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产生的问题和对人类的影响.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607856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室效应产生的问题和对人类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温室效应产生的问题和对人类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温室效应产生的问题和对人类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温室效应产生的问题和对人类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室效应产生的问题和对人类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效应产生的问题和对人类的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室效应产生的问题和对人类的影响摘要:目前,全球变暖已经从一个生态环境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政治生态化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和健康产生的影响,并指出面对全球变暖,我们个人能做什么,怎样改变自己现有的生活方式。关键词:温室效应 政治生态化 生存和健康 生活方式一、温室效应已经上升到国际化的政治财政问题20世纪以来,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地球。对生态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

2、之间的关系。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又一次重新走到一起。这时,政治生态化应运而生,。所谓政治生态化,其实质是把生态环境问题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进而使政治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一体化,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辩证地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全球政治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环境在宏观上影响着政治区域的结构、功能和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制约着政治区域系统的运行以及政府高层决策者的政治举措。因此,政治生态化的提出就是要正确地解决政治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问题纳入到政府决策、公民政治参与、国际政治行为和政治教育等过程中,使政治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发展

3、有机协调起来。这样政治与环境的内在关系就成为政治生态化研究的核心内容。政治生态化所遵循的是公平性、持续性、协调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循环再生、生态平衡等生态学基本原则和原理。在当今世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过程中,它将成为传统政治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从而构成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政治生态观,以推动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使人类战胜温室效应,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变,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温室效应同时对世界财政产生影响,世界各国在抑制温室效应上付出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还会对一些国家的某些产业产生严重影响,举例来说,旅游业是法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法国人口为6000多万,但旅游业

4、从业人员有250万人之多。专家们预测,由于天气变暖,夏季南部海滩的阳光将让人无法忍受,冬季北部的滑雪场则将因缺雪关门。专家们幽默地分析说,今后法国人的旅游习惯将不得不改变:冬天去南部海滩晒太阳,夏天去北部高山避暑。 二、 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影响1、 温室效应对水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对人类生活的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全球水资源分布改变、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海平面上升以及淡水资源短缺等.全球降水分布已发生变化,亚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大多地区变得更加潮湿,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变得更加干旱.气候模型预测未来雨水充足的地区(至少5cm/d)降水更多,干旱地区(3-13mm/d)降水

5、更少,从而导致旱区更旱、涝区更涝.气候变暖更是加剧了旱灾的次数和程度,尤其是干旱的非洲,面临气候变暖,许多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异常脆弱。国际水管理研究所在一项关于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报告中指出, 21世纪初世界1/4以上的人口将生活在严重缺水的地区。据专家预测,在不到20年内,现在不用为水发愁的数亿非洲人和数千万拉丁美洲人将面临缺水的窘境。到2050年,亚洲有10多亿人将面临缺水。根据目前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到2080年,缺水将威胁11亿32亿人的生命。2、 温室效应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土壤环境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气候变暖后,一方面,土壤微生物活动将得到加强,土壤酶活

6、力也将提高,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学分解过程将大大加快,这会导致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大量释放;另一方面,土壤环境中各种离子交换过程趋于活跃,导致土壤污染不断加剧。Amelung等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正如土壤有机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部分取决于土壤主成分氮的含量和起源。而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组成部分,其中的氨基糖以及细菌的生物标记物的浓度均与年平均气温显著相关。这就证实了气温变化对土壤有机质降解过程产生影响。众所周知,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这无疑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3、 温室效应对农业和畜牧业的影响农作物产量除了受技术、品种和虫害等因素影响外,还受热量、水分等其他自然资源等气

7、候因素的制约。全球气候变暖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粮食产量变化的总趋势。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将使全球农业产量能维持全球的生活,但会明显加剧地区产量差异,一般中高纬地区产量增加,而在只能以一些耐高温作物为主的热带和亚热带,产量将下降,因此非洲和拉丁美洲农作物产量将随着CO2的加倍下降,而且气候变暖导致蒸发量增加,加快了土壤盐渍化与土地荒漠化的发展,使耕地面积减少,还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增加全球最贫穷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饥荒的危机。温室效应导致部分地区更加干旱,粮食的产量进一步减少。甚至有专家预测,到2080年,2亿6亿人将因全球变暖的影响而处于饥饿状态。到210

