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等高线地形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604019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等高线地形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题:-等高线地形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题:-等高线地形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题:-等高线地形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题:-等高线地形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等高线地形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等高线地形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二届北京市创新教学案例、优秀课件、素材和试题评比活动参赛教学设计 北京十二中分校 王春艳 联系电话:13661356036课题: 等高线地形图一、 课标要求和理论依据:本课内容的课标要求为:1、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 上述两点是指学生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正确判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在学生能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以上分析,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遵循新课程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理论指导。重视学生的亲身实践,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在合作交流中

2、,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通过参与堆沙丘并利用细毛衣针、细线绳、直尺、泡沫塑料等工具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加深对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原理的理解,并为后面正确判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打下坚实的基础。二、 学习者知识基础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一) 学习者知识基础分析本节课是设在初一学生刚刚入学后不久,前面已经学习过地图三要素的相关知识,并绘制过校园平面图,对平面地图有了初步的认识。- 1 - / 15- 1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但此时他们尚未接触过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更不用说立体几何的内容。所以,这节课教学中会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对于“等高线地形

3、图的绘制原理”“等高线地形图上主要地形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如何反映地球表面地形的高低起伏”这些问题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二) 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以上学情分析和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说明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区别,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指出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2)、通过分组堆沙丘并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能够将立体的地形模型转换为平面的地形图,并进一步绘制成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分组堆沙丘并利用泡沫塑料、细毛衣针、细线等工具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及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的活动,说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并初步学会简单地形的

4、判读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系列活动,体验合作的乐趣,逐步形成科学探究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三、 教材分析和重点难点的确定:(一) 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高线地形图一课,选自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等高线地形图是整个地理学习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地图,这种地图在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总论和分区地理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说它是贯穿整个地理学习的基础。此外,等高线地形图作为等值线图的代表首先出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它的学习将对学生以后学习等温线分布图、等降水量分布图、等人口线分布图等一系列等值线图的学习至关重要。2、 教材的处理本节课的教材内容

5、相对较少。主要包括:“学生讨论活动引出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反映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原理的文字和示意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三个主要方面。其中,第二部分内容为本课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教材表述相对简单,对于刚入初一的学生来讲,太过抽象,我在备课时,将这一部分扩展,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静态的地图变成动态演示,并设计实验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知识。(二) 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基于以上思考,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说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并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正确判读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指出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四、 方法与手段:本课采取启发式教学法。等高线地形图是初中

6、地理教学中的难点,怎样才能落实课标要求,在本节课的设计之初,这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如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是本课的关键。我考虑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正是处于从感性思维为主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如果仅仅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方式,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如果能采用“学生堆沙丘,利用工具,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涂上颜色,完成一幅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定会比较深入。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我确定了本课以教师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进而掌握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这种教

7、法和学法的确定,符合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 - / 15- 2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课采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其中有部分插件为网上资源)。其好处为可以将静态的地图转变为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五、 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 课前准备 1、实验器材的准备因为要分组实验,所以必须提前准备好材料。所需的泡沫塑料、毛衣针、细线绳、三角板等工具,我让学生提前准备并上交,以便教师提前进行分配,以保证课堂能够有序进行。同时,学生的参与,令他们非常疑惑:上地理课为什么要准备这些东西?这使他们非常期待上这节课,可以说还没有上课,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8、另外,实验所需的沙子、托盘、A4打印纸由教师准备。其中,沙子需提前一天用水和好,以便上课时不至于太干或太湿,影响堆沙丘的效果。教师在上课前,将沙子按小组分好,盛在托盘中,并给各组配备一块大小合适的塑料泡沫、一至两根细毛衣针、细线绳若干、一套三角板。将课桌椅提前布置成小组成员围坐状,每四张桌子并在一起,按照学生人数分成46人一组,将相应的椅子摆在桌子四周。 2、学生提前组成46人一组,选出组长,明确组员,并将名单上交给教师,以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以免课堂秩序混乱。(二)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我通过课件展示五种地形的景观图片,导入新课(1分钟);接着组织学生讨论,明确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4分钟

9、);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先在泡沫塑料上平铺两张A4打印纸,在纸上用沙子堆一个山峰的模型,利用尺子、细线确定等高距和等高线,利用毛衣针垂直扎孔(投影),将下面那张纸抽出,绘制等高线地形图(20分钟);将绘制好的等高线地形图涂上颜色,注明图例,完成一幅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并进行基本地形和高度的判读(15分钟);最后通过板书总结、反馈练习、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1分钟)提出问题讨论探究 明确概念(4分钟)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创新思维、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20分钟)- 2 - / 15-

10、 2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投影、展示、点评判读地图进一步提出问题初步学会判读技巧创新思维,积极回答 图上颜色完成绘图绘制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15分钟) 点评、鼓励、赞赏反馈练习 总结、反馈、布置作业板书小结、布置作业 (5分钟)教学环节教学意图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媒体应用导入新课图片创设情境,提问引入新课,引起关注,引发思考,激发兴趣明确概念明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结合课件讲述:我们的地球表面形态多种多样,既有巍峨的高山,也有崎岖的高原;既有低洼的盆地,也有平坦的平原和连绵起伏的丘陵。提问:地形千姿百态,高度千差万别,怎样才能在地图上表示地面高度呢?要想在

11、地图上表示地面高度,必须先确定地面各地点的高度。请大家打开书21页,读图119,确定A点的高度,讨论一下三位同学谁的说法正确?其实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先得明确两个概念。边演示课件,边解释两个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都以米作为单位。1、 板书学生倾听并产生兴趣。学生讨论回答。完成21页“做一做”。边看边听,明确概念。PPT:动态演示反映五种基本地形的景观图片。问题出现。PPT:讨论问题出现。PPT:利用嵌入的flash动态演示:海拔和相对高度。- 3 - / 15- 3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实验设计与操作前面我们曾经绘制过校园平面图,

12、知道了如何利用地图三要素来绘制一幅简单的平面图。问题1:假如现在我们想把一座山峰转绘为一幅平面的地图,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分析那种画法是平面图,得出结论:第三种。问题2:这样的平面图得多大呀?问题3:这样的平面图能反映山峰的高低起伏吗?问:标在哪?问题4:顺着这个思路,怎样才能让我们所画的平面图能更具体地反映山峰的高低起伏?问题5:你能尝试叙述一下怎样利用等高线来绘制地图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其他学生补充或提出新观点。各组拿出实验器材:泡沫塑料、毛衣针、细线绳、三角板、沙子、托盘、A4打印纸等。设计实验的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沙子堆一个山峰的模型,并利用工具将它转绘成一幅等高

13、线地形图。实验结束时,要保证山峰模型的完整,并在一张A4纸上画出相应的等高线地形图。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怎样设计实验,才能将教师给每组同学配备的所有材料都用上?2、 怎样才能在一张A4纸上画出这个小山峰模型的等高线地形图?关键步骤是什么?可以利用哪个工具实现这个步骤?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举手回答,答案多种多样,如:素描、画侧面图(剖面图)、画山峰的基底外围线等等。学生恍然大悟,笑答:得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学生回答不能。有学生补充说标上山峰高度。生答:标在山峰最高点在图中的相应位置(投影点)。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引出等高线概念,最终明确等高线的概念。学生大胆猜测利用等高线绘制地图的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把各条等高线垂直投影在一个平面上,就能变成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要有横、纵两个标尺将实际地形按比例缩小到地图上)PPT:问题逐一出现。PPT:出现实验要求。PPT:出现提示问题。- 5 - / 15- 5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学生主动学习,而非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