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念论参考word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62494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柏拉图的理念论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柏拉图的理念论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柏拉图的理念论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柏拉图的理念论参考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柏拉图的理念论参考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柏拉图的理念论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柏拉图的理念论参考word(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荐精选一、理念论的提出 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唯有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的庸人驱除到一旁去的时候,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天日的可能。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确定构成哲学家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是我们所谓的哲学。 什么是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一个爱智慧的人,是与那些庸俗的追求趣闻者不同的人,是爱“洞见真理”的人。什么是哲学?柏拉图认为:哲学是一种洞见,是对真理的洞见。在柏拉图看来哲学是一个动词,哲学是爱智慧、爱真理的人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洞见真理的行为。柏拉图说,假如一个人爱好美的事物,爱看新悲剧、新图画、爱听新

2、音乐,这样的人不是哲学家。因为他只是爱好美的事物,而哲学家则是爱好美的自身。仅仅爱好美的事物的那个人是在做梦,而认识绝对美的那个人则是清醒的,前者只不过有意见,而后者则有知识。 什么是意见、什么是知识呢?柏拉图认为:意见就是关于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事物的意见,知识就是关于绝对、永恒、不变事物的知识。柏拉图认为,一切可感觉的个别对象都具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矛盾性质,仅适于作意见的对象,而不适于作知识的对象。不可被人感觉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永恒与不变的事物是知识的对象,那些看到绝对永恒与不变事物的人是有知识的,而不仅仅有意见。 柏拉图由此提出了人可感觉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事物和绝对永恒与不变事物的话题,

3、他把人可感觉到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个体事物称为假象,把不可被人感觉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永恒与不变的一般事物称为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是建立在实在与现象相互区别基础之上的,这种区别最初是由巴门尼德提出来的,后来得到了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的继承,继而影响了柏拉图。 二、理念论的内容 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对于许多相似的个体动物,我们都能够指着它真切地说这是一只猫。我们所说的“猫”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显然那是与每一个个体的猫不同的东西。一个动物是一只猫,看来是因为它分享了一切猫所共有的一般性质。没有象“猫”这样一般的字,则语言就无法通行,所以这些字不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猫”这个字有含意的

4、话,那它的含意就不是指这只猫或那只猫,而是指普遍的猫性。这种猫性既不随个体的猫而出生,而当个体的猫死去的时候也不随个体猫的死去而消失。事实上,它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没有定位的,它是永恒的。 柏拉图在国家篇最后一卷的一篇序言里对理念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柏拉图解释道: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例如,虽然有着很多张床,但只有一个床的“理念”或“形式” ,正如镜子里所反映的床仅仅是现象而非实在,所以各个不同的床也不是实在的,而只是“理念”的慕本,而“理念”才是一张实在的床,而且是由神所创造的。对于这个由神所创造出来的床,我们可以有知识,但是对于木匠们所创造出来

5、的许多张床,我们只能有意见了。哲学家只对一个理想的床感到兴趣,而不是对感觉世界中所发现的许多张床感到兴趣。 柏拉图认为:人们日常感觉到的个别事物,“总是变化不居的、不真实的” ,只有通过理性所认识的永恒不变的一般事物,才是真实的“绝对存在” 。例如,美的个体事物是可变和不固定的,它因人因时而异,甲说美、乙说丑,此时美、彼时丑,因而不真实,只有一般的美,才是真实的存在,才是实体。他说:“如果有人告诉我,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它有美丽的色彩或形式等等,我将置之不理。因为这些只足以使我感觉错乱” 。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或形式是共同名字表述和界定的、若干或许多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不可被人

6、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实体事物。 柏拉图把世界分成两个:一个是由个别事物组成的、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世界,他称之为“可感世界” ,一个是由理念组成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理念世界,他称之为“可知世界”。他认为这两个世界的关系是原本和慕本的关系,理念世界是原本、模型,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慕本。 柏拉图又把理念划分为若干等级。最低一级的是具体事物的理念,例如:桌子、椅子、床等。高一级的是数学、几何学方面的理念,例如:方、园、三角等。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 ,善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三、理念论的功绩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理念论的产

7、生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开创了强调共相、追求普遍性和形而上者的哲学道路。追求世界的本源、共相、绝对、形而上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哲学认识实践活动具有的基本表现形式,从柏拉图及其它许多古代思想家提出和强调共相问题以来,共相问题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追求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共相问题。 理念论发现和提出了个别与一般的矛盾现象,指出了个体事物可以被人感觉到,一般事物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认识特征,揭示了同名可感事物是若干或许多、同名理念是一的客观事实,初步界定、区分和彰显了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创立了现象和理念的基本概念,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作出了巨大贡献。

8、 四、理念论的缺陷 我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存在以下十个缺陷。 1、理念论仅仅发现和界定了普通名词表述的许多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而没有发现和界定专用名词表述的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 我认为:理念是人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自然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取出来的,具有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认识特征、作为个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依存在各种个体事物之中的实体自然事物。 人们用专用名词表述和界定一个可感个体事物时,常常不是指同一个可感个体事物,而是指具有前后相继关系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一定差别的多个可感个体事物。 例如:人们用专用名词“太阳”表述和界定的可感事物,就不是指处在同一个时间