8、0年,一半的欧洲植物品种的生存能力将大幅降低,或面临绝种的危险,或已经绝种。在畜牧业方面,数据表明,Albert和Saskatchewan地区1986-1988年3、4、5月份平均温度高出正常年份2-4,但生长季节的降水量下降50%,造成牧草产量大幅度下降,损失近40亿美元.通过模型预测,CO2加倍后加拿大草原的气温升高2-4,土壤湿度降低,降水量随着区域的变化有增有减。气温升高导致较长时期内蒸发量增加,土壤湿度下降。气温升高虽延长牧草生长季节,但也为杂草、病虫害营造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并降低了杀虫剂的功效,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4、 温室效应对人类健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温室效应的人类健康的直接

9、影响最明显的就是高温引起的中暑,湿度增加引起呼吸道疾病等,2003 年,欧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夏季高温,人群超额死亡数达到20000 人。其次,干旱、洪水、热带气旋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会直接导致死亡率、伤残率的增加,并对公共卫生设施造成破坏,特别是近些年来,各国的异常天气和灾害频发。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疾病传播和紫外线对人类身体的危害上。气候变暖一方面为昆虫传播媒介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还会引起昆虫传播媒介地理分布网的扩大,从而增加虫媒传染病的风险,从全球看,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呈现出三大趋势: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如莱姆病等;原有疾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曾经静息多年的虫媒传染病重新爆

10、发;疾病流行的频率不断增快。专家预测,到2030年,与全球变暖有关的疾病(比如营养失调和痢疾)将造成贫困国家的死亡率上升。患疟疾和登革热的人数,以及因食用受污染的甲壳类水生动物而生病的人数将增加。随着气温的上升,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将大大加快。到21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城市烟雾状况将发生恶化,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与臭氧有关的气候所造成的死亡将上升4.5%。这将使原本微不足道的健康威胁变成一个巨大的威胁。温室效应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臭氧空洞和臭氧层稀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辐射,短波紫外线(波长280nm)完全被吸收,长波紫外线(波长 320-400 nm)不能被吸收,中波紫外

11、线(波长 280320 nm)部分被吸收,因此到达地面的中波紫外线水平主要由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决定。臭氧减少 1%,估计会引起具有生物学效应的中波紫外线到达地表增加 2%。温室气体中以氟氯烃为主的气体对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性,导致阳光中紫外线辐射增加,中波紫外线辐射增加导致皮肤和眼睛损伤增加。强烈阳光下的急性暴露引起红斑和雪盲,长期暴露则与皮肤癌和白内障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发生率在 2050 年后可增加 6%-35%。三、 面对温室效应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是世界化的,它的发生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同时对人类产生的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我们人类有

12、义务也必须为抑制温室效应而作出努力。而作为我们个人,也是能从自己的生活方式下手,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为抑制温室效应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总结一下,有一些生活方式是值得学习的:使用后随手关掉电器和水龙头;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常用步行或自行车代替汽车,即环保又锻炼身体;购买二手物品,出售不再使用的旧物品;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纸杯和塑料袋;购买绿色产品,选择季节性的水果和蔬菜;购买当地产品,减少运输资源的消耗;DIY旧物,变废为宝;最大化利用已购买的物品,最小化驱动消费欲望;不要丢掉或浪费可再利用的纸张;与朋友和家人共享资源;购买能效高的设备,选用耗能低的节能灯;在厕所安全双档节能抽水马桶;带动身

13、边的人每年植一棵树,让他明白环境比什么都重要。如今,温室效应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日趋明显,它将影响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更是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面对温室效应,我们必须携手同进,共同抑制温室效应以及抵抗其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参考文献:赵金琦,金银龙 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与健康影响 2010,5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编写委员会。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廖静秋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2007,2。林智理 生态环境问题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2002。任冰 浅议生态环境与政治化 2007。徐世晓,赵新全,等 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生态经济,2001, 59(6): 59-61。程杨,杨林生 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 地理科学进展,2006, 25(2): 47-58。生态学概论论文班级:土地09-2班姓名:胡驰强学号:070933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