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两小儿辩日--6.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962706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两小儿辩日--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两小儿辩日--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两小儿辩日--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两小儿辩日--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两小儿辩日--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两小儿辩日--6.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两小儿辩日 6在列子中,有一个著名的寓言,这个寓言做为经典被选入历年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这就是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沦沦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对于这段文字的讲解,有人认为,孔子知天下之理,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强不知以为知。而感到:孔子确实不愧为圣人: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孔子是不是圣人,看来已是定论

2、。孔子是不是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姑且不论,但孔子何以不知?两个小孩子争论太阳的事,可以说是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认知。一个孩子说太阳出时近,而另一个孩子认为中时近。这是两个相反对的结论,显然二者不可同真,但到底哪一个是假的呢?从两个孩子的推理看,一个孩子认为:远者小而近者大日初大如车盖,日中则如盘盂所以:日初近而日中远而另一个孩子认为:(对于发热物体)近者热而远者凉日初沧沧凉凉,日中如探汤所以:日中近而日初远应该讲以上的论证并不存在不合理之处,也就是说从推理形式上是正确的,但二者必有一假(未必必有一真)。也就是说,两者之中必有一个其前提是假的才导致其结论之假。于是再看两个前提是不是正确呢?首先,何以说

3、远者小而近者大?这显然是在地上一个有限的范围内(通过归纳)得出的经验认识,它有没有必然的正确性呢?现在我们知道,常识常常会欺骗人们,两个等大的园如果其中一个外边有一个较大的同心园,而另一个内有一个较小的同心园,看起来前者会较后者小些。可见远者小而近者大并不必然的真。再看,何以近者热而远者凉?在同一方向上(比如离开一堆篝火)这样的结论是成立的,但假如一个是在火的上方,而另一个在火的旁边或下方这一结论就不在成立了。可见近者热而远者凉也并不必然的真。无论是孔夫子还是将来长大成人的小儿,看来都不可能决这个问题了,回为两小儿将它做为了孰为汝多知乎?的论据,而孔子夫子由此却变成了敢于承认自己无知的圣人的理由。两小儿并没有在成人之后继续延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而孔夫子成了圣人,他不能决之事别人当然更不能决了。两千多年的后人也并没有因此因格物而致知,于是中国没有了亚里士多德。而且也只好在两千多年后来请西方人来决这事了。历史和现实还告诉我们:没有逻辑,我们的学术不会强大,不会造就领导世界学术的大理论家,不会出现领导科学革命的大科学家。东土学术汲养必待逻辑化入吾人血脉而后可大补。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