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风资源和风电场开发》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623260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第1章-《风资源和风电场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第1章-《风资源和风电场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第1章-《风资源和风电场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第1章-《风资源和风电场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第1章-《风资源和风电场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章-《风资源和风电场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第1章-《风资源和风电场开发》(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风能资源和风电场开发填空题:1、在自然界中,能源的种类很多,按照其生成方式,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2、可再生能源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从【非电能】转换成电能,并加以利用,此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也是一种能源转换形式。3、我国能源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国内【化石类】能源供应严重不足。4、风力发电是当前既能【获得】能源,又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最佳途径之一。5、风力发电机的【失速调节】方式和【变桨距】调节方式是目前大多数风力发电机组风能的【收集】和【转换】的主要功率调节方式。6、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在不同的风速下,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相对于【相同的】风向有

2、不同的【攻角】,当风速持续变化时,叶片的【攻角】也随之变化,始终保持在最佳【角度】,从而使风力发电机组有可能在不同风速下始终保持其风轮的最佳【转换效率】,使其【出力】最大。7、风电机组的功率调节在定桨矩失速功率调节方式到变桨距功率调节方式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另外一种功率调节方式,即【主动失速】功率调节,又称【负变距】功率调节,负变距范围一般在【-5】左右。8、包括风能在内的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的能量来自【太阳】。9、北半球有四个风带,分别是【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东南)信风带】、【赤道无风带】以及【三】个闭合环流圈。10、在一个较大地区范围内【盛行

3、风向】或【气压系统】有明显的季度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现象。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季风,大都发生在【海陆相接】的地区,海陆之间【热力差异】越大,季风现象就越明显。就全球而言,在【副热带】地区季风(亦称温带季风)十分强盛,这种差异最为明显。11、就某一个地区而言,当地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对【主风向】分布的影响很明显。实际上,局地风往往是【大尺度环流系统】和【当地气候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12、海陆风是由陆地和海洋的【热力差异】引起的。13、局地环流具体表现是【海陆风】和【山谷风】。14、一般情况下,四周开阔的山丘或山脊上的风速较大,这是由于气流在经过迎风坡时受到【地形挤压】产生【加速效应】使

4、山顶风速达到最大。15、形成风能加速的狭管效应需要一定条件,即该地区【盛行风向】与【狭管的方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的气流通道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滑】,否则将会产生较大的【湍流】,对风电机组产生不利影响。16、我国属于地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分别受【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髙压带】和【赤道低压带】的控制,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受中高纬度的【西风带】影响,南方地区主要受低纬度的【东北信风带】影响。17、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主风向为【东风和东北风】;东南部沿海地区主风向为【东北风】;西部、北部和东北内陆地区主风向为【西风和西北风】。18、影响风能利用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低温】、【积冰】

5、、【雷暴】、【沙尘暴】。19、雷电释放的巨大能量会造成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损坏,【发电机绝缘击穿】,【控制元件】烧毁等,致使【设备和线路】遭受严重破坏,即使没有被雷电直接击中,也可能因【静电】和【电磁感应】引起高幅值的【雷电压行波】,并在终端产生一定的入地雷电流,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20、沙尘暴不仅会使【叶片】的表面受到严重磨损,出现凸凹不平的【坑洞】,还会对【塔基】的牢固程度造成影响。21、风速来表示风的大小,风速是指风的移动速度,即在【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用V表示,单位是m/s。22、平均风速,相应于【有限】时段内的风速的平均值;通常指【2】或【10】min平均值;瞬时

6、风速;相应于【无限小】时段内的风速。23、最大风速是在给定的时间段或在某个期间里面,【平均风速】中的最大值。24、极大风速是在给定的时间段内,【瞬时风速】的最大值。25、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风速数据主要是【lO】min平均数据。26、目前比较常用的分析风速分布的方法是将风速值【离散化】,把不同风速值划分到相应的风速段,将风速的间隔定为【1m/s】,计算【1年】周期中不同【平均】风速累计小时数,绘制成【概率密度曲线】图。27、通常用于拟合风速分布的函数很多,有【瑞利】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等。风速分布一般为【偏正态】分布,一般用威布尔分布函数来描述风速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28、

7、威布尔分布函数中K是【形状系数】,反应风速的分布情况。29、瑞利分布是威布尔分布的特例,是威布尔分布函数中【形状系数】系数K=【2】的情况。30、平均风速月变化的原因是【热带气旋】和【热带波动】的影响所造成的。31、平均风速随季度变化的大小取决于【纬度】和【地貌】特征。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大风速多在春季的【三、四】月,而最小风速则多在夏季的【七、八】月。32、风向指风的【来向】。风向表示方法有【方位表示】法和【度数表示】法。33、风的来向采用方位表示,通常设16扇区,每隔【22.5】为一个扇区,如【11.25-33.75】区间的风向为北东北风,以【NNE】表示。34、目前比较常用的分析统计风向分

8、布特点的方法是将测风周期所测的风向值【离散化】,把不同风向值划分到相应的【扇区】,然后分析在测风时间内风向在不同扇区出现的【频率】,从而判断风向分布状况。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风能的分布情况。测风周期通常取【1月】或【1年】。35、一般采用风向和风能【玫瑰】图来描述风向、风能在【水平】面上的分布情况,该图是根据风向或风能在各扇区的【频率分布】,以相应的比例长度绘制的形如玫瑰花朵的【概率分布】图。36、当主风向和主风能的方向不一致时,应以【风能】玫瑰图为主。37、风功率密度是气流在【单位】时间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风能。38、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给出的风电场风功

