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613286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八一学校 张淑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一、实验探索法教学方式实验探索法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探索物理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同时发展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密度”一节教学为例,说明这种教学法的应用。1、创设物理情景,提出问题教师拿出一杯水、一杯酒精、一块钢、一块铝,要求学生把他们鉴别出来。当学生轻而易举地利用气味和颜色进行鉴别后,进行小结:

2、气味、颜色等都是物质的特性,利用物质的特性可以鉴别物质。再拿出两块大小不同,已经生锈或是涂上了颜色的金属快,问学生能否有把握断定它们是同种物质。当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指出;单凭气味和颜色这些物质的明显特性来鉴别物质是很不足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物质另一种更重要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可以在寻求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中发现。教师提出:那么,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2、进行猜想可能有的学生会捉出;质量越大,体积也越大;有的会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等等。教师先不表态。3、实验验证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出一个旨在研究某种固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

3、的实际水平,进行如下启发:(1)必须使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能够改变(如取几块大小不同的固体);(2)每块固体的体积和质量都要测量出来(质量用天平称,体积通过量筒用排水法测得);(3)测出几组数据后,再研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再要求学生设计出能够研究某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各组设计后,展开全班讨论,确定最佳方案,并请一位同学叙述实验步骤,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最后,要求各组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估计学生能设计如下表格,教师把它抄在小黑板上。表格中最后一行准备写上“密度”及学生通过实验测出的各种物质的密度值。4、获得知识教师选取几个小组,让他们把实验数据填到表格里,然后引导学生分

4、析数据并寻求规律。引导他们发现:同一种物质,例如铁,虽然质量改变时体积也改变,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却是一个恒量(该比值通过计算填在表格最后一行);同样,对于其他物质,如铅、水、酒精来说,也是如此。但对于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所以,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某种特性。教师总结: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m/v(也就是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物理上把它定义为该种物质的密度。因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5、巩固运用要求学生叙述:如何鉴别上课时拿出的两块金属是否属于同一种物质。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密度表,接着进行解题示范和进行课堂练习。实验探索法教学方式克服了传统

5、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得过死的毛病,使学生能完全置身于物理环境中学习物理。大大的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指导性发现法教学方式所谓指导性发现法就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立足于学生的学,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学、思考、讨论、实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指导性发现法可分为四个过程,即:激发兴趣、组织自学、强化思维、总结记忆。1、激发兴趣激发兴趣就是教师要用较强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全班同学的情绪处于急于获取知识的状态,使教与学同步。物理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如趣味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物理学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等等

6、。例如在上大气压一节,教师可以提出,想知道铁有无重量,可以用弹簧秤称量一下。那么,空气有没有重量呢?能否也用弹簧秤称量一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空气也有重量呢?让学生稍作议论后引入课题。同时也可以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入。2、组织自学组织自学,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课前设计好的自学程序题,一面看书,一面思考,回答程序题中提出的问题。如在杠杆一节中,为了让学生对杠杆的概念能有所理解。可以这样问:(1)一根硬棒,在符合哪些条件下才叫杠杆? (2)若是一根软棒,符合同样的条件,是否也叫杠杆? (3)直的硬棒可以做杠杆,那么弯的也可以吗?3、强化思维中学生在一节课中能有3 0分钟的时间真正高度集中注意力,思考问

7、题就相当不错了,因此必须把学生精力集中的时间用好。如机械效率一节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组装四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装置,自己测量数据:砝码总重G;两只滑轮重G1;三根不同绳子自由端拉力F值;由绳子股数计算出Fl=(G1+G)n 由弹簧秤测出拉力F2;由功的原理计算出F3;砝码的升高量h;绳子自由端拉过的距离S。然后根据有用功,总功的定义,让学生自己求出它们的值。要求学生说明为什么F3最大而F2最小,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有关机械效率的问题了。4、总结记忆课堂中得出的概念、规律,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地总结整理成为易记忆且不易混淆的条目,让学生储存入大脑中。总之,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投入学习,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2103年9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