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抗菌类.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610235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抗菌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药理抗菌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药理抗菌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药理抗菌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理抗菌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抗菌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抗菌增效剂是指: A. SMZ+TMP B. TMP C四环素+TMP D强力霉素 E乙胺嘧啶2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口服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A.防止过敏反应 B.碱化尿液,增加某些磺胺药的溶解度 C.增强抗菌作用 D.延缓药物的排泄,提高疗效 E. 以上都不是3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首选: A. 磺胺甲噁唑 B. 磺胺嘧啶. C. 甲氧苄啶 D. 磺胺米隆 E.以上都不是4.磺胺类与甲氧苄啶(TMP)合用的结果是: A.抗菌作用减弱抗菌谱增宽 B.治疗真菌、病毒感染有效C.增加细菌胞浆膜对药物的通透性 D.促进敏感细菌的

2、溶解E.对细菌叶酸代谢双重阻断5. 哪项不符合磺胺的抗菌特点: A.慢效 B广谱 C抑菌 D对化脓性感染效佳 E属于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剂6环丙沙星的抗菌机制是: A.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B抑制DNA回旋酶C阻碍摄取对氨苯甲酸 D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E以上都不是7. 磺胺类药物对以下哪类病原体无效: A.大肠杆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立克次体D脑膜炎球菌 E沙眼衣原体8. 口服呋喃妥因可用于治疗: A. 肠道感染 B. 泌尿道感染,从体内消除快C. 泌尿道感染,从体内消除慢 D. 全身感染 E. 呼吸道感染9. 氟喹诺酮类作用机制是: A. 抑制蛋白质合成 B. 抑制DNA合成 C. 抑制RN

3、A合成 D. 抗叶酸代谢 E. 影响细菌胞膜通透性10. 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常用喹诺酮类药物是: A. 诺氟沙星 B. 依诺沙星 C. 培氟沙星 D. 环丙沙星 E. 氧氟沙星 11. 不宜与抗酸药合用的药物是: A. 磺胺甲噁唑 B. 氧氟沙星 C. 呋喃唑酮 D. 甲氧苄啶 E. 呋喃妥因12.对氨基糖苷或第三代头胞菌素耐药菌仍敏感的药物是: A. 环丙沙星 B. 氧氟沙星 C. 左氧氟沙星 D. 诺氟沙星 E. 磺胺嘧啶13. 胆汁中药物浓度高于血药浓度,用于治疗弹道感染的药物是: A. 环丙沙星 B. 氧氟沙星 C. 洛美沙星 D. 氟罗沙星 E. 司氟沙星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

4、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氨基甙类药物主要分布于: A 血浆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脑脊液 E 浆膜腔2、对前庭功能损害作用发生率最低的氨基甙类药物是: A 奈替米星 B 新霉素 C 庆大霉素 D 卡那霉素 E 链霉素3、肾脏毒性最低的氨基甙类药物是: A 庆大霉素 B 奈替米星 C 链霉素 D 卡那霉素 E 新霉素4、耳、肾毒性最大的氨基甙类抗生素是: A 卡那霉素 B 庆大霉素 C 西索米星 D 奈替米星 E 新霉素5、氨基甙类药物存留半衰期较长的部位是: A 细胞外液 B 血液 C 脑脊液 D 内耳外淋巴液 E 结核病灶空洞中6、鼠疫和兔热病的首选药是

5、: A 链霉素 B 四环素 C 红霉素 D 庆大霉素 E 氯霉素7、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仅次于青霉素的抗生素是: A 庆大霉素 B 卡那霉素 C 链霉素 D 妥布霉素 E 四环素8、呋塞米可增加下列哪种药物的耳毒性? A 四环素 B 青霉素 C 磺胺嘧啶 D 链霉素 E 红霉素9、多粘菌素的适应症是: AG+菌感染 BG-菌感染 C绿脓杆菌感染D混合感染E耐药金葡萄菌感染10、庆大霉素与羧苄青霉素混合静脉滴注可: A 增强庆大霉素抗绿脓杆菌活性 B 降低庆大霉素抗绿脓杆菌活性 C 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 D 用于肺炎球菌败血症 E 以上都不是11、与琥珀胆碱合用易致呼吸麻痹的药物是: A 氨苄西林 B