9、率密度等级有【7】个级别。其中不同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参考值是按风切变指数为【1/7】推算的,该风速参考值与风功率密度【上限】值对应,按海平面标准大气压及风速频率符合【瑞利分布】的情况推算。一般风功率密度等级达到【2】级,风电场就具备开发价值。39、【年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是评价风电场风能资源水平的主要指标。40、在标准大气压下,15C时的每立方米空气质量为【1.225kg】。41、【风廓线】是表示风速随离地面高度变化的曲线。粗糙长度是衡量【地面对风的摩擦力大小】的指标,一般来讲,地表表面的粗糙度越大,对风的【减速效果】越明显。42、在近地层,风速随离地面髙度有显著变化。造成风在近地层中

10、的垂直变化的原因有【动力因素】和【热力因素】,前者主要来源于【地面的摩擦效应】,即地面的粗糙度,后者主要表现与近地层【大气垂直稳定度】的关系。43、在离地高度【100m】内的近地层中,可以忽略【剪切应力】的变化,这是,风廓线可采用【普朗特对数】分布来表示。44、风廓线的表示(计算)方法有【对数】分布律和【指数】分布律。45、风切变指数a是衡量【风速随高度变化快慢】的指标。风切变,又称风切或风剪,它反映了风速【随高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包括气流【运动速度】的突然变化、气流【运动方向】的突然变化。46、根据风电机组的设计规范,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的风切变指数不高于【0.2】。47、湍流强度是衡量【气

11、流脉动强弱】的相对指标,常用【标准差】和【平均速度】的比值来表示。48、湍流强度会减小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能利用率】,同时也会增加机组的【疲劳载荷】和【机件磨损概率】。49、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高度】来减小由地面粗糙度引起的湍流强度的影响。50、自动测风系统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包括【主机】、【传感器】、【数据存储装置】、【电源】、【安全】与【保护装置】。51、按照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规定,风电场风的测量包括【逐时10min平均】风速、【每日极大】风速、【风的湍流强度】、风向、【温度】、【气压】、【湿度】等。52、非接触式风速计的缺点是【用电量大】,在偏远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

12、。53、最佳的测风方法是在具有风资源【开发潜力】的地区安装测风塔,测风髙度与预装风电机组的【轮毂高度】尽量接近,并且测风设备安装在测风塔的【顶端】,这样可以减小测风塔本身对测风设备造成的影响。54、测风塔的数量与风电场的规划【容量】、【面积】以及【地形复杂程度】有关,以避免测风塔测风位置没有代表性或测风塔数量太少不能覆盖整个规划区域的情况,减小风能资源分析的不确定性。55、风能资源是风电场建设中最基本的条件,准确的【风能资源评估】是机组选型和风电机组布置的前提。风能资源评估的目标是确定指定地区域是否有较好的【风能资源】。56、根据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收集【气象站】、【风电场测站】

13、及【地形图】数据。57、风电场周边气象站数据是风电场建设的重要参考,主要用来辅助分析风电场的【气候状况】和【测风数据在时间上的代表性】。58、【地形图】数据是进行风资源分析以及风电机组布置的主要依据。59、根据现场地形和测风塔位置,并利用风能资源评估软件,计算风电场【风谱图】,说明测风塔位置在风电场范围内的代表性。60、准确、可靠的风电场【风资源评估】是风电场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机组选型】是风电场设计的重点和关键。61、风电场的机型选择主要围绕风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内容。62、【50年一遇最大风速】和【湍流强度】是风电机组选型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63、风电机组的经济性

14、主要是从【风电场投资】及其【发电量】两方面综合考虑。64、风电场在机型选择时应根据条件优先考虑具有【成本低】、【技术先进】、【风能利用率高】和【应用广泛】的大型先进风电机组。65、风电场布置需要考虑的地形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的【运输】条件和【安装】条件。66、风电场中的障碍物的尾流的大小和强弱与障碍物的【大小】和【体型】有关。研究表明,对于无限长的障碍物,在障碍物【下风向40】倍障碍物高度,上方【2】倍障碍物高度的区域内,是较强的尾流扰动区。67、考虑到风电机组的尾流影响,应该合理调整风电机组间的距离;根据经验,在平行于主风向方向上,风电机组间的距离一般保持【5-9倍】叶轮直径的距离;在垂直于主

15、风向方向上,风电机组间的距离一般保持【3-5倍】叶轮直径的距离。68、风电场开发流程一般分为风电场【宏观选址】,【测风】,【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场工程规划】,【风电场预可、可行性研究】,【风电场招标】,【风电场施工】7个阶段。69、风电场测风一般时间至少为【1年】,数据有效数据完整率要达到【90】以上。70、风能资源评价是根据有关气象资料,并结合必要的风能资源测量手段,对风能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估算风能资源【总储量】及【技术开发量】。71、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是研究风电场【建设】的可行性,并确定风电场【建设】72、在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施工部分主要包括【风电场场内、外道路施工】,【场内、

16、外输电线路施工】,【风电机组及箱变基础】施工,【升压站】施工,【风电机组安装】和【风电场内电气工程】等。73、风电场施工中应将【升压站建设】和【集电线路敷设】安排到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调试工作开始前完成施工。74、风电场工程施工控制进度为:【风力发电机基础施工】;【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工程】。75、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76、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能量,例如风力发电、风帆助航、风车提水等等。77、1891年,【丹麦】建成了世界第一座风力发电站,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人益。78、风力发电机的【失速功率调节方式】和【变桨距调节方式】是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