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646974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三首教案 汇丰学校 王新红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词的意思。2、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词的意思。教学难点: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靠近快乐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童年的你们,正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新奇有趣的。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

2、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孩子的生活情景。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2、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欣赏范文。2、自由读三首古诗词,要求:(1)借助拼音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2)、指读三首古诗词,相机指导读正确。着重正音:篙(o)、棹(zho)、翁媪(o)、卧剥(bo)、清平乐(yu)。提示“亡赖”同“无赖”,“亡”在这里读w,是古汉语中的读法。3、同桌间互相读,互相正音。4、齐读,读出节奏。“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

3、/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5、再读三首诗词,边读边想,分别从诗词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画出描写儿童的诗句。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1、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牧童。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2、学生自学,讨论交流。3、精读诗句,理解诗意。(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想象“草铺横野”“笛弄晚风”的意境和画面。结合前面的“草铺横野”“笛弄晚风”来体会“六七里”“三四声”。(在辽阔的原野上,时断时续地传来悠扬动听的竹笛声,感觉是那么舒适与自由。)说说读后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4、。(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读完诗句,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说说体会到了牧童怎样的心情。(自由、随意、舒畅。)哪个词更能体现牧童的无拘无束?(不脱、卧。)把“卧”换成“坐”或者“立”行吗?带着体会到的心情读诗句。(指名读,齐读)想象牧童会在月光下做什么、说什么。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看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远方传来的悠扬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5、体会诗人的情感。(1)介绍诗人吕岩。(2)说一说,诗人借诗歌表达了什么?(诗人对这种安

5、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6、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四、总结学法,自读感悟1、师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接下来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1)小组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在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所想象的画面,要求: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3)师生共同评析。(4)感

6、受到了怎样的两个孩童?(淘气可爱,天真顽皮。)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一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喜爱。)5、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五、介绍词。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六、品读全文,获得美感1、自由读清平乐村居,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2、这首词中一共描写了几个画面?哪个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1)翁媪亲热交谈;(2)大儿辛勤锄豆;(

7、3)中儿正织鸡笼;(4)小儿卧剥莲蓬。3、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画面一:翁媪亲热交谈。(1)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2)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3)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画面二至四:三个儿子的行为。(1)说一说,三个儿子分别在做什么?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2)结合图画,具体描绘“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情境。七、再读全文,了解写法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2、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画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3、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4、配乐朗读或背诵。八、课后延伸,丰富积累1、背诵古诗词。2、搜集表现童年生活的古诗词,摘抄下来。总结: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古代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只是无声的电影。如果这个镜头再放大一点,电影里的人物动起来,有了声音,有了色彩,那该多好啊!很多反映历史的电视电影,其实是几句话就能写完的事,可经过现代人的想象复原,就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有声有色的故事。能不能尝试着把你感兴趣的一首诗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词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