6、 米诺环素 C 链霉素 D 四环素 E 依诺沙星12、氨基甙类药物分布浓度较高的部位是: A 血液 B 浆膜腔 C 脑脊液 D 肾脏皮质 E 肾脏髓质13、下列哪项不属于氨基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A 变态反应 B 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C 骨髓抑制 D 肾毒性 E 耳毒性14、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是: A 链霉素+异烟肼治疗肺结核 B 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治疗绿脓杆菌感染 C 庆大霉素+链霉素治疗G-菌感染 D SMZ+TMP治疗呼吸道感染 E 青霉素+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15、庆大霉素对下列何种感染无效? A 大肠杆菌致尿路感染 B 肠球菌心内膜炎 C G-菌感染的败血症 D 结核性脑膜炎 E 口服用

7、于肠道感染或肠道术前准备16、氨基甙类抗生素消除的主要途径是: A 经肾小管主动分泌 B 在肝内氧化 C 在肠内乙酰化 D 以原形经肾小球过滤排出 E 与葡萄糖醛酚结合后,由肾排泄17、氨基甙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B 增加胞浆膜通透性 C 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 D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E 抑制DNA螺旋酶18、患者,女,25岁,因不明原因发热二月余入院,贫血貌,杵状指,皮肤粘膜有多处小出血点,入院时,心脏三尖瓣听诊有级吹风样杂音,近日消失,脾轻度肿大,有压痛,血液细菌培养为草绿色链球菌,拟用青霉素G和下列其中一药合用,应选: A 阿米卡星 B 链霉素 C 红霉素 D

8、奈替米星 E 羧苄西林19、患者,男,40岁,牧民,近二月乏力,发热出汗,游走性关节痛,热呈弛张热,发病以来,曾有35天的间歇,之后仍发热如前,用青霉素G治疗三周无效,病人有接触流产病羊史,未接种过任何疫苗,该病人宜选用: A 庆大霉素+磺胺嘧啶 B 青霉素G+红霉素 C 链霉素+四环素 D 阿米卡星+青霉素G E 氯霉素+青霉素G20、患者,女,20岁,肾炎合并全身绿脓杆菌感染,细菌培养发现绿脓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宜选用: A 头孢他定 B 头孢哌酮 C 多粘菌素 D 奈替米星 E 羧苄西林B型题问题 2125A 链霉素 B 奈替米星 C 新霉素 D 大观霉素 E 庆大霉素21、局部外用

9、治疗皮肤粘膜浅表感染:22、可用于治疗结核病:23、氨基甙类耳毒性、肾毒性最低者:24、对淋球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25、氨基甙类耐药性最低者:问题 2629A 增加肾毒性 B 增加耳毒性 C 延缓耐药性发生 D 增强抗菌活性E 增加神经-肌肉接头阻滞26、氨基甙类抗生素与呋塞米合用:27、氨基甙类抗生素与N2受体阻断药合用:28、庆大霉素与多粘菌素合用:29、链霉素与异烟肼合用:C型题问题 3033A 链霉素 B 庆大霉素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否30、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效:31、对绿脓杆菌有效:32、对结核病有效:33、对螺旋体有效:问题 3435A 肾毒性 B 耳毒性 C 两者均有

10、D 两者均无34、多粘菌素:35、万古霉素:X型题36、对绿脓杆菌敏感的氨基甙类药物是:A 卡那霉素 B 奈替米星 C 庆大霉素 D 阿米卡星 E 妥布霉素37、对结核杆菌敏感的氨基甙类药物是:A 链霉素 B 卡那霉素 C 阿米卡星 D 庆大霉素 E 妥布霉素38、氨基甙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 B 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C 与30S亚基靶蛋白结合,使mRNA的密码错译D 阻碍终止因子与核蛋白体A位结合,抑制肽链释放E 增加胞浆膜通透性39、具有耳毒性的药物是:A 氨苄西林 B 氨基甙类 C 高效能利尿药 D 万古霉素 E 四环素40、氨基甙类抗生素的共同药动学特点是:A 口服难吸收 B 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 C 内耳外淋巴液浓度与用药量成正比D 肾脏皮质浓度高 E 90%以原形由肾小球过滤排出二、问答题:1、氨基甙类抗生素的共同特点。2、链霉素与庆大霉素在临床应用上有何不同。多选题答案:21 C 22 A 23 B 24 D 25 B 26 B27 E 28 A 29 C 30 C 31 B 32 A 33 D 34 A 35 B 36 BCDE 37 AB 38 BCDE 39 BCD 40 ABC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