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渔业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及发展措施.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626484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湖渔业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及发展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湖渔业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及发展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湖渔业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及发展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金湖渔业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及发展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金湖渔业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及发展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湖渔业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及发展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湖渔业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及发展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湖渔业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及发展措施唐玉华 金湖县地处江苏省中部,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湖环抱,淮河入江水道自西向东穿越全境。县域面积140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420平方公里,境内水面广阔,水资源丰富,为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渔业生产上,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带动之路,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将渔业培育成年产值达15亿元的优势产业。一、产业现状1.区域特色逐步显现。金湖县水产养殖分布具有典型的区域性,集中连片规模养殖成为特色。湖泊网围养殖面积11.3万亩,主要分布在高邮湖区7.5万亩,宝应湖区2.1万亩,白马湖区1.7万亩,其中,龙虾、河蟹生态养殖效益明显,为全县优质龙

2、虾、河蟹的主产区。池塘养殖面积7.4万亩,近一半集中在“两带四区”,即沿老三河养殖带0.47万亩、沿朝阳河养殖带0.38万亩、夹荡养殖区0.35万亩,以常规鱼为主;郭家荡养殖区0.8万亩、陈家圩养殖区0.55万亩、闵桥联圩养殖区0.6万亩,以虾、蟹养殖为主,是高效渔业集中养殖区域。网箱养殖面积61万,主要分布在高邮湖、宝应湖围栏养殖区内。2. 养殖结构逐步优化。随着高效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金湖县的高效渔业面积逐年增加,养殖效益逐年提高,特种水产养殖面积逐年增加,为渔业总产值稳步提高奠定了基础。水产养殖品种除常规鱼类外,特色水产品主要是河蟹、龙虾、甲鱼、鳜鱼、青虾、黄颡鱼、黄鳝等。全县河蟹养殖面

3、积14万亩,甲鱼养殖面积0.2万亩,龙虾养殖面积3万亩,蟹塘套养鳜鱼、青虾养殖面积8万亩。养殖模式不断调整和优化,特种养殖由过去河蟹单打一,发展为河蟹龙虾、河蟹鳜鱼、河蟹黄颡鱼等多品种养殖并进,形成了以河蟹、龙虾为主导品种,以鳜鱼、黄颡鱼、黄鳝、泥鳅等为特色品种的优势产业。2011年,金湖县高效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占养殖面积的48%。3.科技体系支撑有力。在现代渔业发展过程中,科技贡献份额大幅度提高,“池塘黄颡鱼套养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龙虾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优质河蟹链式开发”等科技项目的带动、辐射,加快了金湖县渔业的发展进程,定期组织开展的送科技下乡为广大渔民送上了科技知识,

4、科技入户工程使得示范户、养殖户常年得到了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全县水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网络日趋健全,防疫治病、技术推广、生产监管等工作开展有条不紊,为水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4.加工、流通与休闲渔业发展迅速。金湖县发展水产专业合作社48个,有水产经济人300多人,建设休闲渔业点三个,水产品加工企业金湖县水产食品福利加工厂,年加工能力1200吨,产值0.2亿元。加工、流通与休闲渔业总产值达3亿元。5.渔业机械制造不断壮大。通过增加技改投入,扩大生产规模,金湖县小青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金湖县渔业机械有限公司、金湖县渔业养殖设备厂、金湖县渔网厂、金湖县荣盛渔网厂等,主要生产增氧机、投饵机、渔网等,

5、年总产值近2亿元。6.水产品质量不断提升。2002年,金湖县开始实施“无公害水产品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水产品质量建设,2003年建成省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整体推进示范县。先后认定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12个9万多亩,认证无公害水产品12个,水产品质量建设步上正轨。二、产业优势金湖县水产业基础与周边县区相比,一是养殖环境优越。金湖三面环湖,水资源丰富,全县人平水面1.7亩,如果水产养殖亩增效益500元,就可带动全县人均增加收入270元。二是龙虾养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县滩涂资源丰富,沿湖镇村适合龙虾养殖的水面众多,大多数是自然养殖,与外地虾源相比,因本地养殖的龙虾品质好,深受南京、上海、北京等大

