造句。2课后3、4题。(九)板书设计25 爬山虎的脚教案点评:1.教师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变化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细致入微的描写的表达方法,从而了解爬山虎的叶子、脚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时要有认真、仔细的态度。2.注意运用教学软件,投影片等现代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26*蜜蜂26*蜜蜂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步骤:(一)导入 1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了解它们,研究它们,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

6、辛勤采蜜的小蜜蜂 2学生从课前查阅到的资料里说说有关蜜蜂的知识 3蜜蜂还有一种辨别方向的能力,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 2默读,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三)讨论交流 1全班交流(1)阅读提示中的问题。(2)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体会作者为了科学不怕困难的精神。(3)从“起风了,陌生的景物”等与“20只蜜蜂中有17只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对比,理解蜜蜂这种本能。 2从作者的作法中,你受到什么启发?(四)总结、扩展自然界中有许多奥秘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研究,希望同学们都具有慧眼,善于发现问题并有为科学不怕

7、困难的精神。(五)布置作业阅读昆虫记这本书(六)板书设计26* 蜜蜂教案点评:蜜蜂是一篇略读课文,注意采取学习运用爬山虎的脚一课的学习方法,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由学生通过阅读,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通过互助学习,交流讨论使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了解蜜蜂辨别方向的能力及生活习性,增强学生爱护昆虫,爱护自然的意识。27 新型玻璃教学目标:1认识19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新型、陈列、博物馆、急促、企图、犯罪、特殊、即使、打碎、改变、集中、对付”等词语。2朗读课文。抓住并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3通过理解课

8、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你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吗?它们有什么用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玻璃的课文:新型玻璃“新型”是什么意思?(新的类型,新的品种)那么这篇课文中有哪些新型玻璃呢?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各自读课文。思考: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同时划出不懂的词语。明确:本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有夹丝网防盗玻璃、

9、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2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同时画出本课生字。 3重点讲解下列词语。企图:图谋,打算。藕断丝连:这里指玻璃虽然破碎了,但里边的夹丝没有断,把碎玻璃片连在一起。安然无恙:没受一点损伤。磅:英美制重量单位,一磅合453.59克,一百磅,合45公斤多,合90多市斤。分贝:计量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在大、中城市的繁华街道上都有这种计量装置;科学家说,声音超过54分贝就称为噪音,对人体有害。4认读生字,指导读准平舌音(促c罪zu踪zng)、翘舌音(殊sh)重点分析“恙、型、罪”三个字的字形。5概括本文主要内容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夹丝网防盗玻

10、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这篇课文中的五种新型玻璃各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来逐段学习课文,首先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三)讲读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段意。明确:这一段主要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用途。2默读这一段用“_”在文中画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用“ ”划出它的作用。明确:“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种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罪犯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是它的特点。它的用途: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

11、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3这段课文中开头三句话讲什么?这三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文中开头三句话讲的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破获一起防盗窃案,这样写更能突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4改变人称,练说夹丝网防盗玻璃的自述教师:现在老师想分别请几个同学来扮演一下这种玻璃,向大家进行一下自我介绍,这也叫做自述。说一说你的特点和用途,自述时必须用第一人称。例文:我是夹丝网防盗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在银行、珠宝店等存放重要物品的建筑物中如果使用我,就可以防盗,因为我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我的身体里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所以罪犯划破玻璃,碰着

12、金属丝网,警报就会响起来。5总结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学法(1)读概括段意(2)读画特点、用途(3)讲新型玻璃的自述 (四)布置作业练习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自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填表 名称 特点 用途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银行及存放重要物的建筑中防盗 (二)自学第二、三、四、五段 1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二、三、四、五段课文,思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各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用途? 2填写表格 名称 特点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安全可靠 用于高层建筑变色玻璃反射阳光随阳光强弱变色调节室内光线吸热玻璃炎夏,能阻挡阳光寒冷,能阻挡冷空气使室内冬暖夏凉吃

13、音玻璃消除噪音减弱噪音强度3检查自学情况。(1)分别请同学根据自学时填写的表格说说每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这节共有三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二句为第一层,讲变色玻璃的第一个特点,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这一特点的说明,即具有这一特点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会随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的意思是:阳光强,玻璃颜色就暗些,室内光线就暗;阳光弱,玻璃颜色就谈,室内光线就亮。所以说它能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 分别请同学按以上表格概括段意,练说几种新型玻璃的自述。 (三)练习朗读第一至五自然段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 2第六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些什么意思? 明确:一句话,中间用了分号,是两个分句,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是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另一层是人们不会创造出更多品种的新型玻璃。 3理解“正在”和“将会”两个词。 4最后这句话在全文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五)归纳写作特点 1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句式多变化。 2每段都先讲各种玻璃的特点,再讲各种玻璃的作用。 3语言生动有趣。 (六)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