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创伤&急救.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61583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apter 1. 创伤&急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Chapter 1. 创伤&急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Chapter 1. 创伤&急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Chapter 1. 创伤&急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Chapter 1. 创伤&急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apter 1. 创伤&急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apter 1. 创伤&急救.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智慧点燃事业,心灵关怀世界 A head for business. A heart for the world. Chapter 1. 创伤&急救“创伤”教案涵盖课题:认识创伤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的创伤救护知识,形成创伤预防意识课程难点:用轻松愉快并且交流互动的方式让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掌握上述知识和技能课程模式:生动灵活的方式教学,配合适当的课后作业课程目标:掌握创伤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培养学生基本的创伤救护知识,形成创伤预防意识。课程内容:创伤的概念和类型互动提问:请小朋友们各抒己见,什么是创伤?(1)创伤的概念:机械因素加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或器官的破坏。(2)创伤的类型:切割伤、跌

2、伤、刺伤、火器伤、扭伤。二、创伤的处理1、清创(1)被切到或割到及刺伤等小伤口,可挤出少量血液以冲洗掉伤口上的细菌和尘垢;(2)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双氧水或碘酒消毒。2、止血(1)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处血管的上端(近心端),用力压向骨头,达到止血的目的。常见部位包括:1)颜面部出血:压迫耳前凹陷处(颞浅动脉),或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交界处(面动脉);2)鼻出血:压迫鼻唇沟与鼻翼相交的端点处;3)前臂出血:用拇指压迫伤侧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端4)手掌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的尺桡动脉5)手指出血:分别压迫手指掌侧的两侧指动脉(2)直接压迫止血法:用一块足

3、够厚、足够大、清洁的敷料,持续不断地压住伤口,可以用绷带进行外固定。(3)橡皮带止血法/绞紧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多或经其它急救止血无效者。常用气囊止血带或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毛巾替代,称绞紧止血法。 1) 止血部位: 上肢出血-肱动脉,上臂上三分之一处。 下肢出血-股动脉,大腿上三分之一处。 2)止血步骤:(请小朋友扮演伤员,配合示范)橡皮带止血法: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左手拇食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带未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绞紧止血法:先垫衬垫,再将带系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

4、,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棒固定在肢体上。 3)注意事项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时间为35分钟; 止血带必须上在伤口的近心端,肘关节以下的伤口,应将止血 带扎在上臂,膝关节以下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大腿。在上止血带前先包一层布或单衣,以防皮肤污染。 扎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好。3.包扎(1)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减少疼痛。(2)要求:四要: 快动作要快。准敷料盖准后不要移动。轻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口。牢包扎牢靠四不要:不触摸,不上药,不取,不送。4.骨折固定(1)目的:制动,止痛,防止伤情加重;保护伤口,防止感染;防止休克;便于运送

5、。(2)注意事项:1)有创口者应先止血、消毒、包扎,再固定,伤员出现休克时应同时抢救2)对大腿、小腿及脊柱骨折者,不宜随意搬动,应就地临时固定。3)固定前应先用布料、棉花、毛巾等铺垫在夹板上,以免损伤皮肤4)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下方或两侧,最好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5)用绷带固定夹板时,应先从骨折下部缠起,以减少伤肢充血水肿。5.搬运目的:及时抢救治疗;及早离开现场;防止再次受伤。创伤四项基本救护技能创伤止血-要彻底;伤口包扎-要准确;骨折固定-要牢靠;伤员搬运-要安全。四、创伤的预防1.远离:剪刀、玻璃、桌子、碗、杯子、玻璃门、针、铁丝、筷子、牙签、桌椅、瓶子、易拉罐、茶几,尽量将瓷砖、钉子、

6、硫酸、硝酸、火碱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2.其次如大瓶饮料花盆、比较重的饰品如盆雕、奖杯等应放置在高处,尽可能不将这些物品放在桌布上。3.保持地面干净平整,不要将扫把、戳子、小板凳放置在客厅当中,防止摔伤。4.公共场合不要乱跑,上下楼梯要小心。小学生创伤知识评估表参考答案选择题:DAADB CCBD是非题:错 对 错 对创伤四项基本救护技能:创伤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急救”教案涵盖课题:CPR(早期心肺复苏)教学重点:培养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对于突发健康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学会基本的创伤处理和急救措施课程难点:用轻松愉快并且交流互动的方式让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掌握上述知识和技能

