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施工总说明ct.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61992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施工总说明ct.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设计施工总说明ct.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设计施工总说明ct.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设计施工总说明ct.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设计施工总说明ct.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施工总说明ct.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施工总说明ct.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204国道边辅道新建工程(规划支三路南纬路) 设计施工总说明 文件号DWG0000-路17-00 第 5 页 共 7 页第一章 概述1.工程概况新204国道边辅道(规划支三路-南纬路)新建工程是盐都服务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指挥部2010年实事工程之一。该路北起规划支三路中心,南至南纬路中心,全长2946.97米。规划道路红线宽12米。由于该路为集聚区内辅助性道路,故仅实施混合车道12米,两侧为绿化带。沥青砼路面。本工程道路沿线包含南纬路、盐渎路、新都路、万盛一路、万盛二路、宝才路及规划三支路等主要横向道路交叉口,道路沿线还包含盐塘河桥、第一沟桥、民乐河管涵及朝阳河管涵等桥涵,所有桥涵均为新建。根

2、据甲方的意见,桥涵设置的原则为规划河道保留的建设桥梁;规划河道不保留的,建设圆管涵作临时排水之用。详见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二册:桥涵工程。2.设计依据(1)、新204国道边辅道规划红线图(盐都区规划分局2010.11)(2)、新204国道边辅道纵横断面测量资料(盐城市勘察测绘院2010.11.05)(3)、新204国道边辅道设计要点(盐都服务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指挥部2010.11.08)3.设计规范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如下:(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3)、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44-91)(

3、5)、乳化沥青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 42-91)(6)、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 1-90)(7)、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 50162-92)(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768-2009)(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第二章 道路工程设计1.主要设计标准1.1道路等级新204国道边辅道设计为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为30Km/h。交叉口的计算行车速度为20Km/h。1.2净空高度 道路建筑限界最小净高5m。1.3荷载标准 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2.

4、道路平、纵、横设计2.1道路平面设计新204国道边辅道新建工程设计从规划支三路向南至南纬路,全长2946.97米,本路中心线按规划要求与已建新204国道中心线平行,施工放线时以新204国道中心线为准,向东平移76米得到本路中心线。本图坐标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统,施工前请仔细与规划部门核对,无误后方可放线施工。2.2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以相交道路各交叉口标高作为控制点,根据甲方要求,兼顾已建新204国道的标高,考虑了道路土方的平衡利用。施工时如发现标高异常,需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本路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2.3横断面布置新204国道边辅道规划横断面:道路红线按12米布置,路幅按规划

5、断面一次实施到位。3.路基路面工程3.1路基3.1.1路基压实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要求,路基应密实、均匀、稳定。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压实度指标不应低于下表规定。路基压实标准(重型击实标准)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混合车道填方0-80938090挖方0-3093注: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3.1.2路基处理填前处理是保证路基稳定,减少路基沉降,保证路基压度度达到设计强度的关键。填前处理包括排水、清表、清除树根、杂草、垃圾以及清淤、填前压实等。为保证路基稳定,在填前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3.1.

6、2.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工程及附属结构物,应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施工。3.1.2.2路基挖土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3.1.2.3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和盐渍土。土垢可溶性盐含量不得大于5%;550的有机质烧失量不得大于5%,特殊情况不得大于7%。3.1.2.4在基底以外两侧开挖适当深度的排水沟并沟通水系,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表含水量,保证雨后路基范围内不积水。在施工之前必须对所有的测量标志进行复核,精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并定期复测。对于施工中增设的临时测量控制标志,其埋设和测量均须满足

7、有关规范要求,所有测量标志必须经过监理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施工前应复核各节点的坐标,若误差较大,请及时与我院联系,根据现场实际作变更。3.1.2.5地下管线施工完成后,混合车道范围内的雨水管道沟槽回填可采用6%石灰土、砂砾或者砂(如管道位于绿化带或人行道内则用素土回填沟槽),填料应在路上拌匀,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再下至沟底,机械夯实,压实度满足下表要求:部位填料最低压实度(%)胸腔填料距路床顶80cm素土90管顶以上至路床顶管顶距路床顶小于80cm管顶上30cm以内石灰土85砂、砂砾88管顶30cm以上石灰土92砂、砂砾95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路床顶以下080cm石灰土92砂9580cm以下石灰土

