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二级答辩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632464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二级答辩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心理二级答辩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心理二级答辩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心理二级答辩注意事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心理二级答辩注意事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二级答辩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二级答辩注意事项.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答辩注意事项第一部分 总述一、考试准备:国家考试论文答辩在即,请大家注意以下几个小细节:论文答辩程序:5分钟(自我陈述)+15分钟(老师提问+回答)1、三证齐全:参加国家考试论文答辩的学员,请带好:身份证、准考证和职称证/学历证。身份证遗失者请带好户口本等证明文件。2、携带论文。请参加论文答辩的学员携带好自己的论文,虽然我们建议大家不要在答辩的时候翻看自己的论文,但是,大家可以在等待的间隙翻看自己的论文,尤其对于提前一天来到郑州的外地学员,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论文。(两篇论文各一份,供自己看就行)3、备好“陈词”。我们在多次模拟答辩中强调的“5分钟的自我陈述+15分钟的自问自答词”。请所有学员

2、带好自己准备好的陈词,不建议大家在答辩当场打开,但建议大家在等待答辩的间隙再次熟悉。二、时间要求:1、每位答辩学生用时20分钟以内;2、每位同学务必事先准备好,注意掌握时间;3、各评委提问(约5分钟);4、学生没有准备时间,问题归纳后立即回答(约15分钟)。三、答辩过程:分为自述和专家提问两部分:(一)、自述部分:5分钟之内(一般情况)1、个人分析报告陈述内容主要阐述职业行为分析部分即可;如介绍自己的大体经历、职业等,主要阐述职业行为部分,如考取心理咨询师的动机、如何做、你的优势、取向等。具体条目如下:1)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对自己的基本人格特征、情绪特征、压力(挫折)的应对方式、培训和从业动

3、机等做简要介绍;2)结合自己以上的分析,谈谈自己对心理咨询职业活动和心理咨询师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认识;3)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自己成长经历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体验是如何影响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的从业过程的?如何看待这些影响?如何应对和解决由此而带来的系列问题? 4)结合自身体验,谈谈自己对心理咨询师职业从业方向和前景的看法,同时谈谈自己在业务技能提高、理论水平提高方面的想法和努力方向?2、案例报告陈述内容:简单或部分选答以下问题:(1)案例选择的意义与目的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它反映问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它所使用的咨询方法与技术的适切性; 咨询过程完整性和规范性; 咨询效果是否理想; 案

4、例报告的基本结构:八个部分是否全部涵盖?(2)主要内容:1)结合诊断与分析所确定的基本逻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发生、发展过程与成因;2)诊断:阐明明确的诊断一句话即可;3)简要介绍所使用的咨询方法以及为何使用此方法、原理;4)整体咨询过程(主要阶段、次数、每次时间)一句话即可;5)咨询效果报告咨询效果报告(效果如何?如何评估的?);6)案例中需要重点说明的部分(任选其中部分项目) 评估与诊断上是如何处理的? 为什么选择这些心理测验工具? 为什么选择这些咨询方法?二、专家提问,三个专家提问,其中一个主考官。15分钟之内专家一般会根据个人叙述及案例问题提问,答辩专家可能提问的重点:1、个人成长

5、报告注意事项:诚实回答,专业分析;突出重点,特别是职业行为部分,琐碎的自我表述可能会引人烦;必须在分析和陈述时使用心理学专业术语。常见问题:1)对你影响最大的人和事是什么?2)为什么要学心理咨询?3)如何评价心理咨询师?4)你自己有何长处?有何短处?5)你自己将来有何打算?6)你现在的状况如何?7)你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面对求助者如何处理这种矛盾?8)你最擅长做哪类咨询?9)、如果你是求助者,最希望什么样的咨询师?2、案例分析报告注意事项:与案例相关的理论必须熟练掌握;诚实的回答,该案例是否是自己亲自处理的案例。如果不是,必须诚实的表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进行答辩。最好与自己的工作相关,符

6、合思维和行为逻辑发展。常见问题:1)为什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做这样的分析,理论依据和实践的依据是什么?2)诊断时你采用了什么测量?结果如何?测量结果同诊断结论是否一致?3)你的诊断结论是什么?为什么?初步诊断、确定诊断的依据是什么?鉴别诊断的依据是什么?4)为什么确立这样的咨询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咨询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5)在咨询中你采用了什么技术?为什么采用某个或某些疗法和技术?具体是如何使用的?6)咨询中你采用了什么心理学理论?7)咨询过程中遭遇阻抗、移情、沉默、求助者失约或迟到、脱落等问题时你是如何处理的?8)这个案例是不是自己亲自处理的?效果如何?这个案例是你写

7、的吗?9)你怎么看待求助者?10)在咨询中你有何感受?3、其他问题1)你们单位情况如何?2)我有个案例,你能否提一些建议?3)你的家庭情况如何?4)你现在的收入如何?5)你是否打算将来从事心理咨询?6)今天你很精神,为什么?7)对当前的心理咨询形势如何看待?第二部分 综合评审一 考核目标1、论文答辩考核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2、在此之前检查案例是否有误。如诊断有误,是否符合情理(真实),是否有抄袭嫌疑,是否有错别字和其他逻辑混乱等。在答辩时,应注意以下内容:二、仪容仪表1、服饰大方得体,可参考教师的服装定位,避免不符合心理咨询师的服饰。2、举止大方

