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生理学笔记整理-消化道.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608666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生理学笔记整理-消化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生理学笔记整理-消化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生理学笔记整理-消化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生理学笔记整理-消化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生理学笔记整理-消化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生理学笔记整理-消化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生理学笔记整理-消化道.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概述消化有两种方式: (1) 机械消化 即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运动,将食物磨碎,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2) 化学消化 即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两种消化方式互相配合、同时进行。(一)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征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征 1.【一般特性】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1)具有肌肉组织的共同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等;2)具有自身的功能特点:(1) 兴奋性较骨骼肌低: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比骨骼肌长得多,而且变异较大。(2) 紧张性收缩:指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在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是胃肠道所共有的一种收缩形式。生理意义(3

2、) 自动节律性运动:离体的消化道平滑肌在适宜环境中,仍能发生良好的节律性收缩与舒张,但远不如心肌那样规则,且收缩较缓慢,频率也低,每分钟数次至十余次。(4) 伸展性:作为中空的容纳器官,消化道平滑肌伸展较大。 它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如胃可容纳数倍于空胃体积的食物。(5) 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化学、牵张和温度刺激却特别敏感: 微量乙酰胆碱可使它收缩,肾上腺素可使它舒张; 轻度的突然拉长,可引起平滑肌强烈收缩; 消化道内容物对平滑肌的牵张、化学刺激是引起其推进和排空的自然刺激因素。2. 电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形成,与Na+、Cl-、Ca2+及钠泵的生电作用有关。基本电节律(BER)意义

3、在于:使细胞的膜电位更接近阈电位,为动作电位创造条件。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Ca2+内流有关,Na+的内流也有一定影响。消化间期复合肌电(IMC) 在消化间期或禁食期间,人胃肠道能周期性爆发多个动作电位,并伴有平滑肌运动,这种电活动称为消化间期复合肌电。(1)每个周期的IMC共有4个时相:相仅有基本电节律,不发生平滑肌收缩;相断断续续出现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相几乎每个基本电节律上均负载有成簇的动作电位,同时伴有平滑肌收缩;相为相恢复到下一周期I相之间的过渡相。在清醒空腹情况下,IMC总是按4个时相的顺序,周而复始地规律进行,进食能很快使其终止。(2)IMC的生理意义:相电活动所伴随的周期性平

4、滑肌收缩从胃肠道近端向远端移行,可清除其中的残余食物,为后来的进食及消化作好准备。(二)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消化方式一览表】 1. 消化腺的分泌是腺细胞主动活动的结果,其能量来源于ATP。人体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每天达6L8L。消化液中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物、无机离子和水。2. 消化液的生理作用: 将复杂的食物水解成为小分子物质; 为消化酶活动提供适宜酸碱度; 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等渗,便于吸收; 通过分泌粘液等保护消化道粘膜。 (三) 胃肠道的神经支配除口腔、食管上段和肛门外括约肌外,几乎整个消化道都受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其中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为主胃肠道的神经支配(示意图) (1)

5、副交感神经主要来自迷走神经,起源于延髓,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对胃肠的运动和分泌起兴奋作用,这一作用可被阿托品阴断。(2) 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间接和直接抑制胃肠平滑肌活动。(3)内在神经丛可以通过局部反射单独起作用;异常情况下,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发挥调制作用。除口腔、食管上段和肛门外括约肌外,几乎整个消化道都受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其中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为主。 (四) 胃肠激素1. 胃肠激素:胃肠道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胃肠激素。 主要胃肠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2. 脑-肠肽:有些肽类激素在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同时存在,

6、此类激素被称为脑-肠肽,如促胃液素、缩胆囊素、P物质、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脑啡肽等。注释:1、 内分泌细胞:胃肠道是体内最大也是最复杂的内泌器官,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散地存在于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由于胃肠道粘膜面积极大,内分泌细胞总数超过所有其他内分泌腺细胞的总和。2、 胃肠激素的分类:1)促胃液素,主要包括促胃液素和缩胆囊素(CCK) 2)促胰液素:主要包括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 在消化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有四种: 促胃液素,促胰液素,促胰酶素(即缩胆囊素),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 3、 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活动; 2)调

7、节其他激素的分泌,如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有很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营养作用,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促进粘膜生长。 4、 主要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名称、分布和分泌产物 胰岛分泌的细胞: A细胞胰高血糖素 B细胞胰岛素 胰岛、胃、小肠、结肠: D细胞生长抑制素 胃窦、十二指肠 G细胞胃泌素 小肠上部 I细胞胆囊收缩素 K细胞抑胃肽 S细胞促胰液素 小肠 MO细胞胃动素 回肠 N细胞神经降压素 胰岛、胰腺外分泌部分、胃、小肠、大肠 PP细胞胰多肽二、 口腔内消化消化过程从口腔开始。通过咀嚼,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而被吞咽。唾液为无色、近中性、低渗的粘稠液体,是由大唾液腺和许多口腔粘