8、90砂93注:1.上表中压实度为重型击实标准。 2.本表中的内容可选用。3.1.2.6管涵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70cm方能上压路机。3.1.2.7沟塘路基的处理,分两种情况:对于半填半挖段河塘,采用先排水、清淤,然后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宽1米,高0.4米,内倾3%,在清除浮淤后,分层填碎砖土(重量比 土:碎砖20:80),平均厚100cm,填筑过程中用推土机振动稳压挤密,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然后分层填6%石灰土,填至路床顶,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对于完全回填的沟塘,先排水、清淤,然后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宽1米,高0.4米,内倾3%,底层抛50cm大块料(可为石料),

9、大块料应大面朝下,人工摆平,块料间填以碎砖土(重量比 土:碎砖20:80),机械压实。然后分层填6%石灰土,填至路床顶,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施工前对道路所在地区进行详细调查,并对现有路基进行碾压处理,若发现由于河道及水利设施的建设对原河道进行裁弯及其它整治活动造成的暗河暗塘(暗塘中的淤泥及回填土因处于自然压密状态,含水量大,可压缩性极高,若不处理必将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因此希望实际施工时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一道加强对暗沟的调查和填前碾压的检查,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3.2路面新204国道边辅道设计为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为30Km/h。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3.2.1设计原则因地

10、制宜、科学选材、技术可行、造价合理、施工方便、利于养护、使用寿命长。3.2.2路面设计参数3.2.2.1设计指标(1)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5年(2)设计荷载:BZZ-100(3)设计交通等级:机动车道按重交通量等级,非机动车道按轻交通量等级(4)路面的抗滑标准不得低于下表规定值:路面抗滑标准一般路段环境不良地段摆式仪测定值构造深度TD(mm)石料磨光值PSV摆式仪测定值构造深度TD(mm)石料磨光值PSVFoFFoF45350.20.43550400.20.4(11.2)40注:1.Fo为路面竣工验收值,F为路面设计年限之值。TD和PSV为设计、施工与路面竣工验收值。 2.环境不良地段为

11、急弯、陡坡、交叉口附近。 3.括号内数值用于湿度大、气温接近0易形成薄冰的路段。3.2.2.2路面结构设计根据路段所处的自然区划、道路等级、沿线的地基条件,结合路线纵断面设计和盐城市修建城市道路的经验,本着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原则,确定路面结构方案。沥青路面结构计算采用双圆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路表容许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并对沥青砼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进行层底弯拉应力的验算。计算路面厚度采用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解的专用设计程序。本路段计算采用参数如下:EP(Mpa)Es(Mpa)S(Mpa)Or(Mpa)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

12、13)140020001.4(0.69)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120018001.00.38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120018001.0(0.49)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100014000.80.27水泥稳定碎石110011000.60.32(0.37)石灰土4004000.230.1(0.11)土基30(25)30(25)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非机动车道3.2.3路面结构设计如下:新建混合车道路面结构:(1)混合车道路面结构层设计组合如下:3.5cm细粒式沥青砼(AC-13C)洒布粘层油4.5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洒布粘层油18cm 水泥稳定碎石(5%)

13、18cm 水泥稳定碎石(5%)20cm 石灰土(含灰量10%)20cm 原槽拌和(含灰量6%)(2)交叉口部分的结构层同正常路段混合车道的结构层。3.2.4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沥青路面不仅要考虑耐久性,而且要考虑抗车辙、抗裂、抗滑和防水渗等要求,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用细粒式沥青砼,选用AC-13C型,下面层采用中粒式沥青砼,选用AC-20C型,非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用细粒式沥青砼,选用AC-13C型,下面层采用中粒式沥青砼,选用AC-16C型。3.2.4.1沥青砼面层(1)材料级配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结构类型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重量百分率(%)沥青用量(%)31.526.5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13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4.56.5AC-161009010070926080346220481336926718514484.06.0AC-201009010074926282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4.06.0AC-25100901007090608351764065245214421033724517413374.0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