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案 (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64378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下人家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下人家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下人家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下人家教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下人家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下人家教案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下人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积累好词佳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3)情感目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三、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顺序。四、教学方法:朗读体验法 引导法 提问法五、教学用具:学案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联系

2、课前三分钟导入同学们,刚刚我们班的同学给我们描绘的是咱们平时生活周围的美景。咱们这节课就一起跟随着作者陈醉云去看看他眼中的乡下人家又是怎么样的一种诗情画意。(二)初读课文 检测预习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巩固预习内容2、填写学案上的词语3、 根据学生写在黑板上的有问题生字(预习后小组长检查,检查出的存在问题比较多的生字,板书在黑板上)指导认字、书写。4、重点指导:率 巢 的写法 (三)自读自悟 想象画面 整体感知1、生快速浏览课文2、思考:全文是根据哪一句话来写的?(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板书:独特 迷人3、那么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

3、风景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同时找出一处你认为最美的风景读一读,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并给这个风景起个名称。4、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群觅食、鸭子戏水、院落晚餐、秋虫催眠(四) 研读品味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你觉得最美的风景,品读一下,找到关键的词语,句子,读出它的美来。、瓜藤满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谈感受,同时让学生从想象的画面中体会乡下人家的朴素美好,感受到家乡别有风趣的可爱与美丽。指导朗读。、鲜花轮绽:展开想象,将你所看到的鲜花盛开的情景描绘一下。多美的鲜花呀!例句:春天来了,芍药花展开了笑脸;夏天到了,凤仙花、

4、鸡冠花争奇斗艳;在秋风的吹拂下,大丽菊翩翩起舞。瞧!它们开得多欢呀!难怪作者赞叹道:“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雨后春笋:请同学们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从这个“探”字你想到了什么?抓住“探”字指导朗读。小结:春雨过后,它们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急着要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尽情的呼吸外面新鲜的空气。你看,他们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多么生机勃勃的一幅画面呀!、鸡群觅食读出有趣,和动物的生机。、鸭子戏水 读出有趣,和动物的生机。引导学生说出采用拟人写法使句子更生动、更形象。想象鸡群觅食、鸭子戏水的情景,用“有的有的有的”将它们说得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指导朗读。、院落晚餐:,让生想象夕阳西下时

5、的美好情景。、秋虫催眠:引导学生说出采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来形容歌声的美好。指导生朗读。2、适时地引入朗读评价,让学生去评价同学的朗读。(五)总结全文 学习写作方法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最美乡下人家!如此美的一篇文章可见作者的写作技艺高超。通过学习,你学到了哪些好的写作方法了呢?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空间、时间交叉的叙述顺序。(六)积累语言学生再把自己喜欢的句段动情的读一读、背一背,也可将好词好句摘抄到学案上。(七)课外拓展1、乡下人家的生活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很多无名、有名的作者、诗人都曾用优美的文章来描述乡下人家。请将课前搜集到的文章、诗句与大家交流交流。2、阅读链接在天晴了的时候,读一读并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任选一题,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全班交流。3、课堂小练笔:描写乡下人家的冬天同学们,很遗憾作者没有描写乡下人家的冬天,那么你想象中乡下的冬天是怎样的?其实乡下的冬天也很美,你能把它写下来吗? 4、展示学生的小练笔(八)小结 根据学生的习作进行小结。八、板书设计 瓜藤攀檐 鲜花绽放 21 乡下人家雨后春笋 鸡群觅食 (独特、迷人)鸭子戏水院落晚餐 秋虫催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