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医资料11金匮要略“湿病”浅识(精)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630008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59年中医资料11金匮要略“湿病”浅识(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959年中医资料11金匮要略“湿病”浅识(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959年中医资料11金匮要略“湿病”浅识(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959年中医资料11金匮要略“湿病”浅识(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959年中医资料11金匮要略“湿病”浅识(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59年中医资料11金匮要略“湿病”浅识(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59年中医资料11金匮要略“湿病”浅识(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 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 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金匮要略“湿病”浅识濮秉铨“湿”是六淫之一,它是一种弥漫性的、重浊的水气,这种水气覊留人体,呈现出 痛、重等症状,即名 “湿病 ”。所以它既是邪名,又是病名,以邪名病的开始,早见于 内经,如六元正纪大论曰 : “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 ”

2、说明空气中的湿气增 大,人就要病湿,前一个湿字是邪,后一个湿字便是病名。金匮这篇湿病,不仅病名来自内经,即其感受情况、症状、病理以及治疗、护 理等,也都从内经发展而来、如太阴阳明篇曰 :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 先受之。 ”感(受情况 )长刺节论曰 : “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 ”症(状,诊断 ) 调经论曰 : “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 ”病(理)藏气法时 论曰: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禁湿地濡衣。 ”治(疗、护理 )金匮要略的湿病,便是从 这些经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发挥,具体应用到临床。通常致人于病的湿,从来路有内外两种,所谓内湿、乃山脾、

3、肾之阳不充,三 焦气不利,以致水谷之湿内蕴。若是外湿,则包括雾、露、雨、水、地气上升,地 卑湿聚,均为湿的致病来路。按后世三因学说分类,前者为内伤杂病,后者却属六 淫外感。金匮是记述杂病的书籍,但湿病篇却以论外感之湿为主,且同篇的痉、暍,痉 为风病,暍为暑病,看来同属六淫为病,为此有人提出本篇应列入伤寒论,此说似 亦有理,但湿病虽属外感,而与杂病关联亦颇重要,如历节病、脚气病、黄汗、黄疸、肾著等,都属湿邪为病,因此仲景除在伤寒论太阳篇作了论述以外,更将湿病 列于金匮前茅,揆其意葢欲使治杂病者,毋忘六淫,同时为金匮以下各篇打下有关 湿病的基础,以便从源到流地认识疾病。一、湿病的形成根据金匮要略记

4、载,在第一篇经络脏腑第十三节,首先按内经 “伤于湿者,下先 受之 ”的经文,史明确补出 “清邪中上,浊邪中下 ”,“雾伤于上,湿伤于下 ”,意谓湿 邪的从外侵入,尚有轻重清浊之分,轻清者上受,重浊者下受,较之内经所论,有 了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补述了倘使人的汗液不出,停在肌表,亦可病湿,如湿病篇 第二十一节曰 : “此名风湿,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盖汗出则腠理开疎, 当风则汗孔时塞,长期受冷,则肌肉坚紧,皆使汗不易泄,而留湿为病。以上是谈 的外湿致病。但祖国医学一般多重视内因,见内经五癃津液别篇 : “天寒则腠理闭,气 湿不行,水下流与膀胱则为溺与气。 ”则知一般虽风寒外束,而不病

5、湿,病湿者,势 必致病之先,或感邪之后,对调节体内水分的功能有了减弱,妨害了湿的转化,而 后才得病湿,故尤在泾也认为 “中湿者,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土德不及, 而湿动于中,由是气化不速,而湿浸于外,内外合邪 ”这就说明湿病的形成,无 论感之于外,生之于内、皆是由于排除与运转功能失职而形成的。二、湿病的脉证单纯湿病,是没有外感 发热恶寒症状的,如五脏风寒积聚篇的肾著病以及 中风历节篇的脚气病,是由久浸湿衣及常居湿地从皮肤侵入,由于湿为寒水之气, 则见证仅有冷重或疼痛与肿大,并无发热恶寒等症状。惟因湿邪常与风寒之邪相兼 互见,故金匮要略对湿病的叙述分 “寒湿”与“风湿”两类。“寒湿”的脉证

6、:湿病篇开始即将寒湿脉证, 作了一个概括地记述。原文云 :“太阳病, 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 快”此系寒湿之邪外中太阳之表,其症状有类太阳伤寒病(发热恶寒无汗),所异者,关节疼痛较伤寒为甚,且脉不浮紧而沉细,并显著看到体内水湿不能正常运化, 而有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等见证。若是“风湿”,则以“疼痛如掣”、“日晡发热加剧 ”、“脉浮”、“自汗”或(无汗)等见证为别究其所以产生这些症状的理由, 以湿为有形重滞之邪, 与寒相合,即内经所谓 “寒 湿之中人也,肌肤坚紧,营血泣,卫气去 ”之理,盖营血被寒凝湿阻,卫气被寒而不 能周流,因此疼痛著而不

