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制的优缺点,比较政治制度.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622230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院制的优缺点,比较政治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院制的优缺点,比较政治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院制的优缺点,比较政治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院制的优缺点,比较政治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院制的优缺点,比较政治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院制的优缺点,比较政治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院制的优缺点,比较政治制度.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一院制的优缺点,比较政治制度 篇一:比较政治制度第五章 第四章代议制度 第一节代议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英国最早产生传统议会的原因 国王与贵族的封建分封关系 近代西方议会制度来源于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封建等 级会议。欧洲的封建等级会议产生于欧洲封建制度。 欧洲封建制度的土地分封制决定了国王与贵族是约定 俗成的契约关系。 二、传统议会的出现 1265 年召集的等级代表会议 ,被视为近代英国议会 的雏形。 1302 年法国国王第一次召开了由僧侣、封建主、骑士和 城市市民参加的等级代表会议,又称为三级会议。 三、现代西方议会的产生和特点 120 近代时期的议会: 168

2、9 年英国确立了议会的法律和权力地位。 1789 年举行的三级会议上,市民代表同王权发生冲突, 退出等级会议,自行成立国民议会,成为近代法国议会的开 端。 在封建社会末期,国王、 市民 (新兴资产阶级)诸 、侯 (贵族)三股不同的势力在利益上既有联系又有对立。 现代西方议会的特征 基本特点: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向选民负责,受选民 监督。明显标志:选举制和议会的存在。 建立在近代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基础之上,经过 资产阶级革命才最终确立的。 英法美议会制度的特点 1.议会建立的过程 在英国的政治体制中,素有议会至上的传统,因此 在与封建王权的斗争中,议会始终是资产阶级手中的一张主 要王牌。加之资

3、产阶级与贵族及封建君主有着密切联系,使 英国的议会充满了妥协性。 法国的议会从建立到稳固,经过了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 之间三百多年的反复斗争的反复选择,最后才走上了现在的 议会制道路。 美国独立后,在从来没有封建势力的国土上,他们根据 220 新兴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需要,遵循孟德斯鸿等资产阶级思 想家的理论设计,建立了包括国会在内的政治体制。 2.议会的地位 英国议会的地位向来尊崇,议会执掌的立法权远远高于 其他权力。有议会主权之说。 在斗争激烈、局势动荡的法国,议会的地位和权力同样 长期处于变动之中。美国议会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只是相 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三种政治权力中的一种。况且,美国是 一个

4、重实际、善应变的民族,需要处理大量行政事务的政府 部门的权力很容易得到扩大。 第二节代议制的组织结构 一、两院制和一院制 1.西方国家议会两院的组织特点: (1)上议院议员的当选资格一般高于下议院议员的当选 资格。 (2)大多数国家的上议院议员非直接选举产生,而下议 院议员一般按人口比例直接选举产生。 (3)上院议员任期一般长于下院议员,而且实行定期部 分改选。 美国实行两院制的原因 适应美国联邦制共和国形势的需要。 两院制能制约民选议院的过激与冲动,防止其为帮派头 320 子所操纵而通过过分的和有害的决议。 防止单一的立法机构为野心所左右或为贿赂所腐蚀。 设立一个成员任期较长、较有经验且相对

5、独立于民选制 度控制之外的机关,能保持中央政府的稳定性和国内外政策 的连续性。 2.一院制 采用一院制的国家大多数是亚、非、拉三大洲新独立的 国家。 这些国家采纳一院制的具体原因不尽一致,但综合起来 至少有以下两个实际因素:(1)新生的国家政权不稳定,完 全照搬两院制不利于控制和稳固政权。(2)一院制与高度集 权的政治体制相适应。 3.实行一院制或两院制反映了民主观的差异 当代分析家认为,单一议院排除了只要两院制存在就有 可能出现的卑鄙 的拉票活动和计分行为。 两院制议会的支持者认为上院提供了制衡机制。确切地 说,第二院可以 扮演限制和修正的角色,可以提供冷静的第二次思考的 机会。最重要的是,

6、第二院保证了国家不同地区在议会中的 声音。 二、代议机关的内部组织 420 会式议会。就委员会的影响而言,美国国会是独一无 二的。 议会党团大致可分为 3 种类型:一个政党单独组成本 党议会党团。由两个以上的政党的议员联合组成一个议会 党团。如联邦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联合组成一个议会党团, 称为基督教党团。 跨国议会党团。在某些区域性的国际组织的议会(如 欧洲议会)中,由各成员国的有关政党的议员组成的政党组 织。 议会党团的任务是,贯彻本党的纲领和政策,统一本党 议员在议会中的步调。 第三节议会的职权 立法权 立法机构的重要意义取决于它们主张什么而不在于它 们实际做了什么。正如奥尔森所指出的,

