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9页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619043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9页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9页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9页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9页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9页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9页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江尾小学 李丽萍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09页的“等量代换”即例2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应用价值,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教学重点:在解决等量代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难点:将等量代换的思想灵活地运用于解决问题中去。 教学关键:通过图文并茂、动画演示、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

2、理解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苹果、西瓜、砝码若干个等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1、 同学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出示课 件:曹冲称象的片段)2、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呢?3、谈话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建构了数学模型,使等量代换这个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变为学生自己可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感知等量代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的价值。二、 互动探究,获取新知1、教学例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1)简单介绍天平(2)(播放课件)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3、?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重4千克。那么在这里呢,这个西瓜的重量和4千克砝码间,他们其实就是一种等量的关系。(板书:等量关系)师:接着看(继续播放课件)看!天平又平衡了,你发现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师:根据上面的这两组等量关系,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苹果的重量呢?大家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拿出学具摆一摆,同桌或者前后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说一说。(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学生汇报:同学们摆得怎么样,我看大家摆得都很开心,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黑板操作演示:西瓜换苹果的思考过程。)生

4、1:() 生2:()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替换了西瓜,都是把谁替换了?(砝码)那我们说砝码就是西瓜和苹果的中间量。(板书:中间量)2、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西瓜和苹果你们会换,看看这一个(演示课件)你发现了什么等量关系?生1:()生2:()师:那么一个西瓜和几个菠萝一样重呢?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小结:通过刚才我们一起感受等量代换的时候,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来思考的?设计意图:直接出示立体例题,让学生根据水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推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放手让他们自己观察,充分地与小伙伴交流,并让学生说一说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探究

5、等量代换的具体策略。从而初步感受简单的等量代换的思想。3、尝试运用,解决问题 (1)古代社会中的等量代换师:其实这种等量代换,在古代社会就已经有了。同学们,读一读。那你们对古代的等量代换有了解吗? 师: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你发现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师:金大哥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忙,有信心帮它解决吗?(学生一边讲解,老师一边配合课件动画) 生:() (2)体会古代以物换物的生活交换学习用品。(课件出示:交换规则)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运用初步体会的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应用新知,提升练习1、辨析交流,深化提高(第111页第4题)师:出示左图并问从这幅图上发现

6、了什么等量关系?师:出示右图并问从这幅图上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翘翘板倾斜了重的一边会更低)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1只鸡和1只鸭,谁更重一些?(学生互相交流后回答)师:谁先来说一说讨论的结果?(请学生汇报并说明想法)生:()师: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设计意图:通过鸡、鸭、鹅体重的比拼练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灵活应用的解题能力。2、换一换,你真行。(1)+24 + ( ) =( )(2)(作业题)+=41 +=59 ( )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四、师生共同归纳小结1、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2、教师小结板书设计:等量代换 等量关系 中间量 进行代换 1个西瓜的重量=4千克的砝码 1千克的砝码=4个苹果的重量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