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63346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 1030302052 蔡学礼 【摘要】探讨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对于当代青年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价值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发展文徐聪聪探讨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对于当代青年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的哲学含义及其实质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人们对于价

2、值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不同于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商品的价值,而是同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和伦理学中的“善”大体相近,只是它更抽象、更具有普遍性。在哲学上,价值首先是一个关系范畴,其所表达的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即事物(客体)能够满足人(主体)的一定需要。其次,价值又是一个属性范畴。价值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属性。首先,价值具有社会性或者主体性。其次,价值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再次,价值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人和具体事物、主体和客体、事情和事情、运动和运动、物体和物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统一是价值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价值的实质是客体的存在、属性

3、及其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凡是具有这种性质和状态的主客体关系,就叫做客体对主体有价值。各种具体的价值,如利、善、美等,都是如此。马克思曾对“使用价值”下过一个科学的定义:“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是表示为物为人而存在。”ll1列宁也曾用“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21来表述事物的价值。马克思和列宁对特殊价值本质做出科学规定的方法,有着一般和普遍的意义。这就是价值本质上是人自己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对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而使对象对于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肯定,是物为人而存在、人为人而存在、人为自身而存在。正确理解价值在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作

4、用,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人类对象化的活动一个基本的内容,既不能无视它、轻视它,也不能夸大它。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及其特点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基于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们36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作为人们关于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具有什么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好坏、利弊、得失、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神圣与世俗等的观念,是人们特有的关于应该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的约束性规范。价值观是由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人关于价值的观念是多种多样的,追求什么样的价

5、值,就会相应产生对于什么的认识,价值决定了人们对认识对象的选择。在无限多样、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与价值目标相关的事物首先就成了人的认识对象。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了解和理解事物是如何存在的,即事物的性质、属性、结构和功用等状态是怎样的。事物都有许多状态,人们只认识与自己的需要密切相关的那些状态,对其余的则会视而不见。因为其余的状态对于人来说至少目前是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重要性或没有什么价值的。马克思赞同费尔巴哈的主张“没有需要的存在是多余的存在”。【他明确表示“被抽象地理(地理论文)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价值本身还要求人们必须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对价

6、值手段优劣的评价)。对同一对象往往有不同的改造方案,根据不同方案会得出不同的实践结果,对人来说,它们各自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而“价值目标是判断实践优劣的唯一标准”。【4J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定向作用。价值观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之分。在当今世界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对立,是一种非常突出的现象。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历史论文)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它的显著特点是:(一)高度的科学性。它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

7、(二)彻底的革命性。它是为了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三)强烈的人民性。它是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谋利益的。(四)广泛的包容性。它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几十年来,它的巨大认识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调节作用,在我们党的思想建设中,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得到了充分发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反,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看

8、作是唯一的目的,把社会、他人看作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鼓吹“合理的利己主义”“为别人是手段,为自己是目的”。有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走得更远,他们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只讲人的自我价值,否定人的社会价值。例如,存在主义者萨特就说过,“自己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他人就是地狱”,“每个人仅仅在反对别人的时候才是绝对自由的”,“我的自由是价值的唯一基础”。这种“绝对的自由”就是极端个人主义即唯我主义。西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既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精神支柱,又是腐蚀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执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不断发展、不断递进的,这决定了人的认识也

9、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一旦产生了新的价值追求,就会产生对新的对象的认识;对原有价值物的质和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会产生对同一对象更深入的认识。随着人们对价值追求的发展,人的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和形式以及人的认识能力和方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和发展。不论认识如何深化,社会如何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将会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当代意义(一)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指导党的作风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无论在实践还是在认识中,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都是人类进步的历史活动的两大内在原则、两大精神支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

10、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这深刻揭示了加强党性修养对培育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指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努力方向,体现出党一直在追求真理和创造自己的价值。加强党性修养是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内在要求。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等在党员思想和言行上的综合反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党性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

11、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从一定意义上说,坚强的党性就是一种政治信仰,就是一种责任意识,就是一种精神追求,体现出了党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党员、干部有了坚强的党性,就会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就会心中始终装着人民,自觉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就会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就会在艰难困苦面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锋在前、浴血奋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许许多多共产党员不畏困难艰苦创业,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忘我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坚强党性,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起着重要支配作用。在2008年抗

12、击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斗争中,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哪里艰苦、哪里危险就冲向哪里,带领人民群众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取得了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树立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这些良好作风不是偶然的,是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结果。事实说明,优良作风不是自发产生和自然发扬的,需要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保证。只有切实抓好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党性锻炼,党的优良作风才能真正在全党发扬光大。近年来,党中央高度注重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四中全会强调要“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这既是对党的作风的核心和本质的深刻阐释,同时也是对党的作风

13、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作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要结合实际以坚强党性为保证,改进和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树立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二)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价值是价值的特殊形态,人之所以具有价值就在于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或其他行为,满足自身、他人和社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首先,人的价值主要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是由人的本质、人和社会的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社会性,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人能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来改变自然和社会,创造出可

14、以满足自身需求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劳动和创造,为社会作出贡献,才可以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那种一味索取而不知贡献的行为实在为世人所耻。针对当前社会所出现的“啃老族”现象以及那些以各种各样理由不参加劳动坐享其成的行为,我们都应为此而唾骂。劳动不仅应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更应当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我们只有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也是人的价值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劳动和创造都不能离开社会。只有社会为个人提供一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人的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才能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在社会的劳动和创造中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往往不易互相包容。比如,作为社会单独成员的个人,要求自我潜能、自我价值能够实现,要求自我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但社会确难以百分之百地满足自我的愿望。作为个体总和的社会要求一个人遵守它的规范,在必要时候牺牲个人的利益以满足社会的要求。人生就是在索取与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评价方式,正如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圈我们应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