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标识说课稿.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62804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的标识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市的标识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市的标识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的标识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的标识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的标识第二课时说课稿湖滨区交口中心校 成俞一、说教材城市的标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珍惜”中的第三篇主体课文,是当代作家张抗抗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城市现状的理性思考,表达了树是城市的标识,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珍爱、保护我们身边的树及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能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式,来理解感悟作者的独特感受。小学高段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抓住词、句、段进行积累,理解,感悟其表达的效果。本课的部分词句,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联系上下文以及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的能力,学习本课正是培养学生此项技能的有效契机。三、教学目标

2、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情的分析和课标的把握,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树是城市的标识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3、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产生以心去爱树的强烈愿望,增强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为什么作者要把树当成城市的标识。难点: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产生以心去爱树的强烈愿望。五、本课采用的教法和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质疑问难、品读感悟等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板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六、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七、说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1、板书“城市”这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当你看到“城市”这

3、个词语,眼前会浮现什么样的情景。同时多媒体出示城市的繁华图片。2、将课题补充完整“城市的标识”。注意多音字“识”,学生齐读课题。(二)结合句子,畅谈体会1、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16自然段),把感触深的句子或有疑问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并交流读书感受。教师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发表感想。引导学生从建筑、街道、物质生活三个方面来理解,抓住“连体人”“多胞胎”“克隆”“复制”等词语体会城市的雷同,抓住重点句子: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成一个连体人,由此体会城市的雷同和作者的讽刺意味,发表自己的感想。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4、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此环节意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抓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引起学生的思考,突破难点。为加深对城市雷同的认识,最后齐读课文第一句话: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2、再请学生读读描写树的一组词语,让学生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内心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触?从而,读出这些词语隐含的情感。整体感知“树”是有个性的鲜活生命,与城市的雷同形成鲜明的对比。3、快速浏览课文813自然段,找找什么才是作者眼中城市的标志?(答案是树。)(三)品

5、重点段,感悟欣赏1、品读第八自然段,先让学生自读,谈对香樟树的印象。2、介绍作者:张抗抗,当代女作家, 19岁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杭州市,来到了北大荒支青,家乡的香樟树,常常萦绕在自己的梦乡,当她回到家乡,在街角那儿,发现这杭州市的标识。此时缓慢优美的音乐响起,指名配乐朗读本段,感悟树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此环节将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和学习课文内容联系起来,理解为什么课文要重点描写香樟树,在字里行间中感受香樟树的王者风度以及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朗读,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再读,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突出重点。3、浏览9-13自然段,说说课文还写了那些树?有什么特点?是哪个城市

6、的标识。训练学生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出示各种树的图片,以补充学生头脑中对这些树的空白印象,增加图像积累。(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把树当成城市的标识?这是本课的重点问题,前面的教学已经为此问题做好铺垫,这里让学生提炼、概括,深化认识。2、在学生谈完自己的理解感受后,教师配乐范读15自然段,同时屏幕出示各种树的图片,范读时重点突出三个并列的“只剩下了树”突出作者强烈发自内心的呼喊。让学生接读16、17自然段,深化中心。3、引导学生思考:城市的标识既然是树,为什么作者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城市多胞胎这一想象呢?这一问题借以引发学生对衬托手法的感悟,进行习作方法积累。(五)布置作业,拓展练习生活中,树处处陪伴着我们,认真观察一棵树,感受树的脉搏,聆听树的诉说,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写一棵树的故事。这个作业设计之所以没让学生仿照课文,写写自己家乡的标识,是因为我们地区没有代表性的树木,学生在写作中会觉得枯燥,做作。我把它改成了一篇想象文符合课标要求的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感情真实的要求。同时在写作的过程,让学生认真观察,发挥想象,融入感情,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树的生命,产生爱树的强烈愿望,将环保教育延伸到课外。八、说板书: 城市的标识 城市: 雷同 多胞胎 连体人 反衬 树: 充满个性 鲜活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