9、段、处在同一个空间位置、具有完全相同亮度的同一个太阳,而是指具有前后相继关系的、处在不同时间段、处在不同空间位置、具有不同质量、具有不同亮度的许多个具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太阳,是指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多个有差别的太阳。 客观事实告诉我们,不仅普通名词表述的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同一个理念,而且专用名词表述的许多有差别的可感事物也共同具有同一个理念。 2、理念论仅仅发现和界定了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而没有发现和界定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 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同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是不同的,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仅仅存在于部分可感个体事物之中

10、,只有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才普遍存在于每一个可感个体事物之中,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所包含的内容和规定,多于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所包含的内容和规定。 例如:生命是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 我们根据一个可感个体事物是否具有生命可以把世界万物划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部分,生命仅仅是作为世界万物一部分的全部生物共同具有的规定和组成部分,仅仅是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而不是包含非生物的全部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 例如:时间、空间、数量、价值是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 时间、空间、数量、价值是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内容、规定、组成部分和组成元素,是全部可感个

11、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世界上不存在同时间、空间、数量、价值没有任何联系的可感个体事物。 3、理念论仅仅发现和强调了若干或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一个最贴近的理念,而没有发现若干或许多可感个体事物还共同具有的多个不同等级的理念,没有发现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系列。 世界上既不存在两个完全不同或完全相同的可感事物,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可知事物,对立统一是世界具有的一般规定。任何可感个体事物所具有的理念或共相都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具有多个不同等级的理念或共相,具有多个理念组成的一个完整系列。 例如:一张用眼睛可与看见、用手可以触摸的床,不仅仅同木匠制造的其它个别床共同具有或分享床这

12、一个理念,而且同时还具有或分享家具、用具、物体、一、价值、事物等多个不同等级的理念或共相,具有或分享多种理念或共相组成的一个可以被人认识和把握的系列。 我们可以用手指着面前的一张床告诉别人,这是一张具体的床,这是一个具体的家具,这是一个具体的物体,这是一个具体的一,这是一个具体的价值,这是一个具体的世界,这是一个具体的事物。 4、理念论关于同名的许多可感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一个理念的观点是不彻底的,是自相矛盾的。 柏拉图认为只有一部分同名的可感事物具有理念,另一部分同名的可感个体事物不具有理念。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肯定有相似性、正义、美、善这些理念,但他不能肯定有没有人这一理念,他反对象头发、泥

13、土、尘垢这些东西也有理念的说法。后来他又说,有时候他认为没有东西是没有理念的。 5、理念论没有正确解决个体可感事物是如何分享或分有理念的难解问题。 个体事物如何分享或分有理念的难题是巴门尼德提出来:一、个体是分享全部理念呢,还仅仅是分享其中的一部分呢?他认为,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观点,都可以有反驳的理由。如果是前者,那么同一个理念就必须同时存在于不同的许多地方,如果是后者,那么理念必然是可以分割的,而说上帝造的理念可以分割显然是荒谬的。二、当一个个体分享一个理念的时候,个体和理念就是同样的,所以就必须另有一个既包含这个个体又包含原来理念的理念。于是就必须再有一个理念包含这个个体和这两个理念,以此

14、类推以至无穷。这样一个可感事物的理念就不止是一个,而会变成为理念的一个无穷的序列。 柏拉图用理念是原本、可感个体事物是摹本等多种说法尝试解答个体可感事物是如何分享或分有同一个理念的问题,结果这个难题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 6、理念论片面强调了现象同理念的区别,抹杀了现象同理念的密切联系。 我认为:世界是全部可感体事物组成的集合统一体,世界上除了人凭借感觉器官可以感到的个别具体的自然事物外,不存在其它任何东西或物体,普通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表述和界定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事物或理念,同可感个体事物具有密切联系,是可感个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可感事物或现象是可知事物或理

15、念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现象和理念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密切联系,一般事物存在与个别事物之中,个别事物是包含一般事物的个别事物。 我认为:世界是全部事物组成的集合统一体,是事物大家庭里的一个普通家庭成员。 事物是世界的组成部分和组成元素,是世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人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作用和刺激人感官的自然存在中,从各种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截取、抽象出来的,具有一定边界、限制和规定的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或矛盾体。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种规定和多样性能综合组成的相对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时间、空间、价值、运动、形式、内容、特殊性、普遍性、数量、质量等各种规定,不具有时间、空间、价值、运动、数量、质量、形式等规定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也不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眼睛可以看到,手指可以接触到的活生生的具体事物。 任何事物都同其它事物有着天然联系,都是依存其它各种事物存在的非绝对独立的事物,都是另一个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组成元素,都是被人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其它事物中发现、抽取出来的抽象事物。 事物是世界统一的现实基础,事物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是哲学苦苦追求的本源、本体、共相、绝对、形而上者,是世界万物或全部事物可以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因此,我把事物称为元体 世界或事物都是无限可分的。被人的认识无限分解所形成的,人类语言表述和界定的万千事物可归纳为五种具体的存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