7、移,脉显沉细;若是风湿,因风性浮动,所以发热高低有 时,疼痛缓急不定,而脉象见浮。由此可知,湿邪在表,不论 “风湿 ”寒“湿”,都以发热和疼痛 (重)为必见之证。其 疼痛和发热的休作与否,正说明其合风合寒的不同,再者篇中又有 “一身尽疼 ”与“骨 节疼烦 ”等的不同,正标志着邪留的部位一湿在肌肉则一身尽疼, 在关节则骨节疼烦。如若湿邪影响体内运化机能显著时,则水不走前阴,而流入大肠,故见 “小便不 利,大便反快 ”等见证。三、湿病的辨证论治上面已谈,湿病总的成因,关键在于排除与运化的功能有了不利而成,要使这 种功能转为正常,在表在上者宜用汗法,在里在下则当利其小便,此是的当不易之 法。外感湿病

8、,偏表的居多,故立论从汗法着眼,同时风寒在表,理亦当汗,为此 同一汗法,既可适应于 “湿 病”,又适应于 “风寒”,不过湿邪夹的风寒,与单纯之风 寒外感有所不同,因湿乃是重浊之邪,不可骤驱急去,仅宜微微取汗,方可陆续而 散,故仲景告诉我们, “汗大出者,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欲治风湿者,但 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这一治疗方针,相传雨千年来,施之临床,往往有 验,后世称为 “宣湿”、“化湿”,实即 “微汗”之遗意。然而微汗之法,又当按证候具体 情况,灵活运用,大体分表虚表实两种情况,其中皆有轻重与挟风挟寒之别,现据 金匮原文精神,缕分如下 : 表实证:其轻者,湿家身疼,发热,面黄

9、而喘,头痛鼻塞而发烦,其脉大 纳药鼻中则愈。 ”原(文第十九节 )很显然,此寒湿闭于外淫于上之证。寒湿在头,则 头痛鼻塞,闭于外,内合于肺,因此外见发热而内显气喘,处理当以宣通肺气为要 务,鼻为肺窍,纳药鼻中,得嚏则肺气宣通,汗出湿解,方虽未出,其用辛窜取嚏 之品,不言可知。其寒湿之重者,原文二十节,用 “麻黄加术汤 ”治“湿家身烦疼 ”,这“湿家”两字实 概括寒湿证的发热恶寒,脉沉细等症状,惟湿在肌腠,尚未流入关节,所以突出疼 痛不在 “关节 ”,而是一身烦疼。用麻黄汤发越肌表的寒湿,加白术是根据本经“白术苦温,治风寒湿痹 止汗”之意,可知白术除具有制止麻黄汤的大汗作用外,同时还有内经“以苦

10、燥之 ”之意,与微汗共成去湿之功若风湿无汗,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可予麻黄杏仁慧 苡甘草汤。 ”原(文二十一节 )湿邪夹风,微汗之法与上相同,所不同者,从病因来说, 风为阳邪,寒与湿都属阴,湿邪夹风,是阴中有阳,非寒湿两除可比,故用麻黄汤 要去辛温的桂枝,加甘寒的薏苡,再查薏苡有去湿之力,无止汗之功,正因为麻黄 汤去桂枝,则发汗力减,故无须再配止汗之药。此外据木经载薏苡功能, “主治筋骨 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 ”按筋骨拘挛,不可屈伸,乃湿入经络之征,故雨者又 有湿在肌腠与经络的不同。笔者曾用大量薏苡,治两腿疼痛,屈不能伸,入暮则剧 烈阵痛的风湿病,确曾收到良好的效果。

11、表虚证: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 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白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原(文第二 十三节 )首冠“伤寒”两字,便指有发热恶寒身疼等太阳寒湿症状,所不同者,关键在 于“脉浮虚而濇 ”,濇者湿也,浮而见虚,是体虚夹风之象,此与脉沉细之寒湿证不尽 相同之处,当其虚之未甚,仍可借助正以散风邪,祛寒湿,则选出更适宜解肌治风 的桂枝汤,去酸寒的芍药,加助阳散寒的附子,共成散风邪祛寒湿之方。倘汗出表 解,内无大便溏薄、小便不利的内湿象征,外无恶寒发热的风邪存在,仅留残余寒 湿,身体烦疼, 转侧未便, 则无须再用散风之桂枝, 并减附子用量