8、膜腺分泌的混合液。成年人每日分泌唾液量约lL1.5L。由于唾液的作用,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内开始分解。(一) 唾液分泌唾液分泌 1. 唾液的 性质无色,近中性(PH6.7-7.1)低渗的粘稠液体一;由大唾液腺(舌下腺、下颌下腺、腮腺)和许多口腔粘膜分泌的混合液;成年人每日分泌量约1L-1.5L。成分水分占90%;有机物包括 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等;无机物主要有Na+,K+,Ca2+,Cl-,HCO3-等。作用两个方面:一是消化作用润湿食物,使便于吞咽;溶解食物,使产生味觉;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另一方面就是 保持口腔清洁唾液淀粉酶可清洁口腔有害物,溶菌酶有杀菌的作用。

9、2.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由神经调节。 (1) 调节唾液分泌的神经反射包括两类: 非条件反射:食物对口腔粘膜的机械、化学、温度刺激所引起的唾液分泌,传入神经在第、对脑神经。 条件反射: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进食环境所引起的唾液分泌,传入神经在第、对脑神经。 (2) 反射的中枢: 初级中枢:延髓泌涎核; 高级中枢:下丘脑、大脑皮层等。 (3) 传出神经: 副交感神经(主要):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和肽类递质,能引起大量稀薄的唾液分泌。 交感神经(次要):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少量粘稠的唾液分泌。 注释: 1、 (二) 咀嚼吞咽1. 咀嚼(1) 咀嚼是咀嚼肌收缩所组成的复杂反射动作。(2)

10、 作用 配合牙齿和舌肌运动:将食物切割、研磨,并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便于吞咽的食团。 反射性引起胃、胰、肝、胆囊等的消化活动及胰岛素分泌,为后继消化过程准备条件。2. 吞咽 是食团由口腔经食管蠕动送入胃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反射动作。(1)吞咽动作分期【食管蠕动波】(2) 吞咽反射 吞咽反射的反射弧:基本中枢在延髓,传入神经来自软腭、咽后壁、会厌和食管,传出神经在第、对脑神经。 食管上2/3的蠕动:要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活动才能实现; 食管下1/3的蠕动:在内在神经丛的参与下即可完成。(3) 吞咽时间:指从吞咽开始至食物到达贲门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s:液体食物约需3s4s,糊状食物约需5

11、s,固体食物约需6s8s, 食管蠕动波:(三) 食管胃括约肌 1. 食管胃括约肌 示意图 食管在解剖上并不存在括约肌; 但用测压法规察到,在食管与胃贲门连接处以上,有一段长约3cm6cm的高压区,其内压比胃高出0.67kPa1.33kPa。 研究表明,安静时,食管中段压力约等于胸膜腔内压,而食管两端内压却高于中段压力,形成高压区; 此高压区可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起到生理性括约肌的作用,故称此段为食管胃括约肌。2. 食管胃括约肌在食管的蠕动波到达食管下端时便舒张,使食团入胃。 三、 胃内消化胃有暂时贮存食物和消化食物的功能。食物入胃后,经过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消化和胃液中酶的化学消化,对蛋白质

12、进行初步分解。胃内容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成半流体的食糜,并少量地、慢慢地通过幽门排入十二指肠。胃的分区: 示意图(1)解剖上将胃分为胃底、胃体和胃窦三部分。(2)根据胃腺分布情况,将胃粘膜分为三区:贲门腺区、泌酸腺区(占l345)和幽门腺区。(3)若从小弯中点到大弯上23处连线,又可将胃分成头区和尾区。胃液分泌1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为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 0.91.5。正常成人每天分泌量为1.5L2.5L。1.1 胃液的主要成分,无机物有盐酸、钠和钾的氯化物;有机物有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及内因子等。(1) 【盐酸HCl】;(2) 钠和钾的氯化物及其他无机物;(3)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13、原无活性,由主细胞合成并分泌。它在胃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可水解蛋白质,其主要产物是蛋白和蛋白胨。其作用最适pH为1.53.5,pH大于6.0即失去活性。(4) 胃粘液: 胃粘液是胃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不溶性粘液; 腺体分泌的可溶性粘液。胃粘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因此具有较高的粘滞性而形成凝胶,1.2 正常人胃内存在两种屏障:【胃粘膜屏障】胃粘膜屏障(1) 由胃粘膜上皮细胞腔面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所构成。 (2) 该屏障对离子化物质如H+和Na+难以通透,因此可有效地阻止H+由胃腔扩散入粘膜,在保护胃粘膜防止酸的侵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碳酸氢盐屏障(1) 由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