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62494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二.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必修二.txt11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小农经济及特点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二、古代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成就如下:(1)冶金业冶铜原始社会晚期已有。商周青铜文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冶铁西周晚期已有。众多发明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2、,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2)制瓷业中国China是瓷器的故乡。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3)丝织业中国又最早养蚕缫丝织绸。距今四五千年已养蚕并有丝织品。商朝织机。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丝织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设苏杭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经历 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

3、,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那时使用的花楼机,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西汉“丝国” “丝绸之路”;唐朝起瓷器大量输出国外;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三、古代商业1、商业

4、发展的概貌(1)古代中国“市”的形成与发展宋以前,县以上的城市设市。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2)商业都会的兴盛汉唐长安 洛阳;宋朝开封 临安、元朝大都等大城市,是政治、军事、商业的中心。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催生了一批新兴城市。如南方扬州、成都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唐朝的说法。宋朝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3)商人活动包含: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些

5、经典场景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秦汉至隋唐,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时空限制,商业发展比较艰难。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在压制政策下依然繁荣。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商帮”,其中,徽商和晋商影响最大。2、古代对外贸易特点官府控制下朝贡贸易;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西汉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宋时,中国同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元朝泉州是重要外贸港

6、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明清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由“十三行”统一经营。四、古代的经济政策1、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延续两千年。2、“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内容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

7、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评价(略见前)“海禁”与“闭关锁国”直接原因:明初,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抗清斗争。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影响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概述: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途径和过程。(1)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2)过程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荷兰和英国等殖民扩张,使

8、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2、殖民扩张的影响:利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弊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上亿的人口;成千上万印第安人被屠杀、奴役或染上疾病而死去具体知识点:一、开辟新航路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一)必要性(原因):(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

9、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二)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2、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3、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发现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形

10、成):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经济和贸易联系;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9、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 探险家们具有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但掠夺行为给殖民地人们带来灾难。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2、荷兰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是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的殖民地范围: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占据中国的台湾;北美洲建立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

11、地。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末,失去海上殖民霸权。3、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1)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2)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属东印度公司)(3)英荷战争:直接原因: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17世纪中期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4)英法战争:18世纪中期,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打败法国,不仅从法国手里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的殖民地。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5)、英国殖

12、民扩张的优势:(1)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2)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3)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三、第一、二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2)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第二次

13、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4)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3、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有:(理解)(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等积累了大量资金。(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

14、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5)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工业革命起迄时间是: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结束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发明创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6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火车)试车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提高了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2)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社会

15、变革:产生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4、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兴起的条件:(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2)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3)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1)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3)化工技术的发展; (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2)电动机、电灯(美 爱迪生)、电车、电话(美 贝尔)、电影放映机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新的交通工具:汽车(1885年德 戴姆勒和本茨)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1903年美 莱特兄弟)。、第二次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