12、 (原三枚减为一枚 ), 加白术配生姜之辛散走表,来除未尽的寒湿,这是在表虚证中,分出的两种治法。可是上列一证,虽属三气杂感,但该证尚是虚而不重,感邪不多,尚有虚重邪 多之证,如原文第二十四节曰 :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能屈伸,近之则痛剧, 汗出短气, 小便不利, 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 甘草附子汤主之。 ”按“汗出恶风 ” 表阳之虚,要比仅见脉浮虚为重,而骨节疼烦不能屈伸,并不可近,其疼至剧可知, 且见小便不利或身肿,这一系症状要比前一证候既重又深,寒湿之邪,从经络,关 节都有瀦留,同时显著看到水湿停留 (小便不利,身肿 )。故沈明宗曰 : “此阳虚邪盛之 证也。 ”发汗则增表

13、虚,补之又虑留邪,因此取桂枝附子汤,加白术止汗去湿,不用 姜枣者,因生姜有促使汗出的作用,大枣则又碍于滋补。倘在邪少虚多, 湿邪偏重于下, 亦有宜补的, 如原文第二十二节曰 : “脉浮,身重, 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此证 “汗出恶风 ”与上证同,惟身不疼而重,一般身 重多在下半身为多,故表虚用黄芪以固表,合白术止汗,身重用防己利湿,配白术 以胜湿,此乃固表利水之法,与以上俱不相同。由上可以看出,仲景治湿之法,仅一表湿,在虚实两种情况、灵活运用麻桂两方,汗利两法,其间增损,随证变化,最令人深思四、湿病的禁忌金匮要略这篇湿病不但对 “辨证论治 ”具有细致论述,同时还清楚地明确了治湿禁 忌

14、问题。首先唯恐人用以火剋水之法来治湿病, 因此特别提出 “慎不可以火攻之 ”,因湿 为弥漫重滞之邪,侵在人体,譬如棉絮占水,骤以火烘,虽焦而内不干,何况人体 是有形气血骨肉所组成的有机体,火攻足使津液丧失,而湿邪不去,徒伤除液,于 事无补,故为禁用之一。接着便写出了 :不可大汗,大汗则风去湿存。要知大汗亡阳,除湿不解外,能 造成人体卫阳更虚,事后虽欲微汗,每因表虚而束手,为此亦在禁例。 最忌的就是用下,因湿病之成,乃由体内排除与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职,而失职的根本原因,当责之于脾之不足,内经有 “诸湿皆属于脾 ”的明训,下法最损中阳, 故原文曰:“湿家,若下之人早则(中气虚寒),或胸满(湿浊内填)

15、,小便不利 (气化紊乱 ),舌上如胎者 (浊邪表现 ),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则 口燥烦也, (气津不布)。”又说:“湿家下之,额上汗出 (阳从上越 ),微喘(气从上脱 )小 便利者死(除从下脱) ,下利不止亦死 (阴从下脱)。”前者是悮下之后,中阳下陷,湿浊 乘虚内填之坏病。后者,说出阳从上越,阴从下脱的死证。皆为悮下所致。 从内经的 禁湿地” 濡衣”的记载,合篇中 天阴雨不止汗之病仍不解” 等观之,则知无论天气、环境,凡是润湿者,皆不利于湿病,则在用药上,湿病忌 润,已可想而知。通过湿病禁忌的研讨,可以清楚的知道,金匮对湿病的处理有四禁。而四禁之 中,以下法为最详,是下

16、法对湿病为尤禁,这都是仲景身历其境的宝贵经验,应该 熟记勿忘。五、小结综上所述,仲景论湿,其论点是导源于内经,具体运用与伤寒论的 “辨证论治 ” 乃同一蹊径,并灵活运用伤寒麻桂两方,其问理法畅晓,宜忌森严,可知仲景治湿, 确有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 正期待我们去进一步探讨, 许多患“风湿”和“寒湿”的病人, 也正期待我们去医治,我们虽然在过去做了一些工作,但距深研占人进一步发扬光 大的宏伟任务指标还很远,有期同志们携起手来,继续研究和总结前人经验,要求能发前人之未备,像仲景之阐发内经深义一样,使祖国医学飞跃的向前推进。(本文发表在 1959年11期第 69页上)金匮要略“湿病”浅识濮秉铨“湿”是六淫之一,它是一种弥漫性的、重浊的水气,这种水气覊留人体,呈现出 痛、重等症状,即名 “湿病 ”。所以它既是邪名,又是病名,以邪名病的开始,早见于 内经,如六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