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602866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材分析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是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传播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模拟的方法,探究人的耳朵各个部分在帮助我们听声音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重点研究鼓膜和耳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经历问题假设(猜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为后面保护我们的耳朵做好充分的准备。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程标准:课程标

2、准3.1.2能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教学目的:过程与技能能够根据耳朵的构造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能够根据耳廓的构造提出有关耳廓功能的假设。能够使用助听器进行耳廓功能的模拟研究。科学知识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知道保护听力的常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认识到噪音的危害,学会积极的应对噪音的办法。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对人是怎样听到声音以及耳廓的功能提出合理假设。了解人耳的构造及作用,知道如何保护耳朵。可以用模型对所学内容进行合理解释。对噪音有一定认识。【教学目标】1、能从纸屏上小球跳动的实验推测人是怎样感觉到声音的。2、了解人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

3、用。3、知道什么叫噪声及其危害,知道如何保护耳朵。4、有保护听力的意识和措施。5、乐意帮助听力有障碍的人。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从而探索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2、能够根据耳廓的构造理解耳廓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教学难

4、点:认识声波的传播路径以及人耳各部位的作用。教学难点是:正确区分噪声和非噪声。【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一个玻璃杯、一块气球皮、一条橡皮筋、一个音叉、一点细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这几节课我们都在研究声音,对于声音,你们有了哪些认识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变化的原因)看来,同学们对声音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那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吗?(板书课题)学生猜测。 耳朵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它能听见声音,这是孩子们了解的。可是人们怎样通过耳朵听声音,他们恐怕一时还说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课首先从认识耳的构造人手,研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初步形成一个整体的、形

5、象的概念。学生通过看图初步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耳朵各部分的功能进行推测,从学生的推测过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问题的初始认识,在这,我设计了一个学生猜测的环节,实际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说一说,推测一下。这样也就自然的引出第二个环节:耳朵的构造二、认识耳朵的构造,提出听觉产生过程的假设。 要研究我们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先了解耳朵的构造。1耳朵的构造谈话:通常我们只能看到耳朵的外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耳朵的内部是怎样的。(课件出示耳朵结构图)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构成。谁愿意用模型向大家介绍一下耳朵的构造

6、。2.提出假设 你们觉得耳朵的各个部分都有些什么作用呢?咱们小组内先交流交流,并把你们的想法记录下来。耳朵的各个部分各有什么作用?部位外 耳中 耳内 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功能 “耳的结构和功能”,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或耳的模型,了解人耳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人耳各部分的功能进行推测。从学生推测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对鼓膜和耳廓的功能已有较正确的认识,耳朵的其他部位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到底这些部位有什么作用呢?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下面的活动。本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

7、过程,逐步形成科学的看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本课的重点我放在了鼓膜模型的制作及发声体产生的震动传播到气球皮时,气球皮产生的现象,从而,推测出人耳鼓膜的作用。教材略做了调整,把耳廓的作用放到了前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即: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由感知到抽象,也应该是先认知耳廓的作用。鉴于学生的基础和实际年龄特点,本课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方法,制作“模型”需要哪些材料?重在让学生独立完成“模型”的制作及怎样感受它的震动。使学生在亲历实验过程中充分体验鼓膜会感受到不同的声音大小,教师的发声演示也是为了反复的验证。三、耳廓的作用1师:鼓

8、膜是这么的重要,我们得好好保护才对。我们来放松一下听一段音乐!师:听的时候,我们可以让手活动活动,先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手掌朝前。听一会儿,再把手放下听一听,重复几次,好吗?2现在你觉得耳廓有什么作用?手掌合拢时就相当于我们的耳廓变大了,收集到的声波就更多了。这里我只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学生的实际感受,把手放到耳朵后面,听手机播放的音乐,反复多次很重要,还有就是不能放的音乐声过大,学生不易分辨。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耳廓的作用就是能使声音更大更清晰。四、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1.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这仅仅是我们的推测,到底耳朵的各个部分都有些什么作用呢?我们无法真实的拿这些部位来研究,那我们

9、就借助模拟实验来研究。2.教师出示制作“鼓膜模型”材料(蒙在玻璃杯上的气球皮),你觉得这个材料是模拟什么的?你为什么这么说?的确,这气球皮绷得很紧,和鼓膜一样是很薄、很有弹性的一层膜。3.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在鼓膜模型上洒些小纸屑。4.师演示重重地敲击音叉,离模型较远,学生观察。交流发现。如果音叉再靠近些,你们觉得会怎样?师演示。5.如果距离一样,一次轻轻地敲,再重重地敲,“鼓膜”会怎样振动?师演示。6.师:其实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请大家想象一下,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它就会怎样呢?生:也会象这气球皮一样发生振动。师:是呀,当外界的声音传到耳朵里,会引起鼓膜振动,于是我们就

10、听到了外界发出的声音。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让学生意识到,有时无法用真实的物体进行实验时,可以采用相似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教师演示在塑料杯口紧紧地蒙上橡胶皮,并在“鼓膜”上撒上小纸屑,让学生观察比较。准备材料时,我发现将振动的音叉已经离得很近了,振动还是不明显。于是在杯子、橡胶皮的选择上,进行了多次试验,最后发现用塑料发声罐、简易听诊器的橡胶皮的效果最好。用音叉制造较强的音时,纸屑跳动很剧烈,声音弱时,纸屑微微跳动。之后让学生齐唱一首歌观察“鼓膜”的振动,学生观察到纸屑剧烈跳动,非常兴奋.。研究制作鼓膜的模型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鼓膜的震动,感受当外界各种不同的声音通过外耳传到鼓膜时,鼓膜会产

11、生不同的震动。五、其它部位的作用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鼓膜和耳廓的作用,其它部位又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来看一段资料课件出示书P58灰色内容。 “看资料了解其他部位的功能”,发现书上P58页的这段话对有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这样以课件的形式出现便于学生理解和解释。六、总结延伸 同学们,现在如果有人问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你会怎样回答? 总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因为我们只研究了“耳廓”和“鼓膜”,所以学生很难总结的与书中的一样,因此,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我是让学生通过课件直接把书中总结的内容读一读。 一、导入新课1谈话:通过学习探究,我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

12、是怎样传播的?2声音传播过来,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今天就来研究。二、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1演示实验:敲小鼓,看吊在纸屏上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1)教师演示实验(2)学生观察:纸屏上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3)汇报观察结果。(4)小结:通过敲鼓,让鼓声冲撞纸屏,使纸屏振动。2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1)看图和耳朵模型,说说耳朵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耳廊、听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2)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传递的路径是:声源耳廊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3小结:声波通过空气振动传过来,引起耳鼓膜振动。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4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耳朵。三、认识耳廊的作用1、实验:制作一个喇叭状的“助听器”。(1)把科学书卷成圆锥状,将小的一段靠近耳朵,听一听,有什么感觉?(2)如果把“助听器”朝着一个细微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感觉?(3)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讲话,音量会不会发上变化?(4)耳廊具有什么作用?(5)小结:耳廊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四、认识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1、看图,想一想:你听过这样的声音吗?2、什么是噪声?噪声有什么危害?五、总结(1)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2)我们能为减少噪声做些什么?政府和社会该做些什么?(3)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