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647141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三角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长三角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长三角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长三角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长三角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三角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三角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摘要 2一、引言 3二、长三角民营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 (一)从企业外部环境看 3(二)从企业内部问题看 5三、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6(一)民营企业的外部问题解决对策 6(二)民营企业的内部问题解决对策 8四、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摘要 尽管在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中不发像苏宁电器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这样的大型上市公司,但相对来说更多的是一些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一定得局限性,很多是家族型的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同时,由于政策原因,在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上力度远远不及大型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感到困难。特别是在

2、经济危机后,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走在倒闭、破产的边缘。为此,本文结合长三角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进行分析,以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进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快速的发展。关键词 民营企业 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对策AbstractThough there are many large-scale listed enterprises such as Suning Appliance Co., Ltd an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which ar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Yangtze Rive

3、r Delta, most of the companies there a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ones. Since most of such kind of business are family-owned companies, they have defects in nature,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Besides, they can not receive as much financial support as some large scale enterpr

4、ises due to the policy. As a resul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es are having troubles in developing, many of which are on the verge of bankrupcy during the period of economic depress. This paper aims at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enhanc

5、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market economy by analys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reasons and corrective measures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al management, strategy

6、引言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我国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全国众多民营企业中,尤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民营企业经营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发展最具代表性。长三角地区涵盖了苏、沪、浙三地区,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在内的16个城市,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集中和发达的地区。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尽管一些民营企业的产品很畅销,其发展初期的经营业

7、绩较好,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在短暂的高速的扩张后陷入财务危机。这种情况的产生,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缺失。因此,民营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是当前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一、 长三角民营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 从企业外部环境方面看,长三角民营企业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1、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相对的缺乏通过法律法规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保护民企的通行做法。目前,尽管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和中小企业促进法等重要法律都对我国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属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在民营企业财产权利的法律保障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在立法方面,目前我国对公、私财产的

8、法律规定是有所区别的,不仅体现在对民营企业和私有财产的保护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规定,甚至个体业主与外国投资者同属私人财产所有者,在保护上也是有差别的。相关法律的缺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2、 金融制度安排不足,缺少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支持体系(1)融资渠道相对有限。民营企业由于先天不足,可抵押资产少,信用程度差,因此在金融市场中得到的资金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极不相称的,相当程度上仅仅依赖于其内部资金,导致民营企业资金严重不足。而且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安排是以国有金融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大部分金融资源被国家控制并配置给国有经济,民营经济产出所获金融支持较少。(2

9、)融资成本高。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业务比较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的特点,造成其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银行难免对其存在“慎贷”的行为。于是,很多民营企业向民间借贷,大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3)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观念仍旧比较保守。国有商业银行对于信用程度和资信等级均不高的民营中小企业群体的贷款不够热心,对其信贷需求审批手续也比较繁杂,审查也格外严格。受银根紧缩的影响,银行的可供信贷优先用于保重点保大户,许多民营企业只能“望贷兴叹”。3、金融危机后民营企业外贸出口受限。长三角民营企业虽然发展的比较成熟,但其中占多数的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偏低、自愿高耗、产品低端等特点

10、。在长三角的民营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外贸出口,仅浙江省就有4万多家外贸企业,主要以纺织、服装、鞋、箱包、玩具出口为主。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下滑,直接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不旺,企业出口锐减。受此影响,长三角民营企业出现了外贸出口滞销,资金难以收回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偿债信誉和资金周转,进而导致众多企业咋偶在倒闭、破产的边缘。4、民营企业税费多,税制不规范。政府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及国有企业。近年来,长三角三地政府出台了一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税收抵扣政策,但未真正落到实处。现行的所得税制对民营企业也存在诸多不合理待遇,比如费用列支标准过严,对外资企业工资支出、利息支出、广告费支

11、出、公益救济性捐赠等不少支出项目基本上可据实列支,而内资企业无法享受这一优惠;折旧年限规定过死。外资企业不少实行加速折旧,内资企业在折旧年限上则限定过死,特别是很多民营企业机器设备超负荷运转,磨损很快,费用列支不予照顾,加重了负担。除此之外,个别地方、个别执法部门和个别执法人员乱执法、乱罚款现象时有发生,税赋锅中,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民营企业造成了营运困难。(二) 从企业内部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1、 家族式管理模式僵化,财务管理缺乏人才(1)家族式管理模式。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数位家庭式,即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管理者。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

12、了负面影响,当企业的经营者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时,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2)缺乏财务管理的概念。部分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并且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一开始凭着大胆、敢冒险的特点,把企业带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财务管理的水平需要提高。此时,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弊端就暴漏出来了。2、民营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环节薄弱。流动资金是企业的命脉,流动资金的好坏直接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成败,关系企业的存亡。尽管在一些大的民企,现金管理的规章制度也很完备,但现金的诱惑力和现金使用的随意性往往使现金的使用不到位:一是对现金的管理不严,造成资金

13、的限制或减少;二是应收账款过多造成资金回收缓慢;三是对存货和原材料的管理不到位,有时经营期末存货过多,占用资金数额过大,造成资金呆滞。3、 投资缺乏科学性,投资能力较弱(1)投资意识淡薄。部分民营企业领导者经营思想比较保守,注重节流,在生产过程中极力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而忽略投资,没有将闲置的资金充分利用于投资产出。(2)投资存在短期行为。由于企业领导者自身素质的原因及“小富即安”的初世心态,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不注重投资(特别是在人员专业素质培训的投资),即使投资也往往较多地关注项目的近期回报,再加上企业自有资金有限,外部融资困难等原因,导致很多民营企业不愿意进行战略性的长期

14、投资,导致企业投资存在较多的短期行为。(3)投资存在盲目性。很多民营企业在不了解行业、市场的前提条件下,盲目“跟风”投资,扎堆生产同类商品,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而又不能保障稳定的销售渠道,导致投资失误。背上慎重的包袱,以至于陷入破产的边缘。 4、民营企业生产成本升高 目前生产成本的提高也成为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1)劳动力成本的升高。一方面,近几年来我国的CPI指数平均每年以6%左右的幅度增长,而工人的名义工资只有小幅增长,这就导致了实际工资的负增长状态。这也触发了长三角地区的“民工荒”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产业不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成熟

15、,对普通工人的需求降低,对技术性工人的要求大大增加,成本随之上升。(2)原材料成本提高。由于煤、油、电、刚才、水泥、建材、塑料、橡胶、纸品等基础性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增加了企业总成本6%-10%,大大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少企业为了拢住客户,处于亏损经营状态。二、 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一) 改革企业外部环境,为民企财务管理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1、 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体系我国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应当立足我国现行有关民营企业保护立法的修正、补充、整合。对于特殊领域或者特定行业的民营企业需要补充制定单行法律法规的,可以在与现有法律法规协调的基础上有步骤的进行,不宜采用对民营企业的专门统一立法。如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施行办法完全是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按照所有制结构进行立法的产物,这种对企业的分类不符合现代企业的划分标准,加之1993年、1997年和1999年相继出台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原来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施行办法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必要,因此可予废止;而三资企业法以及公司法、中小企业促进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