7、 立法机构将社会 和国家的合法权力结构连接起来。立法机构是代议制的实体: 它们反映着公民的情绪和观点。 不同国家的立法权地位: 在行政机构主导和政党居支配地位的议会中,法案即法 律建议案可以在没有议会提议甚至修改的情况下就得到通 过。 在欧洲大陆的议会体系中,许多立法机构确实帮助制定 520 了法律。典型的情况是,议会和政府共同创议和讨论法案, 这种合作模式在较小民主国家尤为普遍。在一些总统制共和 的国家,尤其是美国,议会在立法程序中获得了最大限度的 自主权。但大部分重要的法案也是来源于行政部门的。 这些都是反对,但不都是政治反对 政治反对的含义:特指反对政府作为的行为 第四节代议机关的议事规

8、则与程序 一、议事规则 会议公开原则 一事不再议原则 二、程序 员提出。 第五节代议制度的作用与前景 代议制的困惑立法机构衰退了吗? 赞成的观点 1.议会权力的虚化 个人的自由权利和主权在民思想逐渐让位于社会本位 的权利观和国家主权思想,立法机关作为民意代表机关的意 义相对减弱,行政机关作为国家和社会的象征和代表逐渐为 人们所认同。 2.议会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由于其立法程序僵硬繁琐, 信息相对闭塞,内部党派互相钳制等,明显缺乏随机应变能 620 力,因而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形势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3.相比之下,政府(行政)部门以其权力的高度集中、 行政首长负责制、富于机动性和灵活性等优势,被推到

9、了经 济、社会生活的前沿。 英国的表现 执政党通过党纪控制着议会的多数,内阁制定政策,议 会主要是对其进行修改和批准,以至于有的西方学者认为, 议会制政府事实上已成为内阁政府或政党政府。 美国的表现 国会的地位相对下降,总统在现实政治中逐渐取代国会 的首要地位,成为美国政治的中心。国会趋向于向总统寻求 政治领导和政治聚合力。 法国的表现 在第五共和国政体下, 政府支配议会法国政治的 ,根本性问题,即在行政部门与立法机关之间建立一种平衡, 依然没有解决 。在其他西方国家,议会的传统地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行 政部门的挑战。反对的观点: 1.即使议会不再创立许多议案,但是它们仍然发挥着代 表、监督以及

10、在议会制国家纳用政府职员等诸多功能。 2.议会发展的基础仍在。 3.作为政治辨论舞台,作为一种政治秩序向另一种秩序 720 转型的中介物,作为不平抗争的提出者,作为监督机构,议 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可以认为,议会的角色是改变与衰退并行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议会的改革和调整: 设置日趋完备。 没有代议制就没有现代民主。 议会民主是程序民主政治制度化的主要表征。 保证权力移交的平稳。 政治过程公开化。 立法机构最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从根本上防范暴政的 出现。也使国家权力 合法化。 合法性理论的历史渊源: 君权神授说 人民主权学说,卢梭认为人民拥有的公意是政府合法性 的唯一基础,是当权

11、者应该忠于的最终价值,谁没有公意, 谁就是非法的统治者,反过来,谁掌握了公意,谁就可以成 为合法的统治者。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政府的合法体系基于权威的体系,也就是说,服从其统 治的人们认同其作出集体性决定的权利。 即被统治者发自内心地认为统治者有权指挥他们,而自 己则有义务服从统治者。韦伯提出政治权力合法性的三种形 820 式:一是基于传统的合法性,即传统合法性;二是基于领袖 人物超凡感召力之上的合法性,即个人魅力(一院制的优缺 点,比较政治制度)型的合法性;三是基于合理合法准则之上 的合法性,即法理的合法性 合法与合法性不同 合法性通常用于讨论整个政府体系或政治体制,是指人 们是否认同某一特定

12、法律或整个政治体制的有效性。 当政府的权威得到广泛的认可时,就可以认为是具有 合法性的政府 。合法是指一项法规的制定是否正确,即是 否符合规定的程序。合法性政府与其有效性 一个政府合法性与其有效性密切相关。在现代世界,这 种有效性主要意味着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 对现代国家来说,民主选举为国家提供了最为稳定的合 法性基础。如何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理解不能按照西方的权力分立 和议会的代议功能 的观念来理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的提高不是通过与执政党相对 抗而获得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权力网络的组成部分。 篇二: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研究生考试基本知识复习参考大纲)

13、 920 第一编比较政治制度概述 第一章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第一节国家、国家形式与政治制度 第二节宪法与政治制度 第三节战后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二章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 第一节政治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迁 第三节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两种模式 第三章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 第一节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两重性 第二节政治制度变迁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政治制度过程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第二编基本原理与综合比较 第四章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形式 第一节政治权力来源的人民主权原则 第二节人民行使权力的代议制原则 第三节民主制度权力结构中的分权与分工原则 第四节民主制度运作的法治原则 第五节现代民主制度的形式 第五章选举制度 第一节选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