6、中城市居民的喜爱,在本地周边地区销售更是供不应求。三是河蟹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河蟹是我县传统特种养殖产业,因靠近湖区优势,河蟹的质量和口味在苏北地区屈指可数,特别是苏南太湖地区河蟹养殖面积压缩,河蟹产业北移,苏南的河蟹供应商从我县寻求出口河蟹货源,给我县的河蟹养殖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四是特色小品种养殖优势明显。黄鳝、黄颡鱼、泥鳅等特色小品种养殖是将来水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出口日本、韩国水产品的特色品种,这些小品种也正是我们沿湖镇村发展的优势品种,而且资源丰富,养殖条件优越,只要合理引导,将来能发展为我县的优势水产业。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发展渔业产业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干群认为

7、抓渔业不如抓工业,渔业产业投入大、风险高,不如发展工业快,对渔业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必要的引导、指导、服务。2发展渔业产业的基础保障有待加强。基层技术指导、防疫治病等服务力量不强,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薄弱、水产品销售市场建设滞后,影响了产业的稳定、高效和发展。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成长不快。从总体上看,现有合作组织规模较小、层次不高、带动能力不强,销售的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4品牌效应滞后。无公害品牌虽然数量不少,但真正叫响的不多。在品质上与其它地区的驰名品牌产品相比不分上下,但价格落差较大。5资金投入不足。总体上看,除政府扶持奖励资金外,绝大部分投资由渔民自筹,多元化投入机制没有形

8、成,产业发展四、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以产业增效、渔(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提升组织化程度为抓手,强化水产科技指导服务、水产科技培训服务、水产苗种调供服务和渔业法律服务,突出产业基础建设和产品质量建设,发展优质、高效、生态渔业,调优养殖品种与结构,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五、总体目标到2015年,金湖县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8亿元,其中:水产品生产9亿元、渔业工业4亿元、加工、流通与服务业5亿元。1.水产品生产。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3万吨,比2010年增长8.7%;其中养殖产量达4.7万吨,比2010年增长12.7%;特种水产品产量达2万吨,增

9、长30%。实现总产值9亿元。2.渔机渔网。通过招商引资,加大技改投入,增加企业发展后劲。提升渔业机械、渔网、渔用饲料生产企业的实力和规模,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到2015年渔机渔网生产总值达到4亿元。3.加工、流通、休闲、服务业。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培植1-2个水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建设一个水产品批发大市场,提升市场批发交易量,充分发挥现有水陆交通方便的优势,辐射里下河地区、面向苏南、沪浙的水产品交易市场。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和餐饮业,通过旅游业带动太明龙虾店、水上餐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三产业发展。到2015年,渔业三产总值达到5亿元。六发展与建设重点1.大力发展主导品种。推动优势水产业的

10、发展,重点是加强主导品种的发展,一是扩大优质河蟹养殖规模。金湖县河蟹养殖历史悠久,河蟹品质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久负盛名,我们要利用江苏省河蟹产业北移的有利时机,发展大规格河蟹养殖,特出金湖三面环湖的地理优势,力争闯出金湖河蟹品牌。二是发展龙虾产业。金湖县湖泊众多,发展龙虾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抓住目前龙虾市场俏销的机遇,大力宣传推广,通过政策扶持,促使龙虾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蟹塘套养鳜鱼养殖面积。鳜鱼质优价高,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较好,经过近几年的宣传推广,养殖技术成熟,被养殖户普遍接受认同,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加大推广力度,力争使养河蟹的水面都套养鳜鱼。2.扩大基

11、地建设规模。为实现“十二五”水产品9亿元产值目标任务,发展高效渔业,扩大规模养殖基地是关键,根据金湖县不同养殖环境,推广相应的养殖模式,发挥水面最大养殖效益。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区养殖要在大规格河蟹养殖的基础上,发展河蟹龙虾混养,河蟹套养鳜鱼养殖面积,在湖区网围区域继续走网箱养殖的路子,除了养殖常规的草鳊鱼外,还要在鲈鱼、鳜鱼、黄颡鱼、黄鳝等特种品种上求发展,通过基地建设带动湖区产业的发展。内塘和低埂高围养殖要加强对现有鱼鳖混养、龙虾养殖、鱼虾蟹混养、池塘网箱养殖黄鳝及颗粒饲料主养草鳊鱼、鲫鱼、黄颡鱼等高效养殖模式的推广力度,同时适度推广新起的斑点叉尾鮰养殖,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引导高效水产业