8、自然,可尽量放慢语速,即可表达亲切感,又可同时思考,整理语言。3、回答问题要从容,尽可能微笑;三、礼仪要求:1、进门,鞠躬,微笑,致意,自然而恰当的与老师目光对接;表情自然(想一下心理访谈节目的李子勋、杨凤池老师的表情);2、在评委老师示意的情况下,端坐椅子,示意请老师提问:“老师您好,我好似来自的考生某某某,很荣幸得到您的指教!”待到答辩完毕后,要再次鞠躬致意,表达谢意。3、做自述的时候要把握主动性。就是要把自己想表达的(自己的优势)主动表达出来,来引导老师下一步提问此类的问题。要熟知本案例和个人自述的内容,以及案例延伸的知识点(如测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应用范围等)。四、语言表达1、语

9、言表达完整,尽量避免半句话的现象。2、回答问题要有逻辑性,层次清楚,建议列出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等。3、答题思路:先全面,后具体,观念积极,有些问题最后列出其他的可能性。回答问题要辩证,避免以偏概全;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讲课中列举的不符合心理咨询师身份的语言(如“有病”、“精神不好”等等)。4、可提前作一些语言、基本理论知识问题和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作一些思考准备,如什么叫心理咨询,什么叫认知行为疗法,你对心理咨询的认识等,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切忌死记硬背。5、尽量条理清晰,表达清楚。专家提出问题后可能没有过多的时间来思考,这就看出平时学习的扎实程度和应变反映能力。6、只要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

10、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方言均可,但是口齿清晰,尽量要专家能够听清楚,没有误解,虽然老师提问后,我们没有过多的考虑时间,但也要尽量组织一下,做到合乎逻辑,条理清楚。五、综合要求1、答辩主要考察学员的作为心理咨询师个人基础素质,所以良好的考试心态是非常必要的。做到不紧张,避免过分激动(有个别考生在考试中引发自我情绪,尽量避免将个人情感介入答题)。就像接待来访人员,平和而冷静。2、进入考场前可作自我放松,缓解紧张情绪。一定要放松。千万不要紧张。可以把考我们的专家作为我们的求助者,这样我们就会放松,即使回答不出来,也不要紧,不可能每个问题都能百分之百的答对。只要放松,就能得到一半的分了。如果紧张,脑子可能就

11、空白了。3、尊重专家,不可受其态度的影响。从内心尊重提问专家,自然会从答辩过程中体现出来。有时专家为了考察学员的心理素质,可能会故意“刁难”学员甚至斥责(不一定是回答错误了),有时候老师可能面带微笑点头示意(但不一定能保证你是答对了或者能得到高分),有时老师会反问,用错误的答案“误导”你(如说我以为你案例中的求助者是典型的焦虑,你怎么会说是抑郁呢?抑郁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考察你的熟练程度。有时甚至会是拉家常,学历较高的人考官要求会相对较高。不管老师什么态度,都要以心理咨询师应有的风范和态度,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尽力去回答。4、诚恳做答。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不要紧张,不要刻意为自己解释,可以适当承认

12、自己的不足。不会的或者答不出来的,也不要勉强,可以说“对不起,老师!这部分我掌握的不够好,回去以后好好学习,回答不完整(有误),请老师多多指教!”等等,表现出自己的诚恳和虚心以及对专家的敬重。每回答完一个问题,最好与提问的专家目光交流一下,同时再看一下其他两位专家,取得他们的好感。5、遇到自己确实没有准备的问题,要实事求是、灵活机变,切不可生搬硬造。比如说“这个问题我确实了解不到,初步分析我认为”。6、答辩出来的同学与其他同学做一点交流,其他同学可以准备一下。第三部分 答辩者心态解析与常见问题答辩者的心态一、怕遇到强者1、专业学识不够,心虚。2、案例并非自己所做,心虚,怕问到疼处,不知如何回答

13、。3、心理应变能力不强,言语善辩能力不强,难自圆其说。4、对答辩信心不足。二、怕被追问1、论文缺乏真实性,主观描述过多。2、对个案中的症状认识不清。3、对所选用的咨询和治疗方法缺乏理论支持和必要的解释。4、对量表的使用依据不足。5、对个人成长中的事例难自圆其说。三、怕被揭穿1、个人成长过程缺乏社会的支持。2、个案不是自己亲自经历的,论文显得单调乏味,经不起推敲。3、案例分析不全面,或切入点不对,但后来才发现。4、对引用的理论观点了解的不深。四、怕失败1、怕考试。2、怕成为“万一”。 3、侥幸和依赖心理。答辩者常出现的问题1、一进场就发慌,身不由己。2、理论基础不扎实,怕被盘问。3、运用的咨询方

14、法不能给予清晰地解释。4、对专家的质疑不能给予说明。5、语无伦次,不善言辞。6、强词夺理,不服专家的评估。第四部分 常提问题及应对措施个人成长报告部分1、个人成长的事例是否真实?应对:1)、如实回答。2)、自圆其说。3)、对专家指出的问题虚心接受。4)、不要强词夺理。2、个人成长与从事的心理咨询工作之间是否有的必然关系?应对:1)、着重放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应,社会的反映和支持上。2)、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不乏咨询的事情发生,并从中感悟到心理咨询工作的高尚。3)、自己现在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继续深造,向专家们请教。3、成长中的事例是否可以说明你已经在心理素质上具备了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条件?应对:

15、1)、强调自己有很强的愿望,很愿意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他人,同时也帮助自己。2)、强调自己的人格特征,具备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条件。3)、强调自己已探索了多年,有信心在专家进一步的指引下,真正从事这一职业。4、在帮助他人的事例中,你是否运用了心理咨询技术? 陷阱提问!1)、注意不要强调自己在刻意使用什么方法,只是根据案例的需要尝试着使用某种方法。2)、强调自己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优点,如擅长倾听、共情等,也承认自己的漏洞。3)、强调自己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开始使用某种咨询技术。 5、单位证明的单位的基本情况如何?陷阱提问!1)、必须提前了解单位证明的单位情况,包括主要负责人、主要从事的业务、自己的角色及工作范围。2)、如果自己的案例分析与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