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感于我国清朝国防.docx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12KB
约3页
文档ID:559609930
有感于我国清朝国防.docx_第1页
1/3

军 事 理 论 论 文 有感于我国清朝国防 姓名:张世芳 学号:10110170140 2011级 历史系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国防问题自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以来就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头戏虽说是从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以来就有的,但我认为国防的系统形成在一定规模的战争或内乱之后国防是一个比较系统的概念,虽说战争与阶级斗争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但并不是一有了战争或者阶级斗争就有了系统的应对战争与阶级斗争的措施的再者,国防的形成是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的,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经济强盛是国防强大的基础,国防强大依赖经济的发展富国强兵是我国古代各朝代都十分重视的国防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统治者和军事家就已经认识到国防与经济的关系,明确提出“国不富则无称雄之本,兵不强则无争霸之力”的政治主张,强调富国强兵,视富国为强兵之本、之先、之急,十分重视发展经济和充实武备。

明王朝前期,散居在长白山黑龙江一带的女真族的建州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其首领爱新觉罗氏,曾接受明朝所封的官职后来,女真族的努尔哈赤(清太祖)统一了各部落,并树起了反明的旗帜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清太宗)立国,并自称皇帝自此,清王朝开始 清朝的国防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可大致概括为前强后衰清朝前期,因为有亡明势力和割据势力的存在,又存在着沙俄的东进和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侵犯,当局重视武备,注意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对内战争、冲突与事件中,皇太极统一漠南,松锦决战、山海大战、九州一统,平定" 三藩",统一台湾,收复雅克萨,征服准噶尔的,制止了分裂,抵御了外敌入侵,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建立起疆土辽阔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康熙帝实行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也有一些与民休养的政策在清朝前期实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进步作用但从18世纪后半期起,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国防力量由盛转衰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逐渐处于落伍态势从乾隆后期开始,由于当局重内轻外,"防民甚于防寇",政治昏暗,财政拮据,国防废驰,军队腐败,内乱外患不息,清朝逐渐走向衰落。

官场上贪污成风,由于皇室、官僚和军队的挥霍无度,财政左支右绌、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因兼并而高度集中,广大农民无田地耕种,极大地制约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军队建设上,军备飞驰日益严重,八旗和绿营兵腐败不堪,武官克扣兵饷军粮等腐化现象日堪严重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实,从某个角度来看,国疆亦是与国防不可分的一个方面国疆的变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国防的实况及其强度首先来看清朝前期的疆域领土和国家一样,都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条件清王朝建立之后,经过一段休养生息,到康熙、乾隆年间,史称“康乾盛世”,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力强大,幅员广阔,其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堪称当时世界上的一等强国辽阔的国疆无不体现着当时颇强的国防 然而,也是这一时期起,由于封建制度的固有缺陷,清王朝的统治者盲目地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呓中,抱残守缺,不思改革进取,赶上当时世界飞速发展的历史潮流,开始“落日的辉煌”的悲剧中。

从18世纪中叶起,清王朝的统治日渐衰败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先后打开了中国的海疆和陆疆大门,接踵闯入我国境内,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就割去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华民族从几千年来的兴盛强大,一下走到了屈辱与垂危的边缘清王朝前后期疆域的两大显著变化,是历史上中国版图的最后一次“热胀”与“冷缩”,它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前后期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兴衰状况也生动地呈现了清朝国防的盛衰变化再次,国防力量的强弱与民族激情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面对外国侵略,清政府组织了抵抗,但是,这种抵抗是软弱的、苍白无力的从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的抵抗结果无不以失败而告终,即使1885年的中法战争,在战场上清军是战胜了敌人,但前线将领要求乘胜追击,却被清政府组织,结果是不败而败,签订了屈辱的条约人民群众自发地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坚决抵抗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帝国主义掀起割地狂潮、试图瓜分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反帝思想也日益高涨起来,终于借助“义和团”这个组织形式再一次掀起“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将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给整个亚洲带来民族觉醒的“新纪元的曙光”。

可以说,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以排外主义为主要形式的反帝思想和反帝斗争的典型代表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向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展开反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全中国和全世界造成了空前的影响对比我国人民奋起抗争前后的国防力量不难发现民族激情于国防力量的影响我们应该把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紧紧联系起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于国防事业当中,加强我国的国防,捍卫我国的疆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