7、课程模式:生动灵活的方式教学,配合适当的课后作业教学目标:了解心肺复苏的步骤,掌握发生突发健康事件后快速准确拨打急救电话。教学内容:告知拨打急救电话的重要性掌握拨打急救电话时要该告知的内容配合教学道具,讲解CPR(早期心肺复苏)的步骤通过现场实践,掌握基本的CPR步骤教学评估电话呼救须知学生在校内遇到病情危重病人时,在电话通知校内医疗机构的同时可以呼救“120”,在校外发生类似情况则立即呼救“120”,但呼救时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要熟记呼救电话号码:上海市救护电话号码为“120”。第二、呼救时依次报告下列内容:1、伤病员所在的详细地址,要正确、无误。2、简要诉述病人主要病情,如昏迷、抽搐、吐

8、血、高空坠落、服毒等,以便随车救护人员有所准备,及时投入抢救。3、报告呼救者姓名、呼救者的电话号码,以防万一找不到,可与呼救者取得联系。4、讲清当时已经做了何种现场处理。5、询问对方有何问题,待对方答复后再挂断电话。第三、呼救后准备:1、派人在病人所在地附近标志明显的地方等候救护车的到来,以便及时引导救护车出入。2、清除楼梯或走道上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以利病人顺利通过。3、准备好病人必须携带的生活用品。4、在呼救20分钟后,救护车仍未到达,可再次电话联系。在呼救前后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进行现场急救,如心肺复苏、止血等。心肺复苏: 一、心肺复苏的定义: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9、 Resuscitation,简称CPR)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即心肺复苏是循环和呼吸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的急救。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呼吸方法迅速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二、心肺复苏的意义:人体是靠心脏的跳动、血管的节律运动和肺的呼吸,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人的各个部分,以供机体正常活动;并通过血液流动和呼吸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4分钟之内,即脑组织缺氧4分钟之内,可恢复其原有功能,心跳停止超出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所以抢救此类伤员要及进、迅速,以竭力挽救伤员生命。三:心肺复苏的程序: 解开病人衣领扣、领带、胸罩等,将病人头

10、偏向抢救者一侧,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包括假牙)。1、判定伤员有无意识?轻拍、高叫(“来人啊!”“救命啊!”),强刺激(掐人中、虎口)。2、呼救:招人协助打电话(120)通知救护单位,呼救时讲清正确的地理位置或地标性建筑,病员伤情或病情,对方挂机前不挂机。 3、将病人放在适当体位:仰卧位。 4、打开气道,清除异物5、确定有无自主呼吸:用耳贴近病人口鼻,侧头注视病人胸部和上腹部(观察35秒钟)一看:胸部和上腹部有否呼吸起伏;二听:伤员口鼻有无出气声;三感觉:抢救者面颊部有无气体吹拂感觉。6、判定伤者有无心跳: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是否搏动?检查应在5秒内完成,手要轻柔,不能加压。7、胸前区捶击:

11、站在病人右侧,在胸骨下1/2处,用右手空心拳、小鱼际、20-30CM高度、垂直、中等力捶击两下。若胸部塌陷、隆起、口角流血、孕妇、幼儿除外。8、人工呼吸(Breathing):若无自主呼吸,用仰头举颏、仰头托颈、双下颌上提法使下颌角、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迅速作二次吹气。通气量:8001000ml。频率:成人14-16次/分。吹气时应捏住伤员的鼻子,第一次吹气和第二次吹气时要放松鼻子;吹气的同时要注意被抢救者胸廓是否隆起。9、人工胸外按压(Circulation):抢救者位置:一般为患者右侧;定位:在胸骨下1/2(剑突上两横指)处:抢救者右手食指和中指沿伤员肋弓上移至胸骨下切迹(肋弓与胸骨接合

12、处),中指置切迹处,食指紧靠中指,起定位作用。抢救者左手掌根部紧靠右手食指,放于胸骨下1/2处,掌根部与胸骨长轴重合;右手叠于左手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身体重量有节奏地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cm;按压速率:100次/分钟;按压间歇期内务使胸部不受压力,但掌根部不能与皮肤脱离,以防按压部位改变。抢救者顺次转换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术,人工呼吸数:胸外按压数=2:3010、移交和终止: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抢救者不应该频繁更换,即使送往医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如将患者由现场移往室内,中断操作时间不得超过7秒;送上救护车等的操作中断不得超过36秒。至于何时终止,医生说了算。6人人主页http:/ 新浪微博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