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636996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下面是?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忙。一、教材浅析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古人的赞美特点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为六大段。其中写第二大段是重点,不仅占的篇幅最多,而且写作上也很富有特色,充沛体现了本单元教材的教学重点:过渡句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因此,第二大段应当作为本课文的教学重点。仔细品读全文,我们还能领会到课文具有下列的三个写作特点:一、言简意赅地引用古代名人言行稍加议论的方法,增强了赞

2、美的感染力;二、段与段之间巧用过渡句,段意衔接自然,使文章具有一气呵成之感;三、语言形象、生动、有气势,采用比喻、比照、拟人等多种写法写出了庐山云雾之美。因此,本文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伎俩,通过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读、思、议、品等,使学生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庐山云雾的景色美,从而使他们的心中升腾起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二、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细读课文第二大段,会背诵第4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的第3、4、5、6题。三、本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会背诵第4自然段。2.理解词语的意思,能用“刚才转眼间、“时而时而、“尤其造句,能摘录有分号的句子。3.能找出第二大段中的过渡句,并体

3、会其作用。4.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四、教学重点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五、教学难点对庐山云雾美丽神奇的感受。六、教学思路设计浅析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为此,针对本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拔,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办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训练的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之中无形地入情、入境、

4、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登,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就体现出了下列几个特点:(一)注重情境的教学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开展的动因情感,展开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最优化的效果。本教材是一篇合适于进行情境教学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过情境教学,才能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为此,我设计了下列几个情境教学的环节:以学生的说话训练导入课文,教师又施以启发性的小结、提问,诱发学生学习课文,想观赏庐山云雾的好奇心。教师的配乐表情朗读,不失机会地引导学生进入察看庐山云雾的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催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投影片的及时展示。再现课文情境

5、,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云雾回绕的庐山之中,对庐山云雾的赞美之情得以进一步的升华。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庐山云雾的赞美之情。教师以充斥感情的课堂环节衔接语,激起学生心中感情的荡漾。(二)注重学法的指导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到达“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因此,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及其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法指导训练环节:采用指导读第3小节师生共读第4小节独立自学第5小节的迁移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习写景文章的“一找;二找;三体会;四朗读的阅读办法。以读范句补充完整语句独立说句的层次训练,培养学生的造句能力,使学生在

6、有模可仿之中,学会举一反三。注意课堂上学法的及时梳理与小结,让学生明确并掌握学法的步骤。(三)注重读写结合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的吸收,写是理解的叙述。两者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见缝插针,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叙述办法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量的片断练习,实现读写的迁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多种伎俩让学生观赏庐山云雾,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之后,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已油然而生,极想淋漓尽致地抒发一番。此时,我便不失机会地推出?家乡的晨雾的写作训练,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小学语文

7、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世纪之声,也已逐渐成为广阔教师的共识。针对本课的特点,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充沛利用圈、划、删、改、读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提高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及语言观赏能力。用上“神秘、探求、令人心醉,说一句比拟通顺的话,进行说话及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按要求找、划出描写云雾的词句并进行赏析,是典型的语言文字训练形式。模仿例句,发挥想象进行造句练习,加深学生对文中关联词的理解,并真正到达学以致用这一目的。“默读有感情地读表演读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循序渐进的理解过程。“个人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的多种形式的替换变化,那么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

8、学习效率,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七、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初读课文,学习第一段:1.师出示诗句:“一起千百里,一盖千百峰问:这是古人用来描述什么景物的(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课题:庐山云雾)2.出示投影片:神秘、探求、令人心醉,请运用以上的词语围绕庐山云雾,说一句比拟通顺的话。3.师小结。同学们,庐山云雾是充斥神秘的,庐山云雾是令人心醉的。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去察看这令人心醉的庐山云雾好吗(二)细读课文,品味精美1.师配乐表情朗读课文第二大段,要求学生认真听、潜心感受云雾的美,边观赏,还要边想想:我们分别在哪几个地方欣赏云雾2.议:刚刚,我们观赏了庐山哪几个地方的云雾,请完成以下填空题。(答复

9、)我们欣赏了在()看到的浓雾,在()看到的雾气和在()等处看到的云海。(先在书上用“_划出,再答复。)(引:这些地方的云雾各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再回过去细细地观赏观赏。)3.默默地观赏课文的第3自然段,思考:这个地方的云雾有什么特点(用“_在文中划出一个能概括其特点的词。)4.理解“瞬息万变,哪些词与它意思相近5.要求学生围绕“瞬息万变提问。6.师小结学生的问题,要求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三小节,思考:哪些词句体现了庐山云雾的这一特点(用“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句)你认为哪些词句用得好为什么7.讨论以上问题中的第1个问题。8.讨论第2个问题,根据学生的答复,出示语句:游客乘车登山,刚才在九江看到的

10、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9.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句:体会“刚才转眼间在这句话中的作用。10.用“刚才转眼间进行说话训练。A.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转眼间就()。B.火烧云的变化真快,刚才看上去(),转眼间()。C.自己说一句话,用上“刚才转眼间。11.出示语句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议:将以上的话改成以下这一段话,好吗为什么雾来时,好壮观;雾去时,好轻悠。雾浓时,遮住万般秀色:雾稀时,给山川披上外衣。12.指导并练习有表情地朗读这一句话:指名朗读指导自由练读男女分角色读。13.师小结:“瞬

11、息万变的浓雾真的是好美呀,读了作者的解说,我们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刚刚我们经过了哪几个步骤才领略到这一番美景的14.根据学生的答复总结学法。一找:找出能概括云雾特点的词。二划:划出能体现云雾这一特点的词句。三品:品味用词用句的准确、生动。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叙述自己的赞美之情。15.生自学第4小节。16.汇报交流。在生汇报的同时,适时地出示投影片,领会“时而时而的用法。小猫钓鱼真不专心,时而_,时而_。雨断断续续地下了两天了,时而_,时而_,时而_,真令人担忧会不会发洪水。17.指导背诵。这段话共有_句话,第一句话先讲庐山云雾对山镇牯岭特别_,一年365天,有_天与它_。第二句讲庐山云雾

12、时而_,时而_。第三句讲山镇牯岭一半_,一半_。18.试背。19.师小结:犹如仙境一般的山镇牯岭真令人流连忘返,但这不是最壮观的。因为最壮观的要算大天池等地的云海。(出示云海的投影片)这就是云海的两幅照片,想去体会体会它的美吗20.生按学习第3小节办法,自学第5小节。21.集体交流汇报。出示检测题:A.云海的特点是()。B.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和()两种情况下的云海。C.找出与下列结构相类似的词:波涛起伏()青峰秀岭()2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三)总结全文,找出过渡1.师根据板书,小结学习内容。庐山云雾是美的,但是作者的表达更是天衣无缝,连贯而又自然。作者是*哪些词句连接起课文的内容的呢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二大段。3.师小结,并要求学生进行仿写:?家乡的晨雾。要求写出晨雾的特点。(四)作业。1.片断练习:?家乡的晨雾。2.补做完作业本上的第3、4、5、6题。附板书设计庐山云雾登山路上 浓雾 瞬息万变:刚才转眼间雾来时雾云时雾浓时雾稀时山镇牯岭 雾气 朝夕相处,时而时而一半一半大天池等地 云海 壮观绚丽 云海茫茫,波涛起伏云絮翻飞,色彩斑斓本课时采用这种对应式的板书:一、便于体现出庐山云雾的特点;二、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三、体现了文章的重点,使板书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