12、的发展,以提高金湖县水产业多条腿走路的发展方向。3.加强市场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整体要求,在沿湖渔业镇村,通过加快渔港、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渔民生产生活条件,繁荣渔区经济,带动渔业二、三产业发展。扩大现有黎城水产批发市场的规模,提高水产品的批发量,扩大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范围,拓宽金湖县水产品对外的流通渠道。同时,利用高邮湖畔的下河口新建渔港和水陆交通方便的优势,再建设一个能够辐射里下河地区、面向苏南和沪浙的水产品交易市场,使金湖县水产品对外流通渠道进一步扩大。4.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培育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实践表明,龙虾养殖前景看好,“十二五”期间将在沿湖

13、镇村进行由点到面的推广,到2015年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主要养殖方式为池塘、稻田精养和蟹塘套养。巩固提高河蟹产业,在规格、品质上求突破,同时全面实施蟹塘鳜鱼套养,提升养殖效益,到2015年大规格河蟹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积极发展特色小品种养殖,以鳜鱼、黄颡鱼、黄鳝、甲鱼等为重点,到2015年特色小品种养殖面积达到1万亩。5.强化品牌创建工作。金湖县有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12个,面积9万余亩,注册各类水产品品牌17个,目前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尚未开展市场运作。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市场空间,将成为金湖县今后一阶段特色水产业工作的重点。将充分发挥无公害生产基地的优势,重点开展涂沟、前锋两个渔业重点镇水

14、产品品牌的策划和运作,叫响 “白马湖”、“鸡鸣荡”等品牌。七、发展的主要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主导特色水产业发展规划的实现,成立县镇两级主要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参与的渔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主导产业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分工负责主导产业计划的实施,全力做好主导产业服务工作和科技指导工作,建立严格的工作机制,把特色水产业推进工作纳入相关镇和牵头部门的责任目标,定期督查,定期通报,努力将特色水产业打造成有影响力的高效农业产业。2.强化政策扶持。按照“树立一批典型、带动一个产业,建成一个板块”的思路,从资金、信息、技术上对有经济头脑、事业心强的规模大户和养殖大户予

15、以扶持,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发展规模连片大户为重点,通过大户带小户的形式实现广大渔(农)户联动,促进规模镇村、连片区域的发展,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县财政将每年给予适当扶持。对水产品加工企业,政府将通过协调银行贷款、给予财政支持等扶持政策,鼓励加工企业实行订单生产,实行产、加、销一条龙,提高金湖县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对渔机渔网等生产企业,通过返还地方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3.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外地的资金和技术,通过技术改造和完善管理,扩大企业规模,延伸产业链,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强特色产业和重点养殖大户的

16、扶持,对蟹虾养殖200亩以上和稻田、低洼地养殖龙虾25亩以上的重点户,由政府用以奖代补形式进行资金扶持。加强基础设施投入,镇村集体要在进排水渠道、交通等公共设施上加大投入;支持和鼓励养殖户在塘口清淤、塘埂维修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共同提高养殖基础设施标准,为“十二五”水产业规划的实施提供基础保证。对于渔机渔网、水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和服务、休闲行业,要通过入股、吸纳民间资本、招商引资等方式,加大企业的发展后劲,使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4.推进高效外向渔业。以实施高效主导品种规模化养殖示范工程为抓手,做大一批高效特色水产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市场效益亩平2000元以上的高效渔业面积确保达到15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75%以上,促进优势产品、优势企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特色。突出河蟹、龙虾、鳜鱼等优势品种,积极开展水产品推介促销活动,做好渔业对外招商引资,扶持发展行业协会,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力争“十二五”末金湖县水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