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德育工作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639224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德育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德育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德育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德育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德育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德育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德育工作(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德育工作 道德是人类行为最高标准的集中体现,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基础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任何社会、任何年代,人的德性培养都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位、灵魂和核心。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德育工作与时俱进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德育观念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在现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德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关键就在于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周济:

2、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同样,它也是统领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德育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环境和我们的工作对象,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使其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刻变化尤为重要。我国拥有良好的道德教育传统,对于至善至美的理想人格的追求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是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其至上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培养出诸如“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

3、理密察,足以有别也”(中庸)的“圣人”。对于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用“仁、义、礼、智、信”来加以规范,以期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权统治。 诚然,追求完美道德是每个社会的理想,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社会物质基础,道德同样如此。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不断发展成熟起来的,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所以,要想塑造健全的人格并不是简单地进行自我道德完善就可以了,它必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科学实践而逐步完成。对于我国的传统德育,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其追求真善美、扬善抑恶的价值,但也同样要认识到其目标的虚幻性和局限性,做必要的扬弃。 科学发展观要求现代德育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直面社会开放和

4、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当今社会的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可以说,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传统意义上对教育对象的“服从”、“本分”、“温顺”等的印象已经被大大颠覆,自主性、开拓性、创造性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德育工作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教育对象思想的复杂化,而且更多地受到环境的干扰,如由于西方思潮的负面影响,学生中出现了诸如对社会和政治的冷淡、道德判断力下降、追求个人利益和实惠,乃至于拜金主义盛行等现象,使得德育工作的难度加大。而传统德育的工作方法已经显示出力不从心,如与教育对象的生活相分离、与其切身利益相分离、过于注重政治理论教育等,其内容、方法、机制和队伍素质等各方面都存在

5、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教育对象对于传统德育工作已经产生排斥甚至逆反心理。所以德育工作必须把崇高的道德教育和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及时创新机制,更新方法,与时俱进。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德育工作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德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发展中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肯定。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6、,人民日报202X年月5日)它的着眼点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到德育工作中去就是除了重视个体义务之外,也要注重维护其权利。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关心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 1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是学校,这里说的受教育者主要讲的也就是学生。学生是德育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客体。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德育工作一直以社会本位目的观为指导,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而忽视自然的人性,“在长期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形成了以防范维护为特征的限制性的德育目的观”。(杜时忠:德育十论,黑

7、龙江教育出版社22X年版)提倡德育工作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围绕社会主义的育人目标,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现代德育工作必须贴近学生生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极大的影响接受效果。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受教育者对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是不会产生热情的。现代德育如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改变教学内容,在传统的偏于空洞的理论中加入与其切身相关的新鲜话题,如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贴进学生实际,关心学生切身利益,把学生变成积极的主体

8、。德育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目标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德育要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去,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 其次,现代德育工作必须了解学生心理。教育并非任意塑造,而应该是造就个体,在发展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将社会要求引导成为受教育者的自身要求,达到社会和个人的内在统一。这是因人而异的。千人一面,死硬地灌输书本内容,空谈理想主义自然行不通。现在学生的思想比以往要更加活跃、信息更加丰富,受到的社会外界影响也较以往大得多。所以要想提高德育工作效果,除了传授课本知识以外,还要认真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了解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情况,

9、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够理性地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制定出比较适当的教育方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重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教育是双向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协作的两个主体,缺一不可。在一定意义上,教育质量的高低甚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队伍的素质。“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德育工作尤其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人才是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要想吸引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其次在教育系统内部要不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机制;再次要鼓励学术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并深化教学改革。

10、除此之外,还可以多方面引进人才和技术,如吸引优秀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国外智力资源等。 其次,塑造良好的师德风尚。德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因为道德是潜移默化、无形的。德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给予受教育者有形的知识,更会深层次地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所以德育教师的师德要比其他学科教师更为重要。德育工作者的基本条件是人格健全,并且是充满幸福感和价值感的人。只有有责任心、道德高尚并充满生活积极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学生。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德育工作成为学校的全面工程 学校工作围绕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而展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要做到“全员育人”。因此

11、,德育应该成为学校校长的主要工作,成为所有教师的工作使命,成为学生所有活动都应注重的内容。笔者曾经提出,德育应成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人人工程、事事工程”。本意就是希望学校的校长、书记要把德育、素质教育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工作抓紧抓好,而不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所有课程之中,德育并不仅仅是德育课或德育教师的事,在语文、历史、地理、外语乃至数、理、化以及拓展型课程中都可以体现德育,而在各门学科中体现和贯穿德育,正是德育的魅力所在。在学校开展的各项课内外活动中,同样可以贯穿德育的内容,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去引导,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德育。学校领导必须十

12、分明确这一点,同时要教育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贯彻这一意图,使得所有的教职员工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事事体现德育的功能,但又不刻意表露德育的目的。惟有这样,德育将不再仅仅是一门枯燥的政治理论课程,就会成为学校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目标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实现。事实上已经有许多学校在这样做了,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正在申报“德育实训基地”的学校和教师们就是这样做的。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德育工作不是一句空话,它重在践行;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去也并非易事,它需要不断的探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观念,沿着继承、发展、创新的道路,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符合1世纪的社会主义